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菜名》是一段传统相声中的精品,许多相声演员都曾在这块"活"上一试身手,因为演员的风格各异,对艺术、对生活的见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同一段作品的处理也不一样,可以说各有千秋。也正因为如此,从众多演员对同一个作品的演绎、处理上,我们也可以窥测到演员们的艺术功力和艺术修养。从相声爱好者来说,每个人的欣赏角度和欣赏水平也参差不齐,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他心目中的精品、范本。那么,我心目中的范本是由谁来演绎的哪?那就是马志明、谢天顺的这段《报菜名》。 《报菜名》同《地理图》、《八扇屏》一样,是演员夯实基本功的必修课。内行管它们叫"贯口活","贯口",顾名思义,就是"一贯到底"的意思。作者常常罗列数十种,甚至上百种地名、药名、菜名等等,利用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段,由逗哏演员由弱到强,由慢到快,由浅入深,由少到多,洋洋洒洒,一气呵成。达到高潮处,嘎然而止。既炫耀了演员扎实、过硬的艺术功底,又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同时,从演员所叙述、罗列的物名、地名中,也给观众以饱满、充实、硕大无朋的感觉。 《报菜名》又叫《菜单子》,不同的演员演起来特点各有不同,对菜名罗列的取舍也不一样。喜剧效果也有差异。下面仅就老豆角所听过的几个版本,简单地谈谈自己的看法、感受,因资料有限,谈起来难免挂一漏万,说的对与不对,请各位高手、行家及业内人士千万……别管。 首先上场的是相声名家姜宝林,姜宝林目前网上介绍的比较少,他原来是天津的相声演员,六十年代初调入北京战友文工团。五十年代初呢,在天津"连兴"、"声远"等茶社的相声大会"攒底",(当时的捧哏搭档是穆祥林)功夫相当了得!内行评价他的特点是"口紧字清包袱脆"。所谓"口紧"即叙述的尺寸快,节奏感强;光"口紧"不行还要"字清""紧中见清、紧中见俏";"包袱脆"就是"皮儿薄、火爆"。代表作是《山东话剧》、《驯军马》、《家庭会议》、《绕口令》等。前些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了一盘盒带《快嘴与笨蛋》(即绕口令)姜宝林相声精选。里边收录了他的四段作品,其中就有这段《报菜名》。专辑中将名字改为《请客》。姜宝林的这段《报菜名》在内容和结构上可以说中规中距,只不过把原本的对口改成了单口。这样一来呢,喜剧效果削弱了,当然这也受单口的形式所限。一个人"铺、垫、楔、支、抖、翻、缝",就是本事再大,也无法跟对口相比,在喜剧效果上。所以他特别注重语言的流畅和俏皮,有几处"小贯口"处理的非常好,充分发挥了汉语言音韵、节奏、旋律的优势,听完给人以愉悦的艺术享受。请看"窝头赞"这一段: 我这个窝头是大米面、小米面、江米面、栗子面、粘米面、黄米面,花生仁、核桃仁、榛子仁、瓜子仁、莲蓬子,青丝、红丝、玫瑰、桔饼、葡萄干儿。咱们是糖水和面,多加鸡蛋。蒸熟了,打开笼屉您一瞧,那真是:香喷喷、亮晶晶、黄澄澄、暄腾腾,您咬一口那真是香甜酥软、别有风味儿。看上去是窝头,实际上是伏地八宝大槽糕,您到了点心铺花多少钱买不着--没有的东西。比西太后的小窝头儿还多一样葡萄干儿哪!怎么样? 单是这一小段儿,就能听出姜宝林先生的特点,那真是"口紧、字清",节奏紧凑,一气呵成!后边大的"趟子"也是如此,后边的"趟子"跟其他几位的差不多,这里就不赘述了。 第二对儿登场的是李伯祥、杜国芝。李先生的特点跟姜宝林相似,也是"嘴快",基本功扎实。像《报菜名》啊,《打灯谜》啊,可以说是他们二位的"拿手好戏"。"菜名"报的"清晰、流畅"自不必说了,他们对这个段子的情节线、包袱线及人物性格的把握也非常到位。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欣赏这段传统作品,容我再罗嗦几句。其实这段相声并不是像有些朋友理解的那么简单,只是供演员练功用的"贯口",或者说只是一个"善意的玩笑",不完全是。它也有情节、有人物、有矛盾、有包袱……而且组织的还非常的有技巧。作者虚拟了甲请乙吃饭的这么一个情节,由"包饺子"到"炖肉烙饼"(干饭汆丸子)再到"吃窝头",层层递减,而乙哪,由"怀疑"到"相信"再到"将信将疑"最后"完全怀疑"并且用"冷嘲热讽"来回击甲的"说大话、使小钱儿""朝三暮四、出尔反尔"……两个人的性格,特点都不一样,(特别是捧哏的情绪变化、起伏有层次)所以产生了矛盾,继而交叉、纠缠,起伏跌宕,有好些年轻演员由于不自信,或者是想走捷径,舍弃了前边的铺垫与纠缠,直奔后边的"趟子而去",简单明了、开门见山: 甲:我想请您吃饭。 乙:好哇!咱们吃什么哪? 甲:咱们吃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卤煮寒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熘白杂碎、三鲜鱼翅、栗子鸡、尖汆活鲤鱼、板鸭、筒子鸡。 乙:咱吃去? 甲:我没钱! 观众一看二位"脖子上见了汗了……"给点掌声吧,"呱叽呱叽",这样的掌声多数出于"怜悯"。我自己理解啊,前面的铺垫与纠缠与后边的"趟子"同样"吃功夫"。因为都是"老包袱",捅响了不易。包袱可以自己加,但必须合乎这块"活"的情理,与原来的活路和谐统一,不能出格儿,不能出圈儿。李、杜二位在"炖肉烙饼"降格为"窝头"最后连"窝头"也没戏的时候,加了这么一组包袱,这是其他几位没有的。很是精彩,请看: 甲:我说杜老师,要不咱甭吃窝头啦! 乙:咱喝点儿煤油吧! 甲:煤油太贵啦! 乙:咱喝点儿凉水吧! 甲:凉水我挑不动它。 乙:咱俩上河边饮饮吧! 甲:就这么办了吧! 甲、 乙:哈哈哈! 乙:走! 最后是马志明、谢天顺"闪亮登场"!马、谢的版本比较全,完整。从前边儿一步一步的铺垫,层层深入,有板有眼。故事的来龙去脉交待的比较清楚,围绕着"两块钱车钱"做足了戏。语言生活化、简练、传神,贴近生活,象一开始跟谢天顺套近乎:"咱老街坊啊……咱街坊啊,你想想,有几年没见了,给我来个高扬脸儿,乍穿新鞋高抬脚儿,一步登天不认老乡亲,这样做对吗?"还有:"我对您印象还非常好,挥金如土,仗义疏财……您拿钱向来都不当钱……您是宁让钱吃亏,不让人吃亏……"等等。有些语言,很平常,也不是按包袱组织的,但让你琢磨起来可乐。如下面这段: 甲:我得问问啊,你喝酒不喝? 乙:我还……好喝个酒。 甲:你还喝酒?干你们这个工作,喝酒,行吗? 乙:没事儿,不影响。 甲:现在好酒,茅台、西凤、汾酒不好买……是不是?啤酒嘛,又凉…… 乙:我爱喝啤酒。 甲:还喝啤酒? 乙:啊。 甲:喝啤酒?买啤酒!来它六瓶……来四瓶……来两瓶啤酒吧。来两瓶啤酒啊…… 乙:就……两瓶啤酒啊? 甲:怎么啊?仅你喝呀,你剩下我喝呀,剩不下算啦。 这里没什么"三翻四抖",也没有"歪讲曲解"的包袱,六……四……二(两)的层层递减,似乎可以算个小包袱,但更可乐的、耐人寻味的是马志明描述的这个场景:(设想一下)马志明请谢天顺喝酒,一共两瓶啤酒,谢天顺在那儿喝着,马志明在那儿看着,两眼紧盯着酒瓶跟酒杯,嘴里还得劝着:"喝呀,能喝都喝了,喝不了没关系,你剩下我喝……(要是)剩不下就算了。"您想谢天顺这酒能喝得下去吗? 马、谢这个版本有几个小包袱加的也好,譬如"老母鸡"这个包袱,其他版本哪,都是"沙锅炖牛肉,黄焖栗子鸡"一带而过,马、谢二位在这儿挖掘出一个小包袱,诸位上眼: 甲:这也就是你,你是我们家贵客,要不然我们家这老母鸡我舍不得宰。我们家这老母鸡,又肥又大,你去,我把它宰喽!当然这鸡是老一点儿,老点儿没关系呀,温火,烤(kao4)它一宿,也能熟…… 乙:老点儿?你们家这鸡养几年啦? 甲:养几年了呀?反正据我姥姥说呀,我们家这老母鸡比我妈小两岁,要论起来呀,我得管它叫姨。 乙:嘿! 我之所以喜欢他们俩这个版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最后的菜名,也比其他的版本多一点,别人都是到"板鸭、筒子鸡"结束,马志明往下还有一段:烩肠脐肚儿,盐水肘花儿……菊花锅子,还有杂烩锅子。这也充分体现"马派"相声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儿,即使是"大路货"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所以说它是我心目中的范本,精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