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罗西尼的有趣的小故事:一天,一位作曲家请他欣赏自己的新作,他欣然前往。听音乐吋,他不断地把帽子脱了又戴,戴了又脱。那位作曲家很奇怪,问道:“是不是屋里太热了?”他回答说:“不。我有个习惯,就是见了熟人就要向他脱帽打招呼。阁下的曲子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想起熟人,所以不得不经常脫帽打招呼。” 这是文人相轻吗?不,罗西尼说明一个道理:听众不喜欢听似曾相识,落入窠臼的音乐。 相声观众又何尝不如此?那些“套子活”,都是:政策落实前穷得不得了,连媳妇也娶不上;政策落实后富得不得了,光棍堂飞来了金凤凰;而且,还都是以参观的手段来展示内容。虽然人物、地点,细节都不一样,却不过是小异而已。又如,讽刺结婚要彩礼的相声,有不少把重点放在女方的贪得无厌上,要的东西也差不多,都是什么“七十二条腿”、“三转一响”……这些段子犹如孪生姊妹,见了第一个,那第二个、第三个……甚至第十个是什么“形象”,闭上眼睛,也足可揣摩个八、九不离十。 难怪观众现在不大爱听这些相声。 古人云:“文章切忌随人后”。这,反映了读者——相声观众也是一样——的心理,可谓不刊之论。 慢说以上这些作品,就是一些质量较高的作品。甚至艺术珍品,观众在一段时间内反复欣赏也会因餍足而生腻味。现代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还不错。但观众由争先恐后,先睹为快到避之只怕不速,却之唯恐不及,时间不过几年。究其原因,艺苑荒芜,“八花”独放,能欣赏者,只此“八花”而已。花尽管挺美,看多了,也就不以真为然了,但迫于政治压力,还得非看不可,自然就出现了以上现象。这就如同只用鸡蛋招待客人,炒鸡蛋、溜黄菜、鸡蛋角、荷包蛋、木须汤、煮鸡蛋……可谓佳肴。然而,吃多了,连着吃上几天,客人一见就会感到一股鸡屎味。 相声也是一样。《卖布头》虽好,天天这一段就会把观众听跑;《关公战秦琼》虽佳,场场说它,笑声必然一场比一场减弱;《挖宝》是个比较好的段子,它一九七三年上演时,效果何等火爆,可曾几何时,一九七八年,却成了相声专场中演出效果最差的一个段子。几年来,接连不断听它,观众耳朵都起了糨子了啊! 吃多了鸡蛋而感到鸡屎味儿的时候,吃点儿咸萝卜、酱疙头,会感到是一种享受。听腻了某段相声,听到别的段子时,起码会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尽管有时它还不如前者成熟。 当然,鸡蛋还是比咸菜可口,人们还是想多吃一点,多吃几次——不爱吃者除外。对于艺术品也一样。只要不把鸡蛋吃顶了,吃时又注意与咸菜以及其它食品搭配,或者一日三餐,一顿鸡蛋一顿咸菜,一顿别的食品,交叉食用,即便多吃一点儿鸡蛋,也不会感到鸡屎味儿。相声的演出倘能参考此食谱,我想演出效果大概是不会错的,起码,《挖宝》一九七八年的剧场效果要好许多——当然,这不是剧团和演员的原因,纯系“四人帮”的罪过所致。 俗话说:熟能生巧。这对相声作者、演员掌握写作、表演技巧,提高写作、表演能力来说,不无格言作用。对欣赏相声的观众来说,就有两种意思了:一是熟悉的段子(自然是珍品和比较好的)容易产生美感,二是在一个时期内听得太多了,反而全觉得讨厌。这也是观众的一种心理吧。 (bazaar摘自《布谷鸟》1983年第6期,大楼东识别、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