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横生的猴儿耍宝、惊险刺激的马术表演、动人心魄的狮虎齐拜寿……11月25日,宿州市埇桥区的第二届国际马戏节的后续演出正在进行,虽然此前已经演了几十场,但是能容纳1000多人的马戏大篷里,仍然座无虚席,精彩的表演让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转瞬即逝,观众意犹未尽。 可马戏的总编导杨恒军却在后台不住地摇头:“节目准备太仓促,一些演员都是演出前两三天才赶到宿州,没有时间排练。外行看热闹,但是到了埇桥区,内行太多,演不好就会让同行笑话。”这话不假,埇桥区286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然“诞生”了300多个大小马戏团体,每年创收近4个亿,占据了全国市场2/3的江山。 小马戏的大经济 “宁走三江口,不过蒿桃柳”,从明末清初一路走来的埇桥马戏,曾经享有盛名,其兴盛地蒿、桃、柳几个乡,一度成为江湖艺人的演艺禁区。上世纪50年代,宿县人民政府成立的集体性质“大众动物表演团”曾经创造出这样一个业绩神话,5分钱一张的门票,竟然能够在一年内创下40万元人民币的营业收入。 上世纪70年代末,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埇桥区广大的农村艺人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和思想上的羁绊,重新拾起祖传的马戏技艺。同时,马戏产业巨大的经济诱惑力,也使得许多敢于冒险的能人纷纷加入马戏大军,在永安镇的大许村,一个村就有马戏团30多家,经常在韩国演出的马戏团就有3家;蒿沟乡的枪里村、尹窝子村、高滩村、赵楼村也都有马戏团十几到二十多家,很多家族式的马戏团竟然衍生出7-8个子班……现在,埇桥区北部已经形成了蒿沟、桃沟、灰古、永安、苗庵等地的马戏产业集群。 马戏为何能有如此魅力?埇桥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张永恒告诉记者:“和戏曲艺术不同,马戏没有地域、文化、语言的限制,而且老少皆宜,最重要的是,人与动物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在城市化日益扩张的今天,马戏给了城市人一个亲近自然与动物的机会。” 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从东海之滨到天山脚下,处处都有埇桥马戏的身影。目前,马戏演出已经成为埇桥区北部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大学毕业后辞职投身马戏事业的冯辉,2002年起家,从简单的大篷车流动表演到落户西双版纳,从依托野生动物园驯养动物到自己建立繁育基地,2005年就在西双版纳景区建立了3个稳定大棚,年收入突破200万元。 “目前,在全国35个行政区划中,埇桥‘马戏人’已经到达23个省市,在200多个城市安营扎寨。”埇桥区文化局局长宋健介绍。 2006年9月27日,中国文联、中国杂技家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命名授牌仪式,正式授予埇桥区为“中国马戏之乡”。2007年底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中,埇桥区马戏榜上有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