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是黄河几千公里长途奔流中唯一穿城而过的大城市,到了兰州,自然就想去近距离看看黄河。 走到黄河边,却很失望,这里的黄河还不如黄浦江宽,河道里仅一半有水,毫无大河气派。默默发了会呆,然后就沿号称十公里长的滨河公园踱步而行。 休闲者不少,多是老年人,或散步或下棋,各得其乐。突然,那边传来了高亢的歌声,嘹亮而优美,我即被吸引了过去。 是一个五、六十岁的矮个男人,一脸笑眯眯,嘴一张眼睛成了一条缝,他轻松地甩出一个个漂亮的高音,装饰音也都处理得巧妙圆滑恰到好处,显然是民间唱山歌高手。一曲唱毕,围了一圈的人们一起鼓掌,我也禁不住将手掌拍得响响的,这已不仅是出于礼貌,而是真心地为他的精彩演唱鼓掌。 又有人推搡一个中年妇女唱,她也没扭捏,嘴一张就唱起来,人群中间即刻飘漾起清灵宛然的女声,象是干涸黄土坡上的一款溪流。也是一样的陕北山歌风格,但明显含带了些凄凉伤感。她唱得也真是好,我都听得动了情,真被感动了,忙问旁边人她唱的歌词内容,果然是女孩的悲恋情歌。待她唱完收住,热烈的掌声随之又响起来。 他们几人说说笑笑,互相都认识,听者也多是常客,我就凑上去,既夸赞也打听。兰州自古以来就是西北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也是周边人流的汇聚之地,能在这里黄河边上听到最具黄土高原气韵的山歌,让我喜出望外。 各地民歌因了各地地理风貌、生活习俗的不同而各有各的鲜明特点,本无所谓谁高谁低孰优孰劣,但从个人喜好和欣赏角度来说,我最钟情于陕北民歌,听着听着就会感动,那是和帕瓦洛第的高音一样能让人头脑充血的歌声。也许是土地的干旱贫瘠,多少世代遗传下来的困苦无奈,不其然就造就了黄土高坡上悲而不愤、喜而无欢的苍凉歌声,那《三十里铺》、《兰花花》、《赶牲灵》,加上近年新创的《一无所有》,一声声的高亢呼唱,既不服上天的不眷顾却又无奈,既向了天下人诉苦又自寻着解脱。我就是喜欢听那旋律,不需要歌词来表白意思,只要那旋律就够了,每次听都会生发许多的情思和感悟,继而引出酸楚,时间长些还可催生眼泪,很难挡住这悲冤之声对心灵的冲击。 接着,他们俩对唱,是那种青年男女站在山坡上的对歌,看着他们的表情,听着他们歌声里的韵味,又观察周围人的反应,也就能明白那些歌词意思了。民间小调、山歌小曲一半都是这类情歌,这是民歌里人情味最浓最富情感的部分。 那边也有人唱起了歌,听过了这边的,那人似乎有点心怯,抖抖晃晃的没有唱歌人必有的自信和目空一切。我知道艺高者才胆大,不过这里只是自娱自乐场所,不是“别苗头”竞赛,尽可放开嗓门由着自己,尽意尽兴即足矣。我走过去,加入了他寥寥无几的听者群里,算是鼓他的气。 不知不觉间时间过去了不少,尽管还想听,也只能向刚才交谈过的几位老人道别。走出几步,忍不住回头再看一眼,再道别,他们也在看我,交头接耳着,或许他们也为有这么个来自上海的远客竟然这般兴致勃勃地听得津津有味而奇怪着、欣喜着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