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源远流长 杭州西溪湿地文化的民间"掘宝人"(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浙江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绵延五世的“藏书人家”
    [掘宝人物]:顾志兴,曾当选“杭州市十大藏书人家”,原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
    一进入顾老家中,记者的眼帘马上被书所占据——满墙的书,兼作客厅的书房有一大半堆着厚厚的书堆。“说起来,当年我还曾经被评为杭州首届十大书香人家。我平时不仅喜欢研究藏书,自己也喜欢藏书,其中还有几本线装书更是我的宝贝呢。”记者面前,顾老自豪地介绍起自己的藏书。
    顾老1961年从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在杭州教育学院等校任教,后调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工作,曾任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虽然年逾七旬,身形瘦削,但我们还是可以感觉到顾老睿智的目光和清晰的记忆。
    说起与洪氏文化结缘,坐在摇椅中的顾老慢悠悠地介绍:“除了自己的专业,我最大的爱好就是研究藏书和刻书。对于藏书和刻书,我把它俩比作文化传承的双子星。如果书籍不印出来,我们怎么把文化传承下去,如果印出来的书籍没有人收藏并加以好好的保护,如何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宋代大诗人黄庭坚有句诗说得好‘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千瓮常作灾’。我认为,洪氏家族对文化最大的贡献就是他们的藏书和刻书。”就在去年底,顾老编著的70万字的《浙江藏书史》出版发行,书中对自东汉年间以来浙江2000年的藏书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还被评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洪氏藏书源起于南宋初年的杭州洪氏先祖洪皓,到明朝时洪氏家族藏书十分丰富浩繁,到了洪钟时已经五世藏书。”洪皓可以说是洪氏藏书的开拓者,他藏书1万多卷,名画数百卷,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成就了。后来洪皓的藏书被金兵所毁,可是他仍继续求书藏书。明代洪氏藏书更是著名于世,到了清初的洪昇,洪氏家族藏书已经达七八代之多,这种情况当时在全国也是少见的。“国家危亡之际,上前线杀敌人是民族英雄;为保卫和保存中华文化而呕心沥血,又何尝不是民族英雄?!”由于研究透彻,顾老对历代藏书家的评价也就令人耳目一新。
    根据考据,洪家藏书是浙江藏书史上的一段佳话,也是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与此同时,洪氏家族刻书也十分值得介绍,”顾老话锋一转,“南宋洪皓长子洪适、三子洪迈,明代的洪楩都是刻书名家。特别是洪楩,他的刻书多且精。他刻印的《清平山堂话本》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保存了大批宋元时代的话本小说和明清时期的许多重要作品。”
    如今顾老已经退休在家颐养天年,可是他平时总是闲不住,算起春夏秋冬多少次来过西溪,顾老也数不过来了。“即使刚过春节,自己也是一有空就想往下面跑,往乡村基层跑,心里总记挂着挖掘出更多的‘民间文化宝贝’来!” 
      执迷《长生殿》的“夫妻拍档”
    [掘宝人物]:周膺,男,1961年出生于浙江建德,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学专业,现为杭州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吴晶,女,1970年出生于浙南温州,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洪昇是杭州文化历史上的一个骄傲,更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位世界级文化名人。”在周膺夫妇俩的心目中,洪氏文化始终是他们共同研究的兴趣点。从良渚文化到西溪文化,再到洪氏文化,相同的研究课题使夫妇俩从八小时内到八小时外都有了谈论不完的话题。
    2004年,周膺从省城杭州来到余杭区挂职锻炼。素来爱好文化研究的他马上对当地的良渚文化入了迷,不久,《中国5000年第一证:良渚文化与良渚遗址》、《美丽洲:良渚文化与良渚学》、《良渚文化与杭州的缘起》在他手下陆续问世。一个偶然的机遇,他的兴趣开始转向西溪湿地和洪氏文化的研究。受丈夫的影响,在省社科院的夫人也转而与他一起“同心协力,同甘共苦”了。2007年开始,《西溪湿地保护利用模式研究》、《杭州洪氏家族文化研究丛书》相继出版。
    一提到洪昇,周膺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洪昇可以说是我国戏剧史上的‘一号人物’,他的《长生殿》代表了中国传统戏剧的高峰。”说到个中缘由,洪昇不仅在剧本写作上颇有造诣,同时他也精通音律,“历史上,剧作家中能同时做到这两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所以洪昇创作的戏剧既有内容,同时也符合戏剧的表达形式。”
    翻开我国戏剧发展的历史,洪昇集十年之功创作传奇剧本《长生殿》,描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代表了我国古典戏曲创作的两座高峰,堪称戏剧双壁。洪昇也与孔尚任一起被人们誉为“南洪北孔”。“说起来,洪昇和《长生殿》都与杭州有不少的渊源。”洪昇出生在杭州,少年时师从西泠十子,洪昇后来的思想和创作受他们的影响很深。总括起来,洪昇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杭州度过的,《长生殿》的创作想法形成于杭州,最后的完善、定稿也是在杭州。洪昇曾经写过很多西湖、西溪的诗词。到了晚年,洪昇因《长生殿》触犯清廷忌讳遭贬黯然回到杭州,在吟诗作赋之余不断完善《长生殿》。“康熙42年,《长生殿》在吴山广场演出,观者如云,演出效果不同凡响。这些研究发现,我妻子都收录在《洪昇与西湖》一书里面了。”
    平日里只要有空,周膺夫妇就会来到西溪考察,找村民了解调研洪氏文化。“几年如一日,在乡间地头也可以经常看见他俩的影子。”洪氏后人向记者透露。“洪昇生于杭州长于杭州,是我们杭州走出的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名人,希望在以后杭州能培养出更多像洪昇一样的文化大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