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囤远眺 记者 杜洁芳 编者按:2013年伊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评选出的“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公布。在激烈的角逐中,江苏泗洪县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神木县石峁遗址、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山东沂水县纪王崮春秋墓、河北邺城遗址东魏北齐佛寺遗迹和佛教造像埋藏坑、贵州遵义市海龙囤遗址成功入围。其中,贵州遵义市海龙囤遗址的入选理由为“以考古的方式探寻中国土司制度,对研究土司制度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400多年前的那场战火持续了几天几夜,烧尽了海龙囤700多年间的奢华与辉煌。这座雄踞中国西南边陲几百年的古代土司军事城堡从此掩于灌木、杂草和黄土之下,不见了真容。但后人对海龙囤的寻访,至迟自清中期便已开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物工作者走进了这片禁地,正式开启了海龙囤考古发掘的第一幕。 1999年秋,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遵义县文化局等组建考察队,对海龙囤及其周边诸囤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调查,大致确定囤内老王宫、新王宫、金银库、兵营、瞭望哨、采石场等遗迹,并在此基础上对老王宫、新王宫两处建筑群进行了小规模试掘,初步猜测老王宫为宋代建筑群,新王宫为明代建筑群。 然而,对于民间传说中拥有三十六大街七十二小巷,囤内建筑鳞次栉比、气派非凡的海龙囤来说,初次试掘仅仅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接下来的考古工作艰难而漫长。2012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受贵州省文物局委派,由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遵义市文化局、汇川区文体广电局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再次进驻海龙囤。经过8个多月的发掘,考古工作收获颇丰,一圈环绕新王宫的城墙被发现,新王宫的整体格局也逐步清晰,建筑所用的砖瓦和石材的来源也找到了答案。而且还出土各类文物达2000多件,包括瓷器、玉器、砚台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