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至2月24日(正月十五),第十一届兰州春节文化庙会将在金城关文化博览园持续举行。 中新网兰州2月14日电 (闫雅琪)精致的刻葫芦、唱腔浑厚的秦腔,还有现场免费兰州拉面品尝……由“非遗”构成的“兰州新春图”,连日来在兰州城区上演。 14日,兰州金城关文化博览园游人如云,葛小军聚精会神看着艺术家捏的“泥塑”。一团红泥在艺术家手中被赋予鲜活的生命,依照图样儿在搭制好的骨架上精雕细琢,一张乐呵呵的娃娃脸逐渐生动起来。“以前以为‘泥塑’就是简单的捏泥人,今天一看,没有功底真做不出来。”葛小军买下了“泥人儿”,直夸“泥人儿”有趣逼真。 此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市民在新春期间近距离感受到了本土文化的魅力。带着孩子来逛庙会的李凤兰说,没有想到家乡有这么多“宝贝”,今天本来是想带孩子长长见识,结果自己也受益匪浅。 在这里,猜中灯谜的人可以拿着奖券去领取一碗热气腾腾的兰州拉面。作为兰州最具特色的美食,兰州拉面也是“非遗”中重要的一员。从“点单”到“上菜”,“揉、拉、抻、下、捞”系列动作一气呵成,一分钟就能吃到美味拉面,让第一次品尝的外地游客直呼“过瘾”。 “如今的庙会还融入了科技元素”,居民王宝禄兴奋地告诉记者,通过触摸屏操控就可以选取自己想要了解的“非遗”内容,内置投影仪立马“声画重现”,立体图像颇为逼真。“这跟传统庙会很不同,也很吸引人,用最直观的方式让我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 记者从金城关文化博览园了解到,此间文化庙会于2月11日至2月24日持续举行,游人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免费参观如“秦腔文化馆”、“民间刻葫芦馆”、“剪纸艺术馆”等各个文化场馆。 在兰州另一处庙会活动现场,社火是不可缺少的“主角儿”,这种日常城市里“销声匿迹”的文化表现形式,又在兰州的庙会现场红火起来。社火成员“穿红挂绿”,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踩高跷”者,看似摇摇晃晃却又步伐稳健。社火最早起源于祭祀活动,这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活动表现出人们在节庆时的快乐和对幸福的期盼。 春节期间,兰州还将组织《鼓舞中国》《大梦敦煌》,以及交响乐等在金城大剧院免费演出6场次。这些属于甘肃的“文化名片”将为新年添彩。 “文化消费对于西北地区工薪阶层而言,尚属‘奢侈品’。”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社会科学》专栏编辑杨文德说,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而对文化生活有了更多的需求。就甘肃地区而言,电影院逐渐增多、甘肃大剧院演出不断,但票价仍是很多文化“饕餮客”心中的“拦路虎”。新春庙会成为展示“非遗”的舞台,让民众从各个层面更全面的了解本土文化,满足了民众的文化需求,因此意义非凡。(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