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老商铺又见幌子飘 店幌已成为老北京的文化烙印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北京晚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来到新整修过的鲜鱼口老街,但见各式店幌迎风飘展,牌匾招牌楹联店外悬,恍惚间似如穿越时空,又回到百年前四九城众商业街市里繁荣热闹的景观。漫步在古色古香的鲜鱼口,各式各样的店幌、招牌、牌匾以及抱柱楹联,独具特色,展示着古都文化与京商文化的一幅历史画卷。
    商店的字号、幌子、招牌、牌匾、楹联,以及吆唤响器的和声,是传统经商中必不可少的广告宣传。
    《诗经》中有“箫管备举”的诗句,吟诵的是用吹着竹管卖糖食的商贩;《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酒店外,已见高悬着写有“新酒”字样的酒旗;“神仙问酒谁家好,李白回答此处高”——在元代制造的大酒瓮上已见烧刻着有这样的广告词儿;明清民国时期的北京城,盛行用响器及吆唤乃至唱曲,对商品进行广告宣传;而那请名人题写的牌匾和楹联,则一直都是古都北京城的传统特色,至今漫步琉璃厂文化古街、前门的大栅栏及鲜鱼口等商业老街,仍可欣赏到商家悬挂门前的牌匾及楹联。看鲜鱼口内仍悬挂着的郭沫若为力力餐厅题的名匾,锦芳小吃店门前悬挂的“小吃不小百食如锦,大家乃大一品生芳”嵌入店名的楹联,这些古色、古香、古韵的商业文化,不仅引人观赏,更起到独特的宣传功效。
    幌子和招牌是老北京商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传统的众行业、老字号商铺的标记。
    幌子古称“布幔”,又名“望子”、“市招”、“招幌”,俗称“店幌”,是店铺用来招引顾客的招牌。
    为招揽生意,各商户在门前悬挂或放置自家各具特色的标志,其式样色彩和制作材料,不仅有布幌,还有木头或金属类制成的实物幌、文字幌、形象幌与象征幌。
    实物幌就是卖什么挂什么,这种幌子在老北京时街市上处处可见。清代民国时期,卖烟叶卖烟袋的,门前都挂着个大烟袋锅;卖棉花的,在门前房檐下悬挂着用棉花制成似灯笼样的棉花实物幌子;卖锣鼓的,就把小钹小锣穿成串,下面坠上红绸子条挂在房檐下;西四的砂锅居白肉店的实物幌子,就是门前摆着个大砂锅。笔者还曾亲见过在西花市大街卖假发的“合义永”商铺,门前就悬挂着假发。
    文字幌是旧京时商铺的重要标志,除有写明字号的绣布幌子外, 还有写在店铺门窗和墙上的文字幌,如老北京的当铺的布门帘上都有个很大的“当”字儿;酱菜铺写着“酱园”或“酱”字;老北京的茶、酒、药、书、帽、鞋、布、米粮店铺的门前,都书写着自家经营商品的文字广告以作招牌。
    形象幌多是以商品或实物模型图画为特征的,如老北京的药铺的幌子,均由四边白色中间黑的木板,其上下各串联着一块小三角形木板组成,中间用条铁链连接,代表药铺经营膏药等药材;钟表店门前挂的是个木制的模型钟,上面写着“精修钟表”字样,人们一见即知是修钟表的。
    象征幌则是行业店使用的象征物,日久天长,约定俗成,如早年前门珠市口的一个酒铺,用一个猪尿脬(即膀胱)作酒幌子,后来酒铺又改用个葫芦作幌子;旧京的饭馆儿汉民经营的以红、黄色布作店幌,而回民清真饭馆则以蓝色作店幌子;老字号同仁堂药店曾以一个铜人为店的标志性招幌;花市大街的天合成百货绒线铺,则在门前高挂个大烟袋锅为象征性店幌,民囯时期生意兴隆曾享誉四九城内外,不识字的不知其店铺字号,竟只寻认那“大烟袋锅”前来购物。
    鲜鱼口里重开的黑猴儿百货商店,用黑猴为店幌,引人注目,天长日久人们不再提店主“杨小泉”这个字号了,只呼其“黑猴儿”帽铺啦。一直到“文革”前,黑猴儿都置放在店铺门旁,可谓京城最古老、年代最长的象形性店幌啦。从前每当逛前门走到鲜鱼口时,路过那已改卖百货的黑猴儿店铺前,总要用手摸几下这可爱的黑猴儿。
    店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烙印,深深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张善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