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科技 > 天文地理 >

太平天国历法研究述评(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科技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对太平天国历法(太平天国称之为“天历”,以下简称“天历”)的研究,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建国前,老一辈史学家谢兴尧、郭廷以、董作宾、罗尔纲、孟森等对天历均作过卓有成效的研究。建国后,荣孟源、赵宋庆、姜涛等先后对天历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多有创见。笔者尽可能全面地搜集前贤们的研究成果,并不揣谫陋,略加评论。
    一 
    天历刚一颁行,就触动了清方的敏感神经。这是因为颁布天历,意味着废除了清王朝的“正朔”,也就是宣布不承认清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清咸丰二年(1852)二月二十八日清廷得到钦差大臣赛尚阿奏,其中有云: 
    昨于(正月)二十八日弁兵检回逆书一本,居然妄改正朔,实属罪大恶极。(《剿平粤匪方略》卷10) 张德坚《贼情汇纂》云: 
    蠢尔狂寇,竟至更张时宪,此尤黄巾、赤眉所不为,黄巢、闯、献所不敢也。……以三百六十六日为一岁,单月三一日,双月三十日,以立春等六节气定为十六日,余俱十五日,因无闰月,其意欲分两次闰余之六十日,匀散于五年之内,殊不知推移伸缩,已于现行时宪错乱至十余日,其寒暑不验可知。[1] (p. 168) 
    在太平天国时期,清方官员及地主文人对天历的注意侧重于更改“正朔”问题,而对天历本身,一般仅作简单的介绍与评论而已。因为全无阳历知识,他们也就从夏历(阴阳合历)的角度看问题,认为天历不置闰月,当然谈不上符合天象。以上所举张德坚的看法便是如此。此类说法还很多,如佚名《粤逆纪略》:“尤可笑者,(太平天国)自造功不用闰月与大、小建,月有三十一日,是全无知识也,积久必有夏冬倒置之时。”[2] (p. 49)不过,其时已有人发现天历在实施过程中,其干支较清时宪书相差一日。谢介鹤《金陵癸甲纪事略》说: 
    贼禁用历日,贼中无能算者,故单月三十一日,双月三十日,不知用闰法。癸丑二月初十日,又讹一日,故干支亦迟一日。[3] (p. 656) 
    外人也注意到天历。早在1853年,英人麦都思(Medhurst Rev. W. H)就排列了一张天历与阳历对照表,并断言天历的推行,可证太平天国确有进步及改革的能力与趋向。1854年,英人麦华佗(Medhurst W. H. Jr)、卢因·包令(Lewin Bowring)及麦勒西(Mellersh)访问天京,麦勒西以个人名义询问东王杨秀清是否知道天历“历书中亏了一天,结果礼拜日就早一天”,以及“为什么不正误?”东王答复:“天朝历书,凡礼拜皆是中国人旧历星、昴、虚、房四宿日。干支皆同,旧有歪者除。”[4] (p. 12)外人询问天历“亏了一天”问题,太平天国东王答复礼拜在星、昴、虚、房四宿日,干支皆同,清楚地表明了太平天国并不知道天历干支、礼拜较阴、阳历“差一天”。
    但真正开展对天历的研究工作,始自我国学者谢兴尧。 
    1934年,燕京大学《史学年报》第2卷第1期发表谢兴尧《太平天国历法考》一文。简又文称誉此文为“精彩独到之作”[5] (p. 361)。其成就就在于:第一,证明了天历实施于太平天国壬子二年(1852)。谢文根据《天命诏旨书》“辛开又八月时在永安”语,指出“又八月”就是“闰八月”,而天历无闰法,这表明太平天国辛开元年(1851)还在使用阴(夏)历。又,太平天国壬子二年所刻书附“旨准颁行诏书总目”14部,其中有“颁行历书”,此“颁行历书”无疑是太平天国壬子二年的历书。第二,在我国太平天国史研究领域,首次利用天历历日与阴(夏)、阳历历日对照的史料,编成《太平新历与阴阳历对照表》。罗尔纲先生曾认为:谢文所列表是“转录”日本人田中萃一郎所作《天历与阴阳历对照简表》,“或是受了它的提示去编排详表”。[6] (p. 2)其实不然。首先,谢文明确说明,作者是“就各家记载,凡记太平新历而同时记阴历时日者,录若干条,依为依据”,列出此表的。列出的五条依据分别出自谢介鹤《金陵癸甲摭谈》、《洪大全口供》、凌善清《太平天国野史》、潘仲瑞《庚申噩梦记》以及赵景贤《赵忠节公遗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