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草锣鼓是生产性的娱乐活动,流行于湘渝鄂交界的土家族地区,湘西称“挖土锣鼓歌”、“田歌”,渝东称“打闹”,恩施地区的汉、土、苗、侗族人民对其共称为“薅草锣鼓”。 土家族聚居地人民有生产互助的好风习,当乡亲们相聚到某家,为其挖地、薅秧、除草的时候,主家请能打会唱的锣鼓班子“打闹”,一边敲打鼓、钹、锣,一边唱歌文,以达到消除疲劳,鼓动干劲的目的。唱的内容相当广泛,唱流传的古歌、民歌、民间故事,也唱历史故事、古今奇闻、戏文唱词,还常即兴编唱好人好事,十分诙谐有趣。 关于薅草锣鼓的起因,一种观点认为是由山区人民鸣锣击鼓赶野兽发展而来。湘渝鄂交错之地,山高林密,过去野兽常出没村间,伤害人畜和庄稼。人们结寨而居,一起早出晚归去生产,并敲锣击鼓以惊赶野兽。湖南《龙山县志》载:“溪州之地黄狼多,三十六岗尽岩窑,春种秋熟都窃食,只怕土人鸣大锣。”现在,一些山大人稀的地方,还有用敲竹筒,打大锣,烧烟火,吹牛角,放鞭炮等方式吓走野兽的习俗。后来,由单单的鸣锣击鼓驱野兽,发展成鼓劲助生产的薅草锣鼓。 但从一些地方志记载:“四五月薅草,数家共趋一家,多至三四十人。一家耘毕,更趋一家。一人鸣鼓作气力,一人击钲以节劳逸,随耘随歌,自叶音节,谓之薅草鼓。”“一人击鼓,一人鸣钲,配合而歌,谓之薅草歌。”这里说到的钲,是古代的军乐器,用来指挥军队。由此来看,薅草锣鼓的产生,可能与土家族先民巴人有关。 巴人行军打仗,击錞鸣钲,且边战斗边歌舞,曾助周武王伐殷商。《华阳国志·巴志》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天性浪漫的巴人不但英勇善战,还在阵前歌舞,至使纣王军队纷纷倒戈,对覆灭殷王朝起了重要作用。 试想之,巴人打仗用歌舞鼓舞士气,难道不会用歌舞为生产劳动鼓劲? 鼓的出现较早,锣、钹等则是由古錞于、钟、钲、铎等古乐器演化而来。恩施境内曾多次出土编钟、錞于、钲等巴人遗物(笔者就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与州市文博干部一道,在恩施市屯堡乡杨家山征集到一件巴人铜钲)。因此,我们有理由说,湘渝鄂边区流行的薅草锣鼓,产生的原因是巴人军乐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或者说是受巴人军乐影响产生的一种鼓乐形式。 打薅草锣鼓要有一个基本条件,即主家田土多,农活忙不过来,故解放前农村实行地主经济时期较流行,解放后农村实行集体经济时期以生产队为主家,也较流行。农村实行责任制后,分户经营土地,每户土地偏少,农活不紧忙,打薅草锣鼓基本上消失。相信随着农村土地集约经营制度的形成,我们又会听到那鼓舞干劲的薅草锣鼓声。 作者:贺孝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