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明清盛行"敬惜字纸"风俗 湖南"石塔"实为"惜字炉"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深圳晚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在湖南省湘乡市、长沙市望城区等地,近年来相继在乡间发现一些明清“石塔”。此间文物专家指出,一些“石塔”实为古人焚化写有文字纸张的塔状“惜字炉”,是始于宋元、盛行于明清时代敬惜文字风俗的历史见证。
    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考古人员在田间地头、荒郊野外发现数座造型威严庄重的“石塔”。比较典型的如在湘乡市毛田镇齐心村一座清朝光绪年间“石塔”,通身用麻石砖砌成,三层六面,通高约10米,中空至顶,顶端成葫芦状。耐人寻味的是,这些“石塔”附近并无宗教遗存,文献典籍和方志上也没有记载,是“佛塔”的可能性很小。
    以湘乡毛田镇“石塔”为例,第一层南面被发现有“惜字炉”铭文,第一层石砌孔洞实为焚纸入口。据文物专家考证,中国从宋元开始形成、明清盛行“敬惜字纸”风俗。明代文化名人袁了凡,池莲师太极力推广。池莲师太在《自知录》中甚至写道:“拾路边字纸火化,百字为一善;遗弃字纸不顾,十字为一过!”在一些人口聚居的村落附近,当地读书人往往会集资兴建“惜字炉”用来焚化字纸。(苏晓洲 刘良恒)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