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评论杂谈 >

政协委员张其成:将中医药文化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儒家网 张其成 参加讨论
张其成

    作者简介:张其成,西历1959年生,安徽徽州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医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张其成讲读周易》系列(《易道主干》、《易图探秘》、《象数易学》、《易经感悟》、《易学与中医》、《周易人生智慧》);《张其成全解五经》系列(《全解周易》、《全解道德经》、《全解论语》、《全解六祖坛经》、《全解黄帝内经》); 《张其成养生大道》系列(《黄帝内经养生大道》、《易经养生大道》、《道家养生大道》、《佛家养生大道》、《儒家养生大道》)。
    

    将中医药文化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作者:张其成(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二月初八辛卯
               耶稣2017年3月5日
     
    一、理由
    1、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最能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符号之一。2010年6月20日,习近平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出席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讲话要求“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医药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思维方式,是体现综合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016年8月29日,中国外文局公布G20国家调查结果显示,最能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符号,中医药名列第一位。
    2、中医文化核心理念可以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可以助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中医“天人合一、阴阳中和”的价值理念正是“文化自信”的底气之所在。正是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使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唯一留传至今而没有消亡,使中医学在世界医学史上唯一传承至今而且仍然发挥重要作用。在当今社会,中医是最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也是最贴近百姓生活、最完美将科技与人文融为一体的文化形态。中医“调和致平”的理念及其各种医疗技术、养生方法,几千年来护佑着中华民族繁衍不息、中华儿女祛病健康,如今也必定会成为助推“健康中国”建设、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强大动力。
    3、中医文化对外传播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中医文化具有超越意识形态、符合社会潮流、贴近百姓生活的独特优势。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文明是多元、多彩的,也是平等的,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中医文化是一种“去意识形态化”的文化,易于被其他民族所接受。在人类资源危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下,中医文化符合当今社会"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潮流,其天人合一的思想、简便廉验的特色正引起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关注和喜爱。伴随医疗保健的硬实力,中医文化的软实力也应引起高度关注。中医文化具有引导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强大功能。通过中医文化对外传播可以展现中华优秀文化的巨大魅力,进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存在问题
    1、对中医药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往往把中医药当成仅仅是一种医疗技术,看不到其“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不理解“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意义,不理解其作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的作用。相比较而言,国家各层面对中医药医疗技术的“硬实力”都比较重视,而对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却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交流中没有或很少考虑中医文化要素。
    2、文化主管部门在工作规划中没有涉及中医文化。如最近公布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没有提及“中医”。《规划》基本原则第5条提到“坚持传承弘扬。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展目标中提到“到202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基本形成。”“对外文化交流体系逐步建立,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如果没有“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没有中医药文化的参与,那将是有缺憾的。
    3、对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在我国现有38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中医药项目只有“中医针灸”1项。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十大类项目中,不论项目数量还是代表性传承人数量,传统医药类都是占比最少的。中医药类非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相对滞后,传承人队伍老化程度高于国家级非遗平均水平。
    4、中医对外传播面临文化差异的挑战。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加上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影响,西方公众对中医文化的认知度不够、认同感不高。中医文化翻译不准确、不规范,中医对外传播面临“语言不通”。海外大众传播手段缺乏,造成中医文化影响力较小。
    三、建议
    1、文化主管部门将中医药文化纳入文化建设发展规划中。将“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抓手之一,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设立有关“双创”项目,集中多学科力量进行交叉研究。
    2、把中医文化对外传播作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中医文化走向世界,绝不仅仅是中医行业自己的事,应纳入国家战略。从国家战略、文化战略、产业战略等不同层面探讨中医药全球化之路。创新中医文化对外传播方式、途径、方法,切实提高传播效果。设立中医文化对外传播国家级研究项目。
    3、培养中医文化传播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中医文化传播专业,培养既了解中医学又精通传播学的中医文化传播复合型人才。与国外高等院校合作开设中医文化海外传播学院,培养中医药文化国际化传播人才。在中医院校中医专业学生中开设中英文双语或多语种中医课程,学习传播学知识,从中遴选中医文化对外传播人才。
    4、加大中医药老字号品牌、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挖掘中医药老字号品牌文化的内涵。引导老字号品牌在不改变自己的品牌定位的前提下作合理延伸,避免盲目延伸。加大中医药申报世界非遗的力度,增加国家非遗中医药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加大对现有非遗项目包括资金在内的全方位支持力度。
    5、大力发展中医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由于中医文化产业兼具文化产业和健康产业双重优势,需整合跨行业资源。创作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网络等中医文化产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