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评论杂谈 >

【许石林】戏曲根本不需要走出去,也不必动不动进京演出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儒家网 许石林 参加讨论
许石林

    作者简介:许石林,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烹饪协会名誉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华吟诵学会理事、中国古琴学会专业委员会会员。著有《桃花扇底看前朝》《损品新三国》《尚食志》《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幸福的福 幸福的幸》《清风明月旧襟怀》等。
    

    戏曲根本不需要走出去,也不必动不动进京演出
    作者:许石林
    来源:原载于 “许石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二月初九壬辰
              耶稣2017年3月6日
     
    【一】戏曲要不要走出去
    常见有人说戏曲要走出去云云。
    戏曲根本不需要走出去。出去玩玩可以,当成什么发展,就是无知臆想了。
    地方戏也应守在地方,别动不动就进京演出,也别轻易到自身方言人口移民占比例较小的外地城市演出,总之别企图让非方言区的人接受喜欢,人家接受和喜欢是你额外的收获,万不可谬托终身。
    所有进京汇报演出,所谓轰动京城、演出成功云云,十有八九是用虚假信息反馈回本地,欺骗本地政府和民众。
    轰动?你也太小看京城观众了,那么容易被你轰动。今儿你轰动了,明儿他轰动了,京城不成天被各地剧团轰动着?
    【二】别动不动说创新
    全国梆子戏汇演,多好的创意!对地方小剧种膀子剧团来说,多好的展示机会。
    可是,主办方一定把参演要求、标准定错了,非要提出创新的标准,让剧团带新创作的戏参演。
    这可要了剧团的亲命了:不去可惜;去了要演新编戏。现在的新戏,没一出不像开会读文件的。像央视播放的那个什么戏《长勺之战》,它绝不会按照如《龙凤呈祥》那种老程式老给构演,因为演员不行,拿不起,只能以唱腔讲道理、讲那种政治正确的无味的道理。
    所以,标准定错了。这种汇演,本来打算对保护和复兴地方戏有所帮助,效果却很可能变成对地方戏、对小剧种有组织的、毁灭性破坏,至少是误导,让剧团走弯路,今后,它为参加你的汇演,弄新的;面对本地观众,还是演旧的。
    地方戏、小剧种力量弱,你让它拿新戏,它力小负重,只能乱来了。参加一次这种汇演,很可能动摇小剧种原本就柔弱的根本……
    其实,这种汇演,你只让地方戏、小剧种尽量展示其传承的绝技即可。至于新戏,以后再说。到了该有新戏的时候,你挡都挡不住。
    对新东西一定要谨慎小心,甚至警惕,弄不好会赔老本。
    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是在尽量保守的时候,自然而然新的、不得不新的,这才是真新。
    为了创新而创新,没一个不是创伤的。
    剧团更不应自诩创新。新不新,让别人说,别人说你新,未必是夸你。
    即便创新是褒义,也不能自诩。自己说自己创新,就跟人没死就有谥号一样,就跟电视剧《康熙王朝》里老太后一口一个“我孝庄我孝庄”一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