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姆面具 青海藏传佛教寺院遍布全省各地,教派纷繁,因而各个地区各个寺院所表演的“羌姆”及其面具各具特色。 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诞生于塔尔寺,该寺为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其宗教和文化艺术的影响波及海内外,不仅是佛教圣地,也是艺术殿堂。塔尔寺的“羌姆”也可称格鲁派羌姆的代表之一,其面具品类齐全,造型刚正大方,具有独特艺术气质。在地域方言中,也有把“跳欠”称为“嘎尔欠”的,这与蒙古地区的“查玛”同出一源,均属佛教供养仪式。塔尔寺的“羌姆”与当年从西藏传来之时相比,其表演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民间对塔尔寺的“羌姆”,形象地比喻为“塔尔寺的羌姆像病人”,反映出该寺院的“羌姆”从面具的气质、表演时的情绪、节奏上形成强烈的变化。当怒相本尊“切嘉”法王(戴牛头面具)和“旦正”明王(又称马首明王或马首金刚)出场时,信教徒磕头献哈达投布施,形成肃穆森严的场面。长期以来,羌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众教徒前往膜拜,信徒为“睹形象而曲躬”,“闻法音而称善”,透射出人们对面具伪装的神佛产生一种敬畏心理,从这个意义上说,羌姆重在深化僧侣和百姓对佛教的虔诚,以弘扬佛法和宣传教义。羌姆面具则是神佛的化身,面具代表的是神秘世界中某种神灵的形象,以其雅俗共赏的审美形式感化人心,从而起到登坛诵经难以起到的宣传教化作用。 青海玉树藏区属康巴语区,早期藏传佛教以萨迦派为主,随着格鲁派的兴盛,一些寺院又先后皈依黄教。在各教派寺院中,“羌姆”的面具五花八门,有的横眉怒目、青面獠牙,有的眉目慈善、容颜笃定。 “切嘉”法王的面具在神舞中出现,以威武、潇洒为特点。“久协”(四大金刚)是场面壮观的集体面具舞蹈,展现出激昂雄壮、森严肃穆的气氛。 玉树藏区诸多寺院表演的羌姆,面具以“孔雀”、“老寿星”、“五色鹿”为特点,以表演汉文化类型的面具而著称。类似汉族老寿星的“长寿老人”憨态龙钟的造型,基本是中原面具的写照。据资料显示,元代以后,青藏高原上政治和宗教之间斗争的疾风暴雨已趋于平静,政治格局和社会相对稳定。此间,从汉文化中传来的艺术形象,如寿星、和尚、罗汉、仙人、猴子等也能被藏密面具所接纳,藏区部分寺院至今保存的有“供养施主”、“大小和尚”、“仙班列神”等。由于汉、藏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了绚丽多姿、色彩斑斓的康巴面具艺术。 同仁地区为“安多”藏文化的代表地区之一,藏传佛教各教派在这里得到发扬光大。各寺院的羌姆异彩纷呈,羌姆面具工艺精美,光彩夺目,风格各异。寺院设有专门服装师为每个面具角色制作与形象性格吻合的服饰,面具则由寺院和民间历代技艺高超的雕塑艺人精心制作。面具所表现的角色多为本寺护法神,这些神祗在寺院的各经堂均有雕塑和绘画,平时与神佛受到同等的供奉。这些神佛用面具的形式来体现,等于将静态的神佛造型用“羌姆”(舞蹈)艺术形式表现得活灵活现,将佛经上抽象的故事变为具象的故事,达到以宣传教义、弘扬佛法之目的,这是其它手段和形式难以达到象面具艺术这样的功能。 宁玛派(俗称红教)羌姆面具有自身的特色,具有代表性的如:贵德县罗汉堂寺、共和县的吉东寺和同仁县的浪加寺、江龙琼贡寺等寺院,以上寺院羌姆种类繁多,面具五花八门,造型奇特,以骷髅面具为特色。如“莲花生八名号”是宁玛派最著名的面具法舞,在宁玛派只限罗汉堂寺演出。 颇具特色的玉树当卡寺属噶举派(白教)珍藏着铜制鎏金工艺的“莲花生八名号”面具、果洛州甘德县隆恩寺珍藏着铜制鎏金“格萨尔王”面具,在青海藏区寺院面具中独树一帜。其面具造型和制作工艺,都可称为青海面具艺术的珍品。 在羌姆面具中,常以本尊、护法神、伴属神为主要形象,这是羌姆面具的重要标志。 本尊:泛指佛的变化身(简称化身),常以善相、怒相、或善恶像相兼的形象出现。善相本尊如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度母等,怒相本尊有大威德金刚、金刚橛、马首金刚(亦称马首明王)、金刚手等,善恶像相兼的有密集金刚、上乐、喜金刚、时轮金刚和金刚亥母。而诸多本尊在密宗金刚法舞中则多以怒相出现,因恐怖的形象有利于消除烦恼和邪魔,这与金刚法舞的最终目的有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