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官" 相关资料图) 据史料记载,春官为古官名,颛顼氏时为五官之一,也为六官之一,《周礼》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春官以大宗伯为长官,掌理礼制、祭祀、历法等事。据《周礼·天官·小宰》,北周置六官,设春官府,以大宗伯卿为主官,正七命。唐光宗元年(684),曾改礼部为春官,改礼部尚书为春官尚书。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后,复原名,后来春官也成了礼部的代名词。宋﹑明﹑清司天官属有春官正、夏官正等五官。明太祖立春夏秋冬官,谓之四辅。唐光宗年间曾改礼部为春官,后“春官”遂为礼部的别称。旧俗在迎春仪式中扮演导牛者的角色。礼县的春官,都是属于后者。礼县的春官主要集中在大滩、龙林一带,被老人称作“春官窝子”。 相传远古时期,人们不知道按气候节令来种庄稼,常常有种无收,“三皇”、“五帝”十分着急,便常骑一头耕牛四处漫游,向种田者宣传气象知识和种田的技术,年年如此,便形成了后来的“春官说春”习俗。在礼县的许多地方普遍流传着这样的“说春”起源:唐朝初年,皇帝叫百姓把田地种好,多收粮食,专门封了一种“春官”,让他们到各地各户去送“节气表”(即后来的春帖)。“春官”们认为既然下农村送表,也该顺便说些吉利话,便慢慢兴起“说春”之俗。农民见“春官”远路送来春帖,并笑逐颜开地进行说唱表演,也就酬谢点钱财或粮食、茶叶。毕竟朝廷的“春官”很少,一些聪明怜俐、能说善唱的民间艺人就自动翻印春帖,代替了朝廷的送春之官。关于春官的起源,有很多史料有相当完备的记载。旧时,岁逢冬至季节,便有头戴乌纱官帽,身穿长衫,背着布褡裢的人,入门送春,一张红纸上有木刻印的来年日历,上角处刻有“牧牛图”(亦称“春牛图”),此谓“送春”,伴以说唱等形式,取材多样,富有趣味。年复一年,渊源流长,为民间习俗,此谓之由来也。春官说唱是流传于以陇南市礼县龙林乡川坝河谷地区为中心地带,广泛分布于礼县下四区,以及隶属西和县的部分乡镇的一种非常原始的说唱艺术。“说春”是一项延续了几千年的独特民间习俗,它是一种向人们预告春天的来临,宣布春天信息的活动,提醒人们早点春耕,不要误了农时。 “春官”分两种:一种是随社火走的“春官”;一种是两人一组走街串巷的艺人,语言通俗易懂,风格多样,富有喜剧色彩,人们也乐于接受。春官说唱曲艺主要是以唱为主,伴以说的内容。以陇南山歌曲调、说唱调、“哎”曲自由调三种调式进行演唱,因而形成独特内容、形式及独特谱系。《春官歌》的演唱,一般开头先唱一段《五方财门》或《十二送春》,接着就按这家的职业情况演唱各种春歌。“春官说春”所表现的内容特征上,均有报“吉祥”、送“祝贺”、示“天象历法”等主要功能、效用。那么,从其自身的功能特点上不难看出,与古代王室中的“春官宗伯”极其相似。战国时的春官掌典礼,是祝王室“吉祥”而行“大贺”;民间“春官”说春词报春,是祝百姓“吉祥”而行“小贺”也。唐代以后的春官掌管天文历法;而民间春官却以说春词、送春帖的形式将其传给百姓,究其功效,只不过“大巫”与“小巫”之别也!由此可以断定:民间春官是对唐代以前王室春官的仿效,是从春官演化而来的。 春官的唱词,欢快动听,一般比较固定。均属男声对唱,与现代的相声有些相似,前一个唱完后,后一个人马上唱自己的一段,在接唱的时候有一个长长的拖音,旋律单调,经配合后十分动听。歌词继承了古代民歌中赋、比、兴的传统表现手法,如:“走了一山又一山,眼看太阳要落山”,属于传统表现手法中的赋(即叙述);“春官生来眼儿尖,看见你家炕上宽”,就采用起兴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形象的事物。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在叙事过程中,巧妙地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也是唱词中常见的,例如用“打得雪花满天飞”来比喻木匠们劳动时刨花飘飞的场面,比喻生动、形象。在讲述主人富有时运用夸张的手法,例如“院里栽棵苹果树,坑里的票子没处去。”主人家富到院子里撒满了钞票,夸耀主人之富到了极致。春官唱词取材较为广泛。春官除了传统固定的唱词外,随机应变,见啥唱啥;有时取材于历史典籍,如《二十四孝》;有寓言故事,如《盘古开辟天地间》;也有反映民情风俗的如《新春喜》、《和气春》等,取材广泛,语言朴素。大多为一三句起兴、二四句叙事,有些句子押韵,有些不押韵,唱起来琅琅上口,富有情趣。 礼县龙林乡的春官在整个陇南民间曲艺文化中占重要地位,他们传承着陇南市民间优秀的文化遗产。该地区仍旧欠发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人还是在用说春的形式来维持生计,从而使该艺术形态能够完整留存。春官在当地很广的区域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因唱词为即兴编唱,出口成章、欢快活泼、浅显易懂,深受主人家和围观群众的喜爱。因此,这一种原始的说唱艺术盛行至今、经久不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