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聂家庄泥塑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政府对民间艺术进行了新的定位,山东省文化厅下达通知,要求文化单位紧抓民间艺术建设,高密市文化部门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开始对聂家庄泥塑进行挖掘、抢救、整理工作。 1977年秋,种麦子之前,聂家庄来了一拨人,干部样貌,一进村就问谁家的老虎画得好,让大家伙把自己做的泥货送到村上看看。聂希蔚当时是聂家庄第二生产队的一个普通农民,他带了一对传统的插蜡狮子送到大队上就下地干活去了。当了13年会计的聂希蔚做事精准、细致,画泥塑也不例外,线条、色块随意而不随便,该有的地方有,不该有的地方决不铺蔓,他本人评价说:“好也不算好,只是不愿把活做粗拉了。”不一会儿,有村民来传话:“刚才来的那些人叫你去。”聂希蔚搓搓手就过去了。 “这个东西是你做的?” “不是我做的,我画的。”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聂希蔚。” “你愿意不愿意咱去找个部门专门研究咱聂家庄的这个东西(泥塑)?” “这个事你得跟生产队里说,就是我愿意去,生产队不让我去咱也白瞪眼,生产队里叫你去你不愿意也得去。” 说话直来直去,不掖不藏,脾气火爆是聂希蔚对自己年轻时代性格特征的描述,事后,他才知道这问话的人正是高密市文化馆专门负责挖掘整理民间艺术工作的焦岩峰老师,更不曾想到日后自己的命运会和他联系得如此紧密。几天后,聂希蔚和村里其他几把泥塑好手就到镇上新成立的聂家庄泥塑研究中心报到了。在这里,他们担当着老师和学生的双重角色,待遇是每天记上同等劳力的工分外,每人可得七毛钱,其中四毛交给生产队,三毛归自己,比起单纯的下地劳动多得了三毛钱,而且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这一新工作很让人满意。聂家庄泥塑研究中心设在姜庄镇文化站,文化站原有的文艺宣传队里十几个年轻人就地组成了培训班,向新来的泥塑师傅学习基本的泥塑制作技艺。 进了泥塑研究中心,这些打小就做泥玩、卖泥玩的泥塑师傅们头一次认识到,这不值钱的耍货也是一种民间艺术,是聂家庄特有的文化,要复兴它发展它,自己本身的技艺水平还有待提高。在焦岩峰等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他们一边教着一边学着,重现了“文革”前聂家庄传统的泥塑造型,又进一步尝试创作了更多的题材和造型。在这一时期,聂家庄的泥塑品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百多个,挖掘、抢救、整理工作卓有成效。聂家庄泥塑也因此成为民间文化抢救行动的成功典型,前来视察指导的领导、专家,来学习经验的同行络绎不绝。为配合泥塑研究中心的工作,聂家庄村里还成立了生产基地,镇上搞创作,村里忙生产,一时间掀起聂家庄泥塑的小高潮,但“文革”前“家家户户捏泥人”的大高潮却无法再现了。 对于聂希蔚本人来说,这段教、学并行的日子是其泥塑生涯当中技艺进步最快,发展最为全面的时期。在这里,聂希蔚从刚开始比一般村民画得稍好,到后来能塑会画兼创作的全面发展,进步与成功背后的辛劳付出只有他自己知晓。 在有着四百多年泥塑制作历史的聂家庄,自锅子花时期便普遍使用模具,无论粗货还是细货,塑型的工序都相当简便易行,评价泥塑艺人技艺好坏实际是看其画艺如何,而既能画又能塑的优秀艺人,一代也出不了一个。有了祖先传下来的泥塑模具,村民不会塑像也可以完成标准的、完美的泥塑造型。 当时与聂希蔚一同进入泥塑研究中心的五六个村民,都是村里做泥活的佼佼者,竟没有一个人能塑像。了解这样的背景,可以想象,“文革”时对泥塑模具、作品的销毁,完全是不可恢复的毁灭性灾难,可以说,泥塑中心的抢救、整理工作,几乎是从零开始。 从不会塑到会塑,从简单到复杂,从慢的到快的,聂希蔚的雕塑技艺不断突破,很快担纲了泥塑研究中心的主创人员。焦岩峰老师提供设计画稿,聂希蔚将其雕塑成型,其他师傅翻成模具,文艺队队员批量生产。为了展示工作成果,泥塑中心还在县里举办了为期十几天的作品展览,一时间好评如潮。经历过“文革”的严酷压制,聂希蔚面对这样的场景既受宠若惊,又满心欢喜。 那时候镇文化局的局长叫魏修良,他亲自抓聂家庄这个事。这样有支持的了,有政府拨款,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向前发展了。这时候不但能光明正大地做了,做好了还受政府表扬,这会还说成是民间艺术,名气也越来越大了。文化局发出邀请函,到聂家庄来视察指导的文化部门的老师,不说是络绎不绝,也是经常来参观指导。里头有山东著名画家单永贵,还有雕塑师李保军,省工艺研究所金克全,潍坊艺术馆鲁洪恩,他们和领导上下共同努力,把咱聂家庄这个东西复活了。 随着民间艺术挖掘工作的深入展开,经过多方的努力,聂家庄泥塑真的死而复生了。随之而来,聂希蔚付出的辛劳开始得到回报,一张张奖状、一本本证书接踵而至,而对于他本人,最重要的收获是练就了一手谁也带不走的扎实技艺。1981年,聂希蔚两手空空从文化部门离职回家,老伴埋怨怎么不带些模具回来自己用,他自信地回答:“咱带着双手就办了,你要什么我给你现做!”经过了这一阶段,聂希蔚已经成为真正的、底气十足的民间泥塑艺人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