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相声演员在表演相声 ■当下相声话语发展总体来说比较疲软,与时政和生活现实结合得不够紧密,导致它无力与时下新崛起的“脱口秀”“清口”等样式争锋;对社会现象批判、讽喻深度不够、力度不足,导致它无法与一些优秀小品的话语机锋相抗衡 ■高校相声风生水起,是因为同时在网上和校园剧场抓住了拓展相声新话语的需求,也在所涉题材的宽广度上进行了探索。只有不满足于当下相声表演原地打转的插科打诨和自残自黑式流俗,不断创造新的高阶位相声语境作品,才能推动相声艺术与时俱进 ■随着观众年轻化、知识化以及更多校园相声团队的异军突起,我国相声艺术发展面临新的可能性。高校新相声植根于最熟悉的艺术话语场域,孵化最心心相印的观众,其努力值得肯定 高校相声的新景观,令时下疲软的传统曲艺呈现出一抹亮色——由上海交通大学一批喜欢相声的学生于2003年成立的相声协会,不但有了“新语相声俱乐部”的美名,也在中国曲协主席姜昆等名家指导下,实实在在地把相声向年轻化和深发展的方向“玩”嗨了一把。近15年来,这所百年学府多所学院的硕博士生和本科生,通过“新语”这一平台,创作了数百段相声,演出近十台大型相声剧,还出版了相声理论专著。普遍年龄在二十多岁的非职业相声演员们,集创作、理论研究于一体,其探索相声艺术的热情和动静,不比专业艺术院团小。“新语”于今年春节前爆红网络,9月,它的一台相声集锦第一次在广东、江苏、重庆、湖北的七座大型剧院巡演,迈出了走向社会的步伐。 “新语”之新在何处?“新语”是不是说出了时代、社会、校园所需要的新语? “新语”,面对新环境琢磨相声新话语 我国历史悠久的通俗艺术,都有创作和欣赏交织培育的种子话语。 艺术种子话语,指一门艺术样式在发展中形成创作与欣赏彼此哺育的特定主旨话语框架。我国北南说书在宋时就形成“讲史、小说、说经、铁骑儿”四大类话语。老舍先生认为,在这些话语中发育出的主题故事和人物,构成了相声的种子话语。侯宝林、薛宝琨等在《相声溯源》中认为,传统相声以说学逗唱为技艺,通过技艺范畴的努力,孵化出各自的种子话语。如相声之“说”为语言文字游戏,种子作品有《打灯谜》《地理图》《满汉全席》 等; 相声之“学”来自口技和像生,种子作品有《当行论》《卖布头》等;相声之“逗”来自唐弄参军,现存种子作品有 《字象》《改行》《顺情说好话》等;相声之“唱”则有太平歌词及学唱歌曲戏曲,种子作品有《八扇屏》《王小二赶脚》《戏剧杂谈》等。1949年全国解放后,相声经过改革,拓展出批判现实主义相声、颂扬好人好事型相声、文化批评相声、历史今读相声等话语范畴,并各有范畴内的种子话语。当下,尤其需要整体建设相声话语,因为艺术样式的话语格局充分丰富,才能建构起艺术发展的张力,而当下相声话语发展总体来说比较疲软。比如,与时政和生活现实结合得不够紧密,导致相声无力与时下新崛起的“脱口秀”“清口”等样式争锋;对社会现象批判、讽喻深度不够、力度不足,导致相声无法与一些优秀小品的话语机锋相抗衡。京津地区的一些小园子相声火爆,多为消遣一乐的产物,并不能遮蔽相声话语在大众传媒上呈现的这种疲态。 上海交大新语相声能够风生水起,是因为它同时在网上和校园剧场抓住了拓展相声新话语的需求,也在相声表演所涉题材的宽广度上进行了探索。既为校园相声,一大题材当然是聚焦“如何学习”,《小马过河》《锄禾日当午》等作品,都是这类学习型话语作品中的佼佼者,然而,高校相声创作者对如何规避学习行为“异化”、如何对学习中“抓大放小”等荒唐现象和现实问题予以辛辣讽刺,这又是题材的深度拓展之举。着力于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心理、贴近趣味与深度,校园相声还开创了讨论人生如何奋进、讨论高校生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相声新话语,其代表性作品有《略知一二》《交大,不止于读书》《文学家》等。另外,高校是大学生获取人生高阶发展的场域,有一类讨论提升智商、情商和爱商,提升人格建设水平的相声,不仅话题“时髦”,呈现也活泼、自然、清新、俏皮,受到高校学生欢迎,这方面作品有《学友所长》《衣食住情》等。即使是批判社会不良现象的新作,交大新语相声也另有机锋,如在《中国女排》中,活现了一个口头喜爱体育但实际另有热衷的“伪粉丝”,讽刺了浮夸的粉丝文化现象。新语相声的主要活动地在上海、江苏等地高校校园,但上述相声新话语的题材、内涵、主旨显然都溢出了校园范畴,具有很强的“社会化”前景,值得被更大范围的观众认识和评判。 “高阶”,相声艺术品位不能再在原地打转 高校相声在创作时既瞄准新话语,又贵在深耕其语境,借助当代高校生更高、更新的艺术感悟力,趁势打造现代寓言、科技新知、人伦高格、文化批判等高阶语境,提升相声品位。这一点,对于它的走红至关重要。 寓言本是传统文学话语。“乌鸦喝水”“小猫钓鱼”等寓言,是我国小学语文课文篇目;“农夫与蛇”等古代西方寓言,也启蒙了学生的寓言认知。新语相声的艺术呈现手段里,不仅有寓言相声,还塑造了更为高阶的寓言语境。相声《乌鸦喝水》借传统故事的头绪,讲口渴的乌鸦投石水瓶,让水上溢喝到水后,才出现相声真正的“梗”——乌鸦依从经验再投石,没想到水源被堵住,它四处找水,后来硬扒开堵源的石子,却引发了水灾。最后,水面上漂浮着乌鸦的尸体。显然,经由改编,简单的寓言变成了现代寓言相声,诉求也从歌颂智慧,变成了对经验主义的反对和对死板僵化教学体系的反思。寓言相声《小马过河》,表现小马因父母溺爱不被允许自行过河,它首次自行渡河后兴奋异常,反复练习,却把渡河去草地的真正目的忘记了,结果一直也没走出此岸。相声借寓言批评某些大学生放弃专业学习,却热衷考烹饪技能证书等时髦现象。 新知识、新技能成为当下社会人力资源迭代发展的新动能,交大新语相声有意识地营造相声“新知”语境。比如,《智能制造》从大学生叫外卖现象切入,让人对互联网+智能的生产服务行业加深认知。《老鼠爱大米》传达经济学新知,讲述猫种植大米以诱捕老鼠,老鼠却发现田野种植水稻比猫收获的大米更好吃,导致猫咪的米供给过剩,形象地诠释了我国经济发展中改革供求关系的内涵和意义。 在社会与人际题材方面,相声《他叫金十亿》讲述大学校园内的富二代(三代)“金十亿”以财富追求女生,女生却喜欢布衣男生,“金十亿”最终感叹自己被物质男标签所误。《我要创业》讽刺一位毫无实践能力却口若悬河的大学生,乞求风投公司创业投资的浮夸浅薄的创业心态。《衣食住情》从“人要衣装、佛要金装”的俗语切入,层层剥“装”,呈现大学生脚踏实地和追求发展愿景之间的不同人格态度。新语相声还以直面社会不良现象的勇气体现出社会责任感,如相声《驿动的心》讲述贪小者甘愿钻入诈骗圈套的故事,解析电信诈骗现象的社会土壤。改编自传统相声的《大保镖》,讽刺的是不学无术又滥竽充数者。 相声是喜闻乐见的大众娱乐艺术,但其艺术话语的内涵和境界有高有低,这显然跟价值观与艺术驾驭能力有关。只有不满足于当下相声表演原地打转的插科打诨和自残自黑式流俗,不断创造新的高阶位相声语境作品,才能推动相声艺术与时俱进。 “交互”,在熟悉的场域孵化最心心相印的观众 文艺话语往往是介于社会各阶层话语之间的中介性话语,其中的一项重要功能,便是把生活意见提炼为艺术话语,即所谓兴观群怨,然后反馈于主流话语层面,作为社会意见交互的特定方式。 相声话语的发展历史上,这样的典型不少,如刘宝瑞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侯宝林的《关公战秦琼》、马三立的《买猴》、姜昆的《如此照相》、马季的《宇宙牌香烟》、冯巩的《小偷公司》等,都是特定时代能够直达人心、通过杰出手段表达价值和意见的经典相声,它们颇富艺术性地传递了当时的社会公众意见内涵和老百姓的艺术旨趣。 交大新语相声也有意识地展开艺术个性和表达技巧的建构。它深植于校园教学,与学校管理、教学科研、校园生活紧密相连,对接校园管理方和师生,且交互贯通,创作出对于高校教学、行政、科研、文化、校风等具有独特思考力的相声作品。相声《我爱上课》是由《换位教学》《上课代表》《自学成才》三段构成的组合作品,既表现教师为提升教学吸引力从板书书写到升级采用PPT,但依然无法保证学生出勤率的烦恼,又直击那些翘课学生的心态,呈现大学生选课以及手机摄录课程视频等新的学习和应付考勤策略,通过同台呈现和比较,给出“教室内的学生数未必是真正教学能力的直接反映”的新颖意见。几段相声互为组合,生动反映高校中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演进。相声《焦大武馆》则以戏谑的口吻,虚拟了文理硬性分家对大学教育的损害。 作为曾经被观众热捧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相声在高校这块土壤的新生和发展,离不开研究特殊接受群体的高知、高智、多思、多疑、多议的特点,也必然会反哺高校校园相声的形态与品格,使它既是新语新声,又更见多重声部与多块面呈现;既是新人新演,又绝不是象牙塔里的自嗨,并不回避现实问题,反而更加重视通过说学逗唱嘲等手段,融会科学而优质的思想和意见。 随着相声观众年轻化、知识化以及更多校园相声团队的异军突起,我国相声艺术发展将面临新的可能性。高校新相声对新作品、新话语、新语境、新手段的探索,植根于最熟悉的艺术话语场域,孵化最心心相印的观众,实现艺术创新与服务对象的高品质的文化娱乐对接,值得肯定。当然,作为一个业余社团,新语相声俱乐部在创作和专业表演上,在走向更大的社会观赏人群方面,依然还有很大的提升和拓展空间。 张祖健 (作者为上海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