中新网8月14日电 “别小看这张虎头画,它可是近1000张蝴蝶翅膀拼贴而成”,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街道民间艺术大师王世宏一边埋头创作蝴蝶画,一边对记者说。9月上旬,他要参加四川省第二届民间工艺百家精品展和第五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有五幅作品参展,现在正在制作最后一幅。 蝶翅画取材自然 无做作之笔 据资料记载,中国蝴蝶蝶翅画始于明代晚期,到清代几近灭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稀有奇葩。中国有蝴蝶一千二百多种,除国家保护品种和珍稀种不能用于制作蝶画外,约有五百多种普通蝴蝶可以利用。 走进王世宏的创作室,如同进入粉蝶的世界。墙上,案头,小至手掌大小的熊猫像,大到一尺半米的山水风景,蝶羽翩翩,光影宛转,让人乱了阵脚,摄了魂魄。 王世宏介绍,蝶翅画以蝴蝶翅膀为主要材料,经科学方法回软、展翅、防蛀、防腐、干燥以及后期制作30余道手工工序,拼贴成有国画、油画、水粉画效果的工艺画。蝶翅画取材于自然,无做作之笔。制作者选择不同外形的蝶翅巧妙组合,显示浓郁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 王世宏的作品清新淡雅,意境高远。他指着《虢国夫人游春图》说:“这全是蝴蝶翅膀做的,选用了30—40种蝴蝶才能完成,尺寸、色彩都和唐代画家张萱的原作大致相同。” 靠在桌角处的一副《锦鲤》,两条锦鲤回旋追逐,如胶似漆,好似一幅精细的蜀绣,灵动鲜活。这些画作利用蝶翅的天生丽质、绢绸丝绒般的质感、不同角度泛出的光泽和自然天成的图案纹理拼贴而成,看上去片片蝶翅似有丝绒感,一旦至于亮处,光彩夺目。 传承家族记忆 留住蝴蝶美丽 王世宏祖籍广东汕头,爷爷是私塾先生,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画家,同时擅长各种昆虫标本制作。年少时,王世宏跟着从事地质工作的父亲在外跑,父亲在工作之余就带他捕蝴蝶。从小,花花绿绿的蝴蝶在王世宏的眼里是美丽的精灵。王世宏少年时还参加了美术培训班,拜泸州知名画家李润德为师,为制作蝶画打下了坚实基础。 蝶,从破茧到陨落,美到极致,却又短暂绚烂。王世宏懂得、珍惜它的美。“小时候,父亲工作时,嫌我吵闹就做了一幅简易的蝶画打发我去玩,对于这个玩意儿我特别着迷。印象中,爷爷也会做,蝶翅画在我看来就是家族传统的技艺,是宝贝。昆虫标本是工艺品,蝶画则是艺术品。当我看到那些残缺的蝴蝶,我就想留住他们的美,蝶画就是唯一的方式。”王世宏说。 “制作蝶画必须要轻,动作轻、呼吸轻,蝶翅上有鳞粉,所以在粘贴到纸上的时候,必须准确,不然鳞粉脱离会污染到卷面的洁净。” 在两尺有余的“工作室”——阳台,王世宏用剪刀、镊子、排笔等工具,展示了这纯手工且无声的技艺。 “构图简洁的作品以及风景画都不用提前拟稿,画由心生,随性所至。一边剪贴,一边审视,这样就会有更多惊喜和独特。”而人物和动物这样大制作的作品,王世宏会提前勾勒出轮廓,更会细心标记粘贴的顺序,“按照顺序制作,更清晰明了,既保障了画卷的整洁也避免了失误。” 熟悉蝴蝶类别和种类才是重中之重,“红锯蛱蝶用于表现赤;异型紫斑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在不同角度呈现的明暗与渐变;箭环蝶的重叠则可以表现鹰、虎的凄厉的眼神。每一只蝴蝶,不同的部位,都能被提炼利用,为一幅作品增彩。”王世宏说。 据悉,目前,王世宏的蝴蝶画已被列为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