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评论杂谈 >

【黄晓林】黄国故里:魅力故乡的文化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儒家网 黄晓林 参加讨论
黄晓林

    作者简介:黄晓林,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获硕士学位。曾用名惠林、复斋、一复。现为民政部《乡镇论坛》杂志主编。出版有《日用常行》。
    

    黄国故里:魅力故乡的文化思考
    作者:黄晓林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九月十三日戊辰
              耶稣2016年10月13日
    作者按:故乡有时是一个很奢侈的想象,也是人一生魂牵梦绕的地方,更是无数海内外游子的精神家园。故乡的魅力就是由曾经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的魅力产生出来的。
    树有根,水有源,天下黄姓一脉连。寻根问祖哪里去,追源溯本在潢川。心相印,情相牵,黄氏儿女骨肉连。魂牵梦绕哪里去,千枝一根在故园。
    一曲《黄姓之根歌》把我的思绪,一下就带到了生我养我的故乡,也是我们黄姓的发源地黄国故里——河南省潢川县。这次回老家,没有像以前那样坐夕发朝至的夜车,而是一个人坐白天的火车,虽然这样有点落寞,但我却有机会领略农村的风光,也好趁此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坐在火车上看到一望无际田野,想到家乡一草一木,想到曾经住过的房子边流淌着的小潢河,我就在想,是什么原因让我在每次回老家时都有一点激动和幸福的感觉;为什么一下火车,当双脚踩在故乡的土地上那一瞬间,心里就会特别的踏实恬静。
    有人说这就是故乡的魅力!我也很愿意相信这一点,但是这故乡的魅力又是来自哪里呢?而又如何才能让故乡长久的保持她的魅力呢?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也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已经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在此之前我还仔细阅读了先哲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这里就像一座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在启迪指引着我们,我在这篇文章中会多次引用梁先生的观点。这次回家乡也亲身感受了一些故乡的事情,尤其是黄国故城的历史和黄姓文化的研究,好像让我找到了一点感觉,回京后,我又把有关古黄文化的历史好好的补了补课。《诗经•大雅•文王》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诵完这句话,心中释然,这“旧邦”自然是古黄国,“新命”可是在传统历史文化中,一代又一代故乡的人民,用他们的辛勤和智慧讲述着的一首首动人故事,我想,黄国故里的魅力也就来自这“旧邦新命”之中。
    “人心向上”,非有大勇气不可
    说起来还是挺惭愧的,吾辈虽是黄姓子孙,却一直没有对黄姓文化,黄姓的发源地黄国故城,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时任县委书记的魏真把他主编的《黄姓文化春秋》送过一本给我,魏真书记是个文化人,我和他在学问上多有交流,他曾经对我说,我在这里工作这么多年,主编的这本书也算是他做得比较满意的一件事。当时我听这样的话,没有太多的感受,十几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面对故土,面对我们黄姓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土地,我才隐约感到魏真书记这句话的分量。
    十几年前,中国每一寸土地都席卷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地处中原的小县城潢川县,也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号召中奋力向“钱”,没有人去关注古黄国的历史文化,黄姓的起源与发展。人们一味的追求速度与效率,只要能挣钱,什么事都敢做。环境污染了没人管,老祖宗留下的一点文化遗产,也敢拿出去换钱,为的是想尽快改变贫困的现状,让家乡的人富裕起来。这种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具体做的过程中,又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小农意识和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的从众心理,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不能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所以根本上的改变也就无从谈起,按照梁漱溟老先生的说法就是,故乡的居民只有“小志气”,这样是不行的,“非有大勇气不可”。这“大勇气”是什么?我的理解就是要从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故乡的“人”中去挖掘,这些东西才是自己独有的,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稀缺的资源,也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魏真书记看到了这一点,他组织一些人编写了《黄姓文化春秋》,为潢川县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也为古黄文化研究开了一个先河。《二十四诗品•纤秾》有一句话:“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只有从传统文化上求证,才能不断的前行,才是真创新。这才是大勇气,是“人心向上”的表现,是一种文化自觉。继任的书记就没有这种觉悟,我这次回家就看到位于南城小潢河边的宋东关,以前有一大片老房子,有些还是明清的建筑,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了,代之的是清一色的呆板现代楼房。以前,每次回家走在小潢河的桥上,看到依傍在河边透着历史的沧桑的旧房,还有那忙碌的人们,心中就有一种亲切的味道,现在这种感觉再也没有办法寻觅了,真的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前不久,中华黄姓网站开通,在浏览信息时,看到了现任县委书的两个批示,现转载如下:
    “此举很好!县内外黄姓人士爱家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是一支建设潢川不可低估的力量。望努力做好相关工作,尤其是黄国故城保护开发工作要加快进度,让海内外黄姓同胞能够早日回乡祭祖,了解潢川,投资建设潢川”。
    看到这样的批示,着实让人欣慰。全县人民都已经意思到古黄文化在县城发展中的重要性,大家都动起来了,县里的主要领导和各个职能部门也非常重视,这就是向上之心,是洞察时势穿透历史的大智慧,真的希望古黄文化能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慧命传薪,全县父老乡亲会感谢你们的。但是,我还是不得不提醒一下,两个批示的立足点还是有点问题,总是把心思放在希望别人投钱,招商引资上,对古黄文化的研究整理挖掘重视的还不够,这样的理念还是让人担心的。
    时代在变化,要与时俱进,县城的建设与发展,单一的经济价值取向可能已经不能满足新的时代需求,体现自身特色的发展思路才是重点思考的内容,绝不要搞成了一个纯粹的商业行为。孔老夫子的“修文德以来之”,在这一问题上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把自己的历史文化整理好,自己的问题说清楚想明白,还怕没人不知道。要相信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就看你敢不敢坚持做下去,这可真的需要的是“大勇气”了。
    “乡谊之情”,是故乡人的魅力
    “乡谊之情”是人与人之间真感情的结合,是至性至情的流露,这才是人世间最高的社会组织形态。故乡的魅力,对故乡的真情感就在这里。
    这次回家乡,还特意参观了“潢川黄姓历史文化研究会”和“潢川黄国黄姓宗亲联谊会”。这两个机构在一起办公,负责人是朋友黄昌喜,这些年一直在从事黄姓发源地——黄国故城的文化研究,很是让我感动。他还送我一本他参与编著的《黄姓史话》一书,我当着他的面,看似调侃其实很认真的说,我一定要为家乡的建设,尤其是黄姓文化研究做点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相对于这些一直在家乡,为古黄文化建设与发展辛勤工作的黄姓儿女,我们做的太少太少了,多少有点是在掩饰自己心中的不安。
    其实故乡的魅力,从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讲,就是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的魅力产生出来的。正是有这样的一群长年生活在其中,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在家乡的人们,他们走到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能体现出黄国故里的特殊情感和魅力。近几年,在和全国各地的黄氏宗亲会的交流中,靠的就是这种古朴、乡情、血缘、宗族的文化认同。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弘扬家乡传统文化的工作,并不是上级政府的要求,上级各级政府也没有政策上的支持,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行动,是家乡人的一种自觉行为,行动的主角不是政府而是生活在家乡的居民。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县做乡村建设实践时,就有“两大难处”,一是“高谈社会改造而依赖政府”,二是“号召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而黄国故城的建设和黄姓宗亲这件事,却部分的消解梁老先生在实践中的无奈。这是乡里乡亲的“乡谊之情”,是一种自愿自觉的行为,古老的黄国文化已经成为是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居民的集体记忆。这次回家乡遇到的另外一件事,从一个方面来讲,就是很好的佐证。
    回到家乡的第二天,我请老同学唐吟声篆刻的藏书印刻好了,看到印章我感到很满意。在把玩的过程中,看到印章上的边款,却让我有种不一样的感觉。印章的边款是:晓林老兄之属即正古黄人唐吟声造于三乐轩窗下时零八年仲春神清刀畅因有是印也。不一样的感觉有两点,一是“造”字的使用,在印度只有是被称为“菩萨”的人才敢用的,十几年没有联系了,知道唐兄居然和我一样如此自恋,真是叫人开心,虽然是开个玩笑,但是真的希望家乡能出几个“愿力宏,气魄大”的人。二是唐兄自称是“古黄人”,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唐兄自然是姓唐了,而以“古黄人”留字,如果没有什么别的渊源,我想一定与古黄文化的浸润有很大的关系。唐兄不是黄姓宗亲的成员,也没有参加任何与黄国故城和黄姓文化研究的机构,能以古黄人自称,说明他对古黄文化的认可,我虽然没有就这件事和唐兄交流,但是浓浓的乡情,历史的厚重,文化的认同却是在这方印章中,实实在在的感觉到了。
    说句实在话,当我看到“古黄人”这三个字时,就有一种强烈的亲切感,彼此之间的距离没有了,在家乡见到的每一个人都像是一家人一样,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身份认定,就是最好的社会组织形态。古黄文化已经融入到黄国故里很多人的血脉之中,不管是黄姓人还是非黄姓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已经打上了古黄文化的烙印,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从不同的人身上体现出黄国故里的特点,还是那句话,故乡的魅力,是由热爱这块土地,长年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的魅力产生的。
    “古黄文化”,阐旧邦以辅新命
    “古黄文化”源远流长,不仅是黄国故城人民的骄傲、黄氏族人认祖归宗的精神家园,也构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果有人问,古黄文化到底指的是什么?这可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可是我要告诉诸位,有几位黄姓先哲的故事,我们一定要格外的留意,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想他们的思想就从某个方面代表着“古黄文化”的精髓。
    大家都知道张良得“天书”,佐高祖刘邦定天下,兴汉邦的故事,但“天书”为谁所赠,知道的人并不是太多。“天书”即“素书”,亦称“太公兵法”为黄石公赠。黄石公是秦汉人,隐居在邳州西北黄山北麓的黄华洞中。黄石公虽然隐居,但内心一直忧国忧民,就把一生的知识与理想倾注在笔墨上。书写好后,他就四处寻找合适人物,目的是委托重任,以实现他为国效力的意愿。也就有了张良得“天书”的故事流传。
    在中国的历史上,许多重要的事件发生,民间智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这么一句话“学在民间,道在山林”。像黄石公这样的人,虽然隐居在山水之间,却是以天下为己任,皓首穷经数十年,为的是救苍生于水火之中,不求扬名立万,也不求衣锦还乡,默默无闻却改变着社会历史的进程,在他那里体现的是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必有我的超然气质。《易传•系辞》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张良得“天书”故事流传的同时,也不要忘了黄石公赠“天书”的故事。“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这里体现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执著进取”、“自强不息”的龙马精神。当然,作为后辈黄姓子孙,没有任何资格去评说黄姓的先哲,但是他们体现出来的生生不息品格,还是需要我们认真的体悟和学习。
    另一位要留意的是东汉时的黄宪。黄宪字叔度,生于东汉永平年间,被人誉为颜回。著名人物郭泰拜望黄宪后说:“黄宪的气质才学,如同千顷碧波一样深广,平静安定时不会清亮透彻;搅乱鼓荡时又不浑浊,真是深不可测。”来赞扬黄宪人品才学。太尉陈蕃、周举对黄宪的人品才学很钦佩,常常说:“一月之间不与黄宪交谈,浅俗的念头就会萌生。”
    先圣黄宪的价值体现在他的道德情操、个人修养、人格魅力上,它的为人处世的理念是顺其自然,按天理自然法则做事,不勉强不强求,有所为有所不为,到了“道法自然”的境界。这可是了不起的境界,现代社会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向从这“旧”文化中,求证出“新命”。  
    我想它包括一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求诸己,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的学识修养提升了,自己的问题搞清楚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二是学术人心,现在出现的环境污染、贪污腐化、道德沦丧都是学术人心出了问题,学术就是思想,就是价值观;人心是品德是良知,这可是社会运行的根本。三是要明白“万法本闲,人自闹”的道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自己的法则,人类不要完全按自己的意思去理解要求万物,老子也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宇宙的大规则。
    还有一位是明朝是的黄佐,也是贤德之士。黄佐广东人,号泰泉。其学问归宗程朱,但不拘泥于程朱,曾与王守仁辩难知行合一的要旨。他的学问人品有很多值得我们后生学习的地方,在这里我只想说点黄佐《泰泉乡礼》中的“乡约”给我们的启发。乡约有四点: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其实说到底,乡约四则就是居民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道德与情感的融合。我之所以称黄佐为贤德之人,是因为他看到了乡约在中国乡村社会里的重要性,乡约合乎中国本来的风气,本来的老道理。这看起来好像很“土”的乡约,或许就是解决当下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灵丹妙药,不信,我们可以试目以待。乡约不是一种约束,更有一个建设的意思,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乡镇居民文化自觉的体现,也是居民乡土认可和自我组织形成的基础。乡约的实施就是儒家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是一种“德性实践”,我们真的要感谢先贤的智慧了。
    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现在“野”的地方真的不知道在何处,或许只能向自己的心里“求诸”了,然而“礼失而求诸古黄”,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另外,要特别说明一下,我如此冒昧地评说三位黄姓前辈,实在是自不量力。白沙先生云:“南乎不可北,东乎不可西。自从孔孟来,君子恒处睽。”但愿这种做法不要辱没了先人。
    结束语
    记得在一次开会的时候,有位同事指着一本杂志上的一段话问我什么意思,我一看是梁漱溟临终时说的话:注意中国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问者的意思是,注意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还要顺应时代潮流?因为在开会不便说话,我就在笔记本上写下“昔物不至今”五个字作为回答。“昔物不至今”是佛学大家僧肇在《物不迁论》里的一句话,意思是过去的东西,不会自动的来到现在。我们也不妨可以这样理解,僧肇大师其实也是在启发我们黄姓子孙,“古黄文化”固然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也需要有这样一批古黄人“阐发圣贤之思想,诠释现代之社会;分析今日之问题,求诸传统之文化。”这是通观古往今来的大历史观,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所在。“周虽旧邦,其命惟新”,也愿“古黄文化”“日日新,又日新”,在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
    另外,顺便说一下,一直想为家乡做点贡献,说起来容易,真的做起来了还的确不知道从何下手。刚好,趁着这次回家乡,赶紧收集点资料,了解些情况,回京后再加紧学习,写成了这篇小文章,来表达心意,别人怎么想,我可顾不了这么多了。有道是:“素王之功,不在禹下,明德之后,必有达人”,我依然相信文化的力量。最后,借用王安石的一首诗《梦》,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
    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
    还似梦中寻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