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根本不需要走出去,也不必动不动进京演出 作者:许石林 来源:原载于 “许石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二月初九壬辰 耶稣2017年3月6日 ![]() 【一】戏曲要不要走出去 常见有人说戏曲要走出去云云。 戏曲根本不需要走出去。出去玩玩可以,当成什么发展,就是无知臆想了。 地方戏也应守在地方,别动不动就进京演出,也别轻易到自身方言人口移民占比例较小的外地城市演出,总之别企图让非方言区的人接受喜欢,人家接受和喜欢是你额外的收获,万不可谬托终身。 所有进京汇报演出,所谓轰动京城、演出成功云云,十有八九是用虚假信息反馈回本地,欺骗本地政府和民众。 轰动?你也太小看京城观众了,那么容易被你轰动。今儿你轰动了,明儿他轰动了,京城不成天被各地剧团轰动着? 【二】别动不动说创新 全国梆子戏汇演,多好的创意!对地方小剧种膀子剧团来说,多好的展示机会。 可是,主办方一定把参演要求、标准定错了,非要提出创新的标准,让剧团带新创作的戏参演。 这可要了剧团的亲命了:不去可惜;去了要演新编戏。现在的新戏,没一出不像开会读文件的。像央视播放的那个什么戏《长勺之战》,它绝不会按照如《龙凤呈祥》那种老程式老给构演,因为演员不行,拿不起,只能以唱腔讲道理、讲那种政治正确的无味的道理。 所以,标准定错了。这种汇演,本来打算对保护和复兴地方戏有所帮助,效果却很可能变成对地方戏、对小剧种有组织的、毁灭性破坏,至少是误导,让剧团走弯路,今后,它为参加你的汇演,弄新的;面对本地观众,还是演旧的。 地方戏、小剧种力量弱,你让它拿新戏,它力小负重,只能乱来了。参加一次这种汇演,很可能动摇小剧种原本就柔弱的根本…… 其实,这种汇演,你只让地方戏、小剧种尽量展示其传承的绝技即可。至于新戏,以后再说。到了该有新戏的时候,你挡都挡不住。 对新东西一定要谨慎小心,甚至警惕,弄不好会赔老本。 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是在尽量保守的时候,自然而然新的、不得不新的,这才是真新。 为了创新而创新,没一个不是创伤的。 剧团更不应自诩创新。新不新,让别人说,别人说你新,未必是夸你。 即便创新是褒义,也不能自诩。自己说自己创新,就跟人没死就有谥号一样,就跟电视剧《康熙王朝》里老太后一口一个“我孝庄我孝庄”一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