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中午一点,我必躺在床上听北京电台和“大碗茶”联合举办的相声节目,有时听得蛮起劲。我不能否认,有时听个头儿,我就咔嚓一声关上了。想来这套节目的主持人一定乐意知道我这个自小喜欢听相声的人,为什么竟这么失礼。我呢,也的确不愿意把话憋在肚子里,很想吐露一下。 最明显的原因自然是重复。好像头几天刚刚听过的一段,又来了。作为听众之一,我倒也懂得体谅节目主持人的难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两段,就得拿出七百多段。另外还不知得搭上多少小段子来填补。重复自是难免的。我只要求主持人掌握得好一些:即使是经得起重复的节目,也要隔上相当的日子再重新播放,才有新鲜感;至于那些内容稀薄的,就不宜重重复了。 这就说到另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何为精品?何为次品?这里,听者肯定见仁见智,势难一致。那么作为听众之一,我就道一道自己的相声优劣观吧。 相声的灵魂是幽默。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艺术的主要特征。所谓幽默,从效果来说,当然就是把听众逗笑了。我不大爱听那变相独唱表演的相声。有些演员嗓子确实好,我甚至觉得,倘若他转入歌唱这一行当,成就会更大。人们去音乐会,是去欣赏嗓子。可如果听的是相声,他主要期望的享受不是歌喉,而是幽默。我总觉得最容易编的相声莫过于歌唱型的。只要把有关的曲子一串,“相声”就完成了。到台上,露一手的主要不是嘴巴和机智,而是歌喉。 幽默档次当然大有不同。有一种我认为是旧时好莱坞喜剧演员劳莱和哈台型的。20年代,在隆福寺的相声棚子里,我经常看到甲靠不断用扇子敲打乙的脑袋,来逗笑。我认为那是档次最低的幽默——老实说,那不是什么幽默,而是胡闹。解放后,相声演员不作兴打人了,更不作兴骂骂咧咧。然而有些相声实质上还是属于那种类型,即不是靠口才机智來逗笑,而靠的是外在的动作。例如一上台,甲讲话,乙却尖声歌唱,借这样“捣乱”来逗笑。我管这种叫作“武相声”。 我个人则更喜欢文相声。也就是说,不是靠鲁莽而是靠文雅,不是靠外在动作,而是靠灵巧机智来赢得笑声。灵巧机智最高的表现是一个奇字,即能出听众之不意。倘若正说着上句,听众就能猜得出下句,那就不奇了。我甚至想把“说”与“逗”大致归入文相声,而把“学”与“唱”归入武相声。我认为前者靠的是语言的机智,而后者更多的是靠外在的技巧。当然文武都是相声必要的组成部分。一场相声能文武双全更是上乘。也许我对相声有不切实际的要求:我最希望听到的相声是那种不但使人发笑,而且表现出对社会生活及市民心理的深刻观察,以致听了发人深省,引起反思。这种相声偶尔也可以听到。只是太少了。 我认为需要在“耍贫(嘴)”与“哏”之间,划个界限。然而这界限可不好划!倘若我是个相声演员,我就努力去找哏,而尽力避免“贫”。同时,我知道这有多么不容易! 好的相声应当是两人合写的一篇讽刺性的杂文。这就说到相声的另一层次:敢不敢向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开火。80年代初,我确实听过一些颇为锋利的相声,使人在笑的同时,痛恨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倾向。这种相声既能使听者开心,又能出气。可惜这类相声越来越少,我甚至担心会绝迹了。 然而我总觉得一个讽刺艺术绝迹了的文艺界,对于国家,对于社会都是十分不利的。黄要扫,各种不良倾向也应去扫。对于可不可以把相声由讽刺性变为歌颂性的艺术,我始终拿不准。英雄谱,肖像画,诙谐不得。倘若讽刺性的漫画一下子也统统变成正面的肖像画或“富贵有鱼”的大娃娃,我就觉得工具与用途之间存在着矛盾。 文革期间,相声大都正面化了,这是不难理解的。那时,文化的指挥棒是提在“政治挂帅”论者的手里。那时,相声演员既要歌颂,又得逗乐,只好靠作践自己来赢得笑声。不然,动不动就会有人厉声质问“是何居心”,接着喷气式等等会接踵而至。今天不同了。讽刺艺术(包括漫画和相声)的发达,标志着艺术家们对当局的信任。倘若漫画家也都画起“岁岁平安”、“五谷丰登”的年画来,对社会,那将是多么大的损失!同时,这本身又是何等的讽刺。 最后,我想向相声爱好者们推荐一位小相声演员李潼林。我是从录音带上听到他的《醉酒》和《参观记》的。前些日子,我接连听了近二十盘相产录音带。大部分感觉一般,有的甚至听不下去。惟独李潼林说的这半盘磁带,我反复听了许多遍,每次都既开怀又悦耳,真是味道无穷。从他那稚嫩的嗓音听来,怎样也到不了十岁,也许更像六七岁。然而在半小时里,说学逗唱他样样灵。不但吐字清晰,而且哏劲儿十足。同样值得称道的,是为他捧哏的那位师傅李幼直。估计整个相声也是他编写的。在说的过程中,通过他的陪衬,充分发挥了李潼林多方面的才能。 当然,这只能是特种类型的相声,至少一半魅力是来自这位小演员的“小”。这里触动听者心弦的,就不仅是笑料了。这相声本身就带有一奇。达么小小的娃娃,竟会那么老气横秋起来。例如他说“我家里还有80岁的媳妇和20岁的老母”,教人听了如何不捧腹! 我把李潼林和李幼直合说的这两段相声,叫作“神童型”的相声。究竟这宜不宜作为一个品种?我说不准。因为找还希望李潼林能受到正常完好的教育。然而好莱坞能出个秀兰·邓波儿,中国的相声界难道就不能出个李潼林?邓波儿长大后照样当上了美国大使,说说相声也不见得就局限了李潼林的前程。 1990年7月2日于舟山群岛普陀山息来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