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的婚姻结构为一夫一妻制。一般不与外族通婚,在本民族内亦多系同一支系互结姻亲,但同宗不得开亲。过去,仡佬族的婚姻多行“亲上加亲”的姑表婚。甥女多为舅之儿媳,据《安平县志》卷五记载:“婚姻先外家。凡姑之女定为舅媳。或舅无子,必婚于他舅及舅族之远者”。同时也有舅家女儿嫁至姑家为媳的。明清以来,仡佬族的男女婚姻受到封建意识影响,多由父母包办,甚至有指腹为婚者。当然,男女通过自由恋爱缔结婚约的也不少,如遵义仡佬族青年男女春节期间上山或到“耍房”对歌,大方仡佬族男女青年到大岩洞内对歌或玩耍。通过社交活动增进了解,加深情谊。确定恋爱关系后,各自禀告父母,再由男方央媒提亲缔结婚约。 平坝县仡佬族说亲。由谋人带着男方生辰八字,提公鸡1只、酒3斤去女方家。女方父母以酒饭相待.并以女方八字与男方八字相对,如双方八字不相克,即为之“订亲”。男方择定婚期之后,以二少年抬着酒肉,在媒公、媒婆带领下去女家告知结婚日期,叫“订日子”。届时迎亲。新娘在两位姑娘陪同下过门,在鞭炮声中来到婆家。此时,新郎及其亲属皆回避,由亲戚代为迎接。待新娘将所带历书、铁锁、五谷、盐茶等物放置堂屋神龛上,并拜过祖先之后,新郎、新娘才见面。宴饮时,送亲者及证婚的三位女客单独在一桌,须站着吃。第三天晚餐后,宾客于室内对歌。次日,新娘在亲者陪同下返回娘家。客一起身,主人则以方盘盛两盘菜,提一壶酒,边唱歌,边敬酒,用退着走的方式送客人至大门。 松桃县的仡佬族男女订婚较早,年及五六岁或七八岁,男家即托一亲族作媒,带着衣,袜、肉、糖、盐、茶等物,分成12包作为订亲礼送去。此后,每逢女方家老人过生日或患病时。男方闻讯,即携肉、糖等食物前往探望,称为“行走”。待男女成年后,男方抬着上述礼物12封加上糯米粑2盆、米1盆放置女家神龛前桌上,放鞭炮,烧香纸供祖,谓之“装香”。逢双月,择定婚期,请亲族携带酒、肉、香纸、鞭炮及礼钱交给女方父母,告知婚期,名日“报日子”。届时,由新郎亲属、媒人等数十人抬着礼物、敲锣鼓、吹唢呐、放鞭炮前往接亲,新娘家则盛情款待,留宿一夜。新娘兄长背新娘至堂屋中,房族女子围唱伴嫁歌。历数小时,媒人分给歌者每人几颗针作为酬赞,其兄复背新娘回卧室。背着行走时,新娘头上打伞,使之“不见天地”。次日清晨,吃“分离饭”,又背面盖青帕的新娘上轿,以背带、帕子等遮围轿门。至新郎家门前,道士先生捉雄鸡一只,酒一杯对着轿子撒米念咒,两位福寿双全老妇于鞭炮声中扶新娘下轿。新娘上打伞,下垫升入堂,向神龛作一揖即引人卧室。下午新娘出至堂屋拜祖、拜公婆、至亲与媒人,而后复入卧室。夜间筵席上摆有猪腰、猪肝等物,由有威望的家族长老于席间讲授夫妻和睦相处、孝敬公婆、友爱姑叔、应对礼节并注意勤劳等礼节,至此婚礼即告结束。三天或半月后回娘家,在娘家小住数日后,由新郎接回。贞丰县仡佬族央媒说亲只能在每年的七月半这一天。 道真县仡佬族于婚前男女不得见面,结婚当日新郎不去迎亲,若新郎外出未归,可由其妹代行拜堂。 大方县仡佬族男女青年于春节期间燃篝火排坐对歌、谈次去提亲,往往被姑娘父母以姑娘年幼婉言拒绝,直到第三次才得到应允。姑娘父母允诺婚事后,小伙子家以白布1块包新衣两件,与红伞1把捆在一起由煤人斜背着,另带布两尺、酒两壶、面条两斤,偕同小伙子父亲去姑娘家“插毛香”认亲,将礼物面交姑娘父母。次日,姑娘父母邀请至亲陪客宴饮,捉雌雄鸡各1只烹调为肴,取雄鸡左腿及雌鸡右腿看鸡卦,以鸡腿骨上黑斑多寡定吉凶。看毕,用线穿母鸡腿交男方为允婚凭据。鸡腿所穿线的条数及颜色,表示接亲时男方须按相同数量、颜色的布疋为婚礼。公鸡腿则留存女方家。结婚时,迎亲者将哭泣的新娘扶至堂屋,娘家以鸡酒、饭及马匙(长柄小木杓)一只置桌上祭祖。祭毕,收供物入背箩,背到婆家作为婆家祭祖宗用。接亲与送亲者皆为双方亲属。新娘至婆家门前,须穿过泡木叉上的绳子。送亲者立于门外,隔着放有果子的方桌与门内的歌手对歌。每对答完一段,双方举杯饮酒一杯。对唱约一个时辰后。由一对儿女双全的老夫妇扶新娘跨过斜靠于门坎上的筛子进入堂屋,送入侧屋内轮番喝咂酒。酒为两坛,每次两人对喝。夜间,男女主客双方对歌欢唱。三天后,新郎以猪腿1只、饭1箩献祖,祭毕,祭物装人背篓背出门,陪同新娘回娘家。走至半路由预先请来帮忙的人代之背着走一段路程,又由娘家派来的人接替背至娘家。娘家以之烹调宴请宾客。其后两三天,婆家备办酒、面条等送嫁,将新娘接回,开始过夫妻生活。孩子临盆由产妇自己接生。先以一碗酒祭祖,再以水浇火炭以其蒸汽薰剪刀消毒剪脐带。洗涤、包裹婴儿全是产妇自己动手。满三朝。上午宰鸡煮熟置于床旁炕板上,斟酒三杯祭祖,产妇抱婴儿端坐床上,由父亲给孩子取奶名。下午,女婿背米酒、烧酒各一坛去娘家报喜。娘家取鸡、蛋、米等装满一背箩献祖之后,让女婿背回给产妇食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