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千年傩戏,人神共舞(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陕西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傩化生活 人生魅影
    当我们等一切都准备就绪,随着傩戏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时,一柱光线或高或低的射向远方,天上地下变换着深邃的景象,就像我们此时的心情,试图在时空的隧道里,用穿透夜幕的眼,窥视远古的图腾。 
    在陕南人的心中,它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和不可言传的精神意念。这种带有原始宗教色彩和图腾崇拜意识的舞仪,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成了历史悠久的汉水文化中的一种跨时代文化现象,即傩文化。至今在日常交谈和文学作品中,常有“鬼脑壳”、“鬼崽崽”、“鬼捉起”这样的傩语出现;在很多的风俗习惯中,这种傩文化的痕迹更浓。傩腔对陕南的民歌影响也非常大,其中的“神歌调”明显打有傩腔的烙印……统统这些,实质上就是被傩化了的一种社会现象,其生命的渗透力之强不能不叫人赞叹。 
    傩戏的民俗包涵着最为原始的生命崇拜、欲望、困惑、痛苦、不安与理想,它们因为完整而被注意,因为映射人的内心而获得生机。在敬神和娱神之外,它还成为干预村民生存状态的另一种力量。每年十月立冬以后,田地间的活儿一忙完,剩下的就是到正月整整三个月的闲暇日子。就是这个时候,农忙时还是一裤子“泥”的土老爷们,连气也来不及喘一口,便背着家什开始了走村串户的喊叫。那些近邻远舍的人们,也许早就在年前便许下了日期,村子里的男女老少也正等着看呢。不去更是不行,傩坛的祖师爷们自古就立了规矩,听说还下了毒誓:许主来请,有钱没钱甚至贴米贴钱都要去。跳端公,短则两天一夜,中则三天三夜,长则七天七夜,最长的有一个月。演出分为请神,正戏和插戏,插戏就是在正戏之余的一种幽默戏,当地人叫酸戏,一般唱词里有些调笑词儿,起调节氛围的作用。所谓“庆坛不酸,坛神不安。”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人演了一出又一出,然而,演员演了多少他们都不满意,看客看了多少也都还看不够。戏就这样收场了,就这样叫人牵肠挂肚。等个三五个月,甚至一年半载都是习以为常的,日子就这样绵长地过着,想着这傩戏,村民们差不多是数着日子过的,于是他们只有坚守着这些过去的记忆不愿醒来。 
    相传,陕南傩戏有剧本200多个,现保存剧目120个。然而谁也不知道这些唱词是谁写的。班子里说得最多的就是“听老人们说……”。我们不知道“老人们”究竟是哪一代了,距离我们有多远了。但是,对于今天的村民来说,这些戏从哪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份虔诚的心。当一干乡亲们在“端公”的带领下来到早先准备好的“祭坛”前,燃香烧纸点鞭炮,乡亲们在老者拨弄着火堆时匍匐在地叩头作揖此起彼伏,口中念念有词。那阵势有些像古装戏里众人朝圣的情状。人们看着火纸烧过的灰屑和淡蓝色的轻烟随风上扬走出视线隐入天穹,黑压压的一片头颅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无比神圣。 
    村民对于神仙的理解是原始的,在他们朦胧的意识里,凡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事项,总是有一位神仙来掌管。他们正通过一场场傩戏,在以一张静态黑白照片的方式走向岁月的深处,全村人的平安、收成的好坏、家禽牲口的兴旺、乡里乡亲的团结友爱、子嗣兴旺的愿望,全在这一年年的“跳端公”里蔓延开来…… 
    
    生存危机 
    遗憾的是,历经数朝数代的傩戏,到了今天,这股山间的溪水,有了干涸的迹象,当年演傩戏的,如今老的老了,死的死了,年轻的宁肯出去打工挣钱,更无心留恋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虽然陕西省已经把它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汉中市文化局也开始采取措施对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进行抢救性传承保护,并正在争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然而,陕南的傩戏,仍然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在过去,想学端公戏,要问师傅,问天地,在天地祖师面前卜卦,三卦皆过者方可入门,入门时还要赌咒发誓。现在不行了,别说发誓,就是发了也没啥用处,年轻人都不记得了,也不害怕。如今,李森林收徒弟没有那么多礼节了,他说:“我很早开始收徒弟,大概也教过十几个徒弟,都半途而废了,出去打工,赚大钱去了。”于是,傩戏的传承只能走向家庭化,“公来传子,子传孙”,可是这种家庭化传承的继承者缺乏主动性。李森林有三个儿子、四个女儿,儿子们都没有继承这项技艺。他摇着头边摆手边说:“儿子、女婿都不学,他们要学开车,看不起我这活计……”其实,像端公戏这类民间技艺,历来是师傅挑徒弟,没有徒弟选师傅的,只有师傅觉得这个徒弟有天分,是可造之材,才会传授,家传的绝活不向外传。但如今,只要有徒弟肯学,已经难得,师傅没有任何选择。目前,汉中市表演端公戏的艺人约有50多个,政府还在继续挖掘,希望能找出更多的传人。 
    虽然傩戏已经延续了千百年,傩戏的断代危机,更多的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开始对它形成冲击。乡村的傩戏演出也没有收钱的规定,除非是主人非要给,多则三四百元,少则一两百元。要不就是互相帮忙,今天你给这家演戏,等哪天“端公”家农活太忙,乡亲们便专门去帮忙。与李森林一起表演傩戏的郭金魁在表演兴奋之余,更多的是总结,“能够一直坚持走到今天,全都是因为我个人的兴趣。老话说爱一行才能干好它。原来做傩戏都是给乡里乡亲帮忙,不挣啥钱,媳妇也从来没埋怨过”。目前,许多村傩戏演出没有固定的场所,有些场所大多年久失修,显得破烂不堪,遇雨雪随时有坍塌危险,甚至因缺钱无法购买和更换新的服装和道具。据估算,一般一个村的傩戏班社若要长期巩固班子、维持演出、较好传承,没有几万元经费投入,只能是空谈。而这么一批不菲的资金,单靠村民几元、几十元自筹来完成是不现实的,可不那样,钱又能从哪里来呢?虽然李森林依然在跳着舞着他们难以割舍的傩戏,然而更多的时候傩戏却复归沉寂,面具后的隐忧,随着锣鼓的余音和爆竹的硝烟在乡村弥漫…… 
    傩戏,是为了祈祷幸福而表演,幸福虽然遥远,但祈祷至少是一种态度。祈祷是我们心中的声音和宇宙的声音的潜在对话。当城市变得越来越喧嚣和芜杂时,当我们早已忘却为自己的生活而祈祷时,但愿我们能够回到那一片宁静,就像在一个夜如帘幕的乡村里,与一群头戴面具的嘶喊声和锣鼓点一样,成为另一个世界的一部分,继续我们心灵的流浪。
    作者:周根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