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师傅制作的木桶全部运用古法技艺手工打造。 退休前,他是建筑公司的木匠。刨、凿、锯、钉、箍,吴趋坊内,现年60岁的秦师傅每天都在重复着这些简单的动作。在他的一双巧手变幻下,一根根笔直的原木变成各式各样的木桶木盆。 从9岁时跟着父亲学箍桶,到如今60岁仍不舍得丢下这门手艺,半个世纪里,老秦见证了箍桶这个行当从兴到衰、再到回暖的全过程。 老秦回忆,小时候,各式各样的木桶木盆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生活用具。马桶、澡盆、脚盆、水桶、子孙桶,装水果点心的果子桶,还有小孩睡觉的困桶、玩耍的立桶,形状不同,用途各异。木桶木盆还是女子出嫁必备的嫁妆,大户人家嫁女,一次性都会做上几十甚至上百个,因此那时的箍桶匠人很吃香。老秦记得,当时苏州古城内,大大小小的箍桶作坊少说也有上百家。 解放后,不少作坊被合并成了新兴木桶厂,地点就在高师巷。小作坊变成了国营厂,手艺却一直没变。此后,老秦又在本地一家建筑公司做了木匠。改革开放后,笨重的木桶木盆逐渐被轻便的铁皮桶、塑料桶取代。用的人少了,做的人自然也就少了,箍桶这一行迅速凋零,不少老箍桶匠也干起了木匠活。“这个活计很费力,却不是很赚钱,老的手艺人大多去世了,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老秦介绍,目前古城内他知道的箍桶匠已经寥寥无几。 5年前,老秦退休了。出于对箍桶这门手艺的钟爱,同时也为锻炼身体,老秦重操旧业。最近几年,木桶又重新受青睐,虽比不上旧时光景,却也让老秦感到欣慰。他告诉记者,如今最畅销的是泡脚桶,这是工艺最简单的木桶,以前都是学徒做的,一般一天就能做一个。至于为何畅销,老秦解释,塑料桶虽然轻便,但散热快,高温下塑料对人体还有害。而木桶无毒害,保暖性又好,畅销也就不稀奇了。 老秦箍桶,是因为对这门传统手艺的喜爱,至于能不能卖出去,反倒看得淡了,有生意就做,没生意也不急。心态淡然了,老秦箍桶的心思也活泛起来,不再拘泥于用途,他尝试着将木桶制成工艺品。 一次去虎丘,老秦在半山腰看到一只老吊桶,很是喜爱。陪同的老伴就鼓动他“既然这么喜欢,自己也做一个。”回到家后,老秦就忙着挑木料,敲敲打打,做了一个形状一模一样,但只有笔筒大小的。就在年前,一个游客逛到他的作坊里,对着大大小小的木桶一通猛拍。老秦告诉游客,这些都不稀奇,自己还收藏着更精致小巧的桶呢,说着就拿出来展示。没想到,游客一眼看中了这个小桶,软磨硬泡半天,从老秦手中高价“抢走”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