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从古老民族语言之一布依语透析布依族的语言和文字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文化中国 佚名 参加讨论

    布依族来源  
    我国的布依族主要聚居于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安顺市和贵阳市,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遵义市、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及云南的罗平、四川的宁南、会理等地也有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布依族人口数为2971460。  
    布依族的先民,一般被认为是由“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布依族自称“布依”、“布雅伊”、“布仲”、“布饶”、“布曼”,这可能是古代“僚”、“蛮”、“仲家”、“蛮僚”、“俚僚”、“夷僚”称谓的来源。从民族语言、古称、自称及地理分布考察,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在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布依族、壮族都称为“俚僚”、“蛮僚”或“夷僚”,五代以后,布依族称“仲家”、宋代壮族称为“僮”。“仲”与“僮”仍然是同音异写。后来由于长期分居,经济文化生活及风俗习惯产生了差异,便逐步形成了布依与壮两个民族。也有人认为布依族是由“百濮”的一支发展而来;还有人认为战国晚期到西汉的“夜郎”国与今日的布依族有渊源关系,因为夜郎辖地的中心地带在今盘江(古称豚水)流域,而盘江地区历来是布依族的聚居区。  
    布依族的文字  
    解放前,布依族没有统一的民族文字。1956年11月4日至7日在贵阳召开的“布依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决定采取“布依文壮文联盟”方针,建立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通过了《布依族文字方案(草案)》,贵州省民族语文指导委员会编辑出版《布依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汇刊》。   
    布依文经过1981年、1985年两次修订,形成了自己独立完善的文字。贵州省民委民族语文办公室出版了大量布依文词书、专著、文集等,布依族聚居地区积极推行“双语文”教学,布依文已逐步推行到学校课堂。  
    布依族语言  
    布依语是布依人的主要交际工具。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它和同语族的壮语、侗语、傣语、水语、黎语等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与壮语北部方言有许多共同点。由于和汉族长期交往,布依语中吸收了不少汉民族的词语。布依语是古老民族语言之一,词汇丰富,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其规律性。东南亚的泰国、老挝、越南诸国的部分民族语言,同布依语比较接近。  
    2008年,布依族语言标准音“望谟布依话”被列入望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贵州省的布依语按照语音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土语:第一土语又称黔南土语,使用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与广西壮语北部方言的桂边土语、桂北土语可以直接通话;第二土语又称黔中土语,使用人口为其次,主要分布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贵阳郊区,与第一土语区可以直接通话,与广西北部壮语方言也十分接近;第三土语又称黔西土语,使用人口最少,主要分布于贵州省镇宁、关岭、紫云、晴隆、普安、六枝、盘县、水城、毕节、威宁一带,这个土语区的语音有着比较独特的特征。   
    布依语语言特点和这一语支的其他语言大体相同。单音节词占优势。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声母有单纯的、腭化的和唇化的。韵母由元音或元音加韵尾组成 元音有长短对立,韵尾有i、u、m、n、p、t、k等。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有6个舒声调,音节以元音或鼻音结尾。从语族的角度看,布依语的声母与同语族其他语言相比,简化与合并较快。布依语的句子可以分析出一层、两层到多层的词组。  
    布依语中许多抽象的形容词,如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等与情绪有关的词,都是通过“拟物式”的手段,描述人体器官等作出的不同反应表现出来的。心理学实验表明,外界事物对于人的刺激,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受到的刺激量全人类都是一样的。但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作出的反应则不同。例如,“羡慕”、“妒忌”布依语用dalndaadt(眼睛热)表示,汉语则用“眼红”表示。“无所畏惧”、“勇敢”,布依语用samllaaux(心大)表示,汉语则用“胆大”表示。布依语用hoznyaabt(喉痒)、hozbuz(喉咙胀)、hozonx(喉咙满)等词表示“不高兴”“生气”这一范畴。布依语用ndangldangc(鼻子翘)表示“骄傲”,用dalsaangl(眼高)表示“目中无人”。这些词都把抽象的情绪拟化为具体的物像,紧紧把握住人体各个器官对此的反应、感受和神态特点,将其描述出来。它集中反映了布依族人民独特的民族心理状况、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  
    布依语中有一些词很有趣味,如genlxiangl直译是“吃年节”是过年过节的意思;genllauc直译是“吃酒”,有“结婚”之意;genlmbaais直译是“吃礼物”,也是“结婚”之意。这些词均说明布依族在过年过节、结婚办酒时主要是以吃为主。因此,Xiangl(年节)可以genl(吃)、结婚要genl(吃)lauc(酒),genl(吃)mbaais(礼物)。它是布依族饮食文化在语言中的折射。  
    布依族的农谚,与布依族发达的农耕(主要是稻作)密切相关。民间栽培水稻的技术,通过谚语这一口耳相承便于记忆的形式把许多丰富的耕作经验传授下来。如“genl hauxhams naz, genl byal hams dah。”(要吃饭就耕田,要吃鱼就下河。)、“jac ndil haux xihndil, meeh biz leg xih oons。”(秧好谷穗大,母胖儿子肥。)、“raabt benh hauc, raabt haux os。”(一挑粪进,一挑谷出。)、“gueh naz miz laaul laail, gueh waail miz laaul raiz 。”(种田不怕多,修坝别怕长。)、“ndael naz xos benh laail, haux xih fah dangz byaail。”(田里施足肥,谷粒就饱满。)等谚语,都是布依族在农耕的生产实践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