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对天文历算有特殊的爱好,与当时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梅文鼎交往甚密。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梅文鼎奉昭参与修《明史•历志》。当时的李光地因仰慕梅文鼎的历算才华,与他订交,并就历算的研究进行了交谈。此后,李光地经常前去求教,学问大进。期间,梅文鼎还根据李光地的建议编纂《历学疑问》。该书写成后,李光地为之作序,并刊刻行世。后来,李光地又将《历学疑问》以及梅文鼎推荐给康熙皇帝,梅文鼎受到了褒奖,于是名声大震。在与梅文鼎的交往过程中,李光地对天文学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其天文历法类著作主要有:《历象要义》、《历象合要》、《历象本要》等,主编《御定星历考原》、《御定月令辑要》等;还有论文《记太初历》、《记四分历》、《记浑仪》、《算法》、《历法》、《西历》等。 戴震是清代重要的汉学家。他除参与编修《四库全书》外,还有著作《原善》、《孟子字义疏证》、《声韵考》、《声类表》、《方言疏证》等,有清代考据学大师之誉。同时,他也非常强调研究科学。他说: 诵《尧典》数行,至‘乃命羲和’,不知恒星七政所以运行,则掩卷不能卒业。……不知古今地名沿革,则《禹贡》、《职方》失其处所。不知‘少广’、‘旁要’,则《考工》之器不能因文而推其制。不知鸟兽、虫鱼、草木之状类名号,则比兴之意乖。[ ] 显然,戴震把对科学的研究看作是整理、考订古典科技文献必要的知识基础。 戴震不仅强调研究科学,而且自己也深入研究科学,“凡天文、历算、推步之法,测望之方,宫室衣服之制,鸟兽、虫鱼、草木之名状,音和、声限古今之殊,山川、疆域、州镇、郡县相沿改革之由,少广旁要之率,钟实、管律之术,靡不悉心讨索。”[ ]正是对科技的深入研究,他撰写了大量的科技著作,其中有天文历法类著作:《原象》、《续天文略》、《迎日推策记》、《九道八行说》、《周礼太史正岁年解》、《周髀北极璿玑四游解》、《记夏小正星象》、《历问》、《古历考》等。 还需指出的是,明清一些儒家,比如黄宗羲、李光地等,他们在研究天文学时,较多地通过介绍西方的天文学知识,把中国传统的天文知识与西方的天文学结合起来。这对于西方天文学的传入是有积极意义的。(作者:乐爱国 ) 注释: [1] 《王氏家藏集》卷二十八《与彭宪长论学书》。 [2] 《论语•为政》。 [3] 《王氏家藏集》卷三十《策问》。 [4] 《王氏家藏集》卷三十《策问》。 [5] 参见高令印、乐爱国:《王廷相评传》,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8—261页。 [6] 《日知录》卷七《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7] 《日知录》卷七《博学于文》 [8] 《日知录》潘耒“序”。 [9] 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23页。 [10] 《明夷待访录•学校》。 [ 1] 《明夷待访录•取士下》。 [ 2] 全祖望:《鲒埼亭集》卷十一《梨洲先生神道碑文》,《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9册。 [ 3]《船山全书》第12册《搔首问》,湖南: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637页。 [ 4] 参见罗炽:《方以智的“质测通几”之学》,载陈鼓应等:《明清实学思潮史》(中卷),山东:齐鲁书社1989年版。 [ 5] 方以智:《通雅》卷首三《文章薪火》。 [ 6] 方以智:《物理小识》“自序”。 [ 7] 王船山:《思问录》外篇。 [ 8] 《思问录》外篇。 [ 9] 《思问录》外篇。 [20] 《思问录》外篇。 [21] 《思辨录辑要》卷三《格致类》。 [22] 《思辨录辑要》卷一《大学类》。 [23] 阮元:《畴人传》卷四十《李光地》,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24]梅文鼎:《历学疑问》“李光地序”。 [25] 《戴震文集》卷九《与是仲明论学书》,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6] 洪榜:《戴先生行状》,载《戴震文集》附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