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虚道人 道祖在五千文中提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正是因为带着对“人之生”的尊重和对“动之死地”的不甘,所以道教才提出由人至仙的长生不死之信仰。 由人至仙,或可以说是复归本然的过程。(资料图) 修道的两个基本原则 信仰道教,最首要的一点是信仰道。而道本身又是一个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超越性存在,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那么,身为有生有死的凡人之躯,想要达到至道的境界,想要实现不寂不灭,就离不开修持二字。在道教修持的过程中,有两个基本原则: 一曰贵生,珍重自我与天地万物共同具有的生命形态。基于此,道教更看重人们在现世的生存法则,期望能够通过自我修持实现与天地万物共长久的长生久视之道; 二曰自然,此乃是自我之本然。道祖曰“道法自然”,在此理念下,道教的修持又着重强调因材施教,这也是从祖天师一教源头发展到今日流派众多之道教的原因之一。修道修的是每个人的本然,只有从本性上得到澄清和纯真,才能够实现后天返先天的“逆则成仙”。由人至仙,或可以说是复归本然的过程。 《度人经》云“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在“贵生”和“自然”这两条道教修持理念的注解和引导下,每一个道教信仰者都被要求要心怀慈悲、平等地去看待自我与众生,做到万物齐一,才能把自度与度人等同起来。自度度人,这二者一是外在之功行、一是内在之心性,一内一外、一阴一阳,共同构成了奉道者的证道之路。 把对仙道的崇敬与自我的修炼结合起来,才能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道教信仰。(资料图) 完整意义上的道教信仰 论及证道,从玄理上来讲是在寻求对当下生命的超越,从宗教信仰上来说便是期盼能够实现长生不死乃至于得道成仙的终极诉求。信仰道教,脱离不开对具有超越属性的神仙的信仰。不同于其他宗教中的有神论和与学界无神思想的争辩,在仙道信仰中,有神与无神的思想恰恰是合一的。有神,本应该是一个宗教存在的前提条件,道教对上至三清、玉帝等先天大神,下至土地、灶神等职能神的信仰,自然也符合了宗教之所以为宗教的前提。而道教的“无神”,并非是不承认神仙的实有,而是更加强调“我命在我”,强调每个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求证仙道。有神,侧重于信仰上的方向性;无神,侧重于信仰中的实践性。因为各人所具有的“自然”不同,即每人的道性是有差别的,所以才需要亲身证道,而祖师的成道、成仙方式又是后人学道的最佳指导。所以这就构成了道教玄理中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区分,同时二者又是不能剥离而单独存在的。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只有把对仙道的崇敬与自我的修炼结合起来,才能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道教信仰。 道教有神:先行者的实践力量 同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不能忽视。道教是根植于中华文化中的一种教化方式,是与敬天法祖的思想密不可分的。 在仙道信仰中,“法祖”强调的是信奉祖师的言行。道教中祀奉的诸多仙真,均是以自己的功行而成为后世教众的效法对象,如太上道祖的立道明德、祖天师的开教之宗、纯阳祖师的度人无量、长春真人的悲天悯人等等,这些被我们诚心香火供奉的上仙也曾经是一个普通的凡人,因为其在人间做出了足以影响万世的功行而彪炳千秋。那么我们对祖师的信奉,也将不仅仅只是身心上的持戒真一,而是期望能够效法祖师的真功实行,在修道路上证得自我之真常。所以道教的有神,强调的不仅是祖师的神力,更是先行者的实践力量。 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信仰特色,即是“法祖”的意义所在。(资料图) 丘祖在回答成吉思汗何以长生的问题时强调要“内固精神,外修阴德”、“去暴止杀”、“敬天爱民”,这些教诲不是针对于某一个人提出的,乃是可以历万世而通行的准则。其更早之前在回答金世宗的提问时则回答说:“富贵骄淫,人情所常。当兢兢业业,以自防尔。诚能久而行之,去仙道不远。谲诡幻怪,非所闻也。”祖师言语始终是在规劝世人回归本真,而我们的本真却因六尘遍染而无处可得。求证仙道的过程,便是在使我们每一个尘世人都能逐渐剥离掉生活中的尘弊,一点点回归到如婴儿般的纯真。这一点,不但是道教信仰者的自我澄明,更有极为深刻的社会作用。由此也可以明确,仙道信仰最终还是要返归到每一个修道者的本身,复照各自心灵深处被遗忘的本性。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信仰特色,即是“法祖”的意义所在。 而如果把对祖师言行的崇奉上升到宗教信仰的高度,则离不开对其具体功行的玄学化抽离,使之能够成为某种具有超越性质的存在,实现以德配天的至高境界。在道教信仰中,“道”是最大的超越性存在,其具体化的表现便是老百姓口中常常提到的“天”。人们“敬天”,是在敬顺天道运行的准则,具化到人间便是阴阳五行的生克,显化到人身便是内守、静思、忏悔、抱朴、见性等通过一系列道教修持方式而实现“外相不入,内相不出”的混元境界。这看似只是一种宗教的修持,是为了实现某一宗教目标而进行的玄之又玄的谜题。但真正的现状是,社会中的大众“不知正道,迷惑者多”,立足于“敬天”背景下的仙道便是在推行归真知命之法。若能谨按祖师教诲行持不断,才可得“无灾亦无障,永保道心宁”的果报。无灾无障是现世之太平,道心安宁则可永世不忧、永出爱河,由此可最终实现“人天合一”的至境。 在精神信仰和具体功行基础上,道教又发展出医药、方术、丹功、导引等多方面的可行性技术,从而完成了从精神信仰到具体实践的跨越,使道教不仅是一门思想学说,更是一门技术学科。而这两方面的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人之根本,只有立足于对人充分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使信仰者从精神和肉体上实现双重的升华,证明由人至仙的修行是真实可行的。 能否这一超越,道教最终把钥匙交还到了每一个修持者自己手中。 (编辑:孟淅)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清虚道人,腾讯道学专栏作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