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黑龙江方正剪纸艺术:三种方式传承 创新顺应市场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国文化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已有200多年历史的黑龙江方正剪纸以其精湛的剪艺技巧和独特的民俗魅力,在2008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能够保存并延续至今,其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力量和支撑?
    方正剪纸的三种传承方式
    黑龙江省方正县文化局局长邓永峰表示,方正剪纸能够从清康熙年间一直延续至今,是因为其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民间民俗情趣,并且均为纯剪刀制品,秀润隽美、独具神韵。在这个过程中,方正剪纸颇具特色的传承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
    方正剪纸传承脉络广泛,主要分为家族式传承、非家族式传承和组织式传承。其中,家族式传承为方正剪纸文化的流传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据方正县文化馆剪纸艺术馆馆长曲英红介绍,不论是方正县文化馆的骨干作者,还是各个乡镇的业余作者,他们中大多数是从母亲、祖母、外祖母那里学会剪纸的。她本人就是从母亲那里学会剪纸技艺的。因此,方正剪纸艺术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形成了母女、母子甚至夫妻的共同创作场景。
    非家族式传承和组织式传承在方正剪纸技艺流传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非家族式传承和组织式传承的存在,才使得从事剪纸工作的人分布在各个乡镇、各行各业。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涌现出倪秀梅、陈洪霞、赵向荣、林建华等一批优秀的剪纸艺术家。
    “炕头班”“地头班”兴起
    方正剪纸的队伍壮大了,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宣传力度与著作权的矛盾、文化产业化与背离传统技法的矛盾、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流失的矛盾,都成为方正剪纸艺术发展的阻力。
    针对这些问题,邓永峰告诉记者,方正县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护方正剪纸文化。如继续抢救整理原生态方正剪纸,挖掘原创作品,汇编成书,以便传承;挖掘不同谱系传人,使不同形态、不同风格的剪纸完整传承;广泛发动省内外及国内外的方正剪纸艺人、民间艺人以及艺术家,继续开展方正剪纸研究,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并打算向国家申请师资力量培训方正县的剪纸工作者;加强和充实方正剪纸的专业组织机构,使之具有培训、研究、示范和辅导功能。2004年,方正县将剪纸技法按照义务教育要求编订成教材,在该县实验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开设剪纸课。如今,初中教材也已经成型。
    方正县文化局副局长谷明峰表示,30多年来,方正剪纸已经从“自家研究”逐渐走出本地,参加各种级别的大型剪纸展览会及剪纸经验交流会,在扩大队伍的同时,借鉴经验,将剪纸事业做大做强。从1980年起,方正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深入乡村,走访调查,寻找剪纸能手,采取“能者为师”的办法,结合村民生活实际,办班、组建剪纸组,“邻里班”“炕头班”“地头班”应运而生。
    顺应市场需求不断创新
    民间艺术家们也对剪纸技艺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改良。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会员的郭艳萍在传承单色、染色、套色等的剪纸样式下又匠心独运地创造了“双面贴”样式,深受群众喜爱。在方正县,许多剪纸爱好者会应市场需求创作许多作品。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正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倪秀梅就以2009年大冬会吉祥物“冬冬”及12个运动项目为内容和题材设计出了一套邮票纪念册,受到了市场的热捧。
    倪秀梅自豪地告诉记者,在方正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凭着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在总人口22万的方正县,剪纸爱好者竟有1万多人,其中年龄最大的有80多岁,最小的幼儿园还没毕业。在郭艳萍剪纸艺术培训班,记者看到,11岁的剪纸学员凌菁菁等正在剪制的《明镜高悬》、《清正廉洁》、《大爱无疆》等作品形象生动、引人关注。
    近年来,以倪秀梅、陈洪霞、郭艳萍为代表的方正剪纸艺术家的作品多次获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民族文化宫、华夏剪纸博物馆等永久收藏;倪秀梅还曾赴加拿大、美国、俄罗斯、瑞典、日本、韩国等国交流访问;方正县文化馆馆长徐光东以其多年的剪纸经验,发表多篇相关论文,为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打下理论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