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真好,儒家真好——潢川县南海湖“五教共睦” 的明证 作者:黄晓林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九月十三日戊辰 耶稣2016年10月13日 机缘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潢川人,差不多十年前我就说,潢川有两个很优秀很奇特,又很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迹,也是两个很值得我们潢川人自豪的地方,我虽然算不上什么专家学者,但与文化还沾点边,我一定要为我的家乡潢川这两个地方写点文字。 这两个地方,一个是黄国故里,我们黄姓的祖地。我姓黄,又出生在潢川,潢川又是黄姓的祖地,我感到很幸运,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也是因缘所际。 我写了一篇文章《黄国故里——魅力故乡的文化思考》,是带着很深厚的家乡情感和对黄姓的敦宗睦族的虔诚之心,下了很大功夫写下的一篇文章。我自己还是很满意的,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人看到不是太高兴,但我想,总会有高兴的那一天。我在文章最后写到:“素王之功,不在禹下,明德之后,必有达人,我依然相信文化的力量。”最后还用了王安石的一首诗《梦》来表达文化的那不可思议的魅力。 还有一个地方,小时候我们都叫“小南海”,现在也有人称“南海湖”,我也准备写一篇文章。而且也专门去实地考察了两次。但是始终没有动笔。 今年,我们县的绿色公益人士叶榄和我交流多次,他要搞个“潢川南海湖和平论坛”,宗旨是:宣传潢川、推介潢川南海湖五教共睦文化,倡导宗教和睦、国家和解、社会和美、生态和谐、世界和平。我感到很有意义,叶榄多年来一直从事公益事业,为国家、为社会、也为我们的家乡潢川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很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这几年他在北京的时间多些,接触也多点,看到他不辞劳苦的工作,也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我很是感动,就想到了被称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马一浮送给梁漱溟的一句话“行劳天下,比于禹墨”。叶榄还很年轻,“行劳天下,比于禹墨”这样的比喻他可能还受用不起,但至少算是一种鼓励吧。 叶榄发起“潢川南海湖和平论坛”希望我谈谈自己的观点,写点文章之类的东西,我想恭敬不如从命,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吧,不到之处也请多多指教。 铁旗杆和“五教” 我想先解释一下我要写的这篇文章的题目“中国文化真好,儒家真好”。 “中国文化真好,儒家真好”是近代一位思想家徐梵澄在晚年经常说得一句话。我们都知道玄奘法师到西方取经,就是到现在的印度,饱受千辛万苦,历经17年取得真经,成为一代高僧。你们可能还不知道,还有一位被称为现代玄奘的徐梵澄,他在印度学习了不是十七年,而是十七年的两倍三十四年。上世纪四十年代,也就是1945年,国民政府公派徐梵澄到印度学习,可是没几年国民党把江山搞丢了,退宿到台湾小岛上,也顾不上派出去的留学生了。直到改革开放后1978年,在我们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的关照下,以69岁年龄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工作。徐梵澄对印度文化的理解就不用说了,对西方文化的造诣也很深,对尼采、歌德都有很深的研究,但到了晚年还是回到来中国传统文化上,回到了孔子,回到了儒家。所以到了晚年,特别是到了生命的最后几年,徐老总是时不时的,自言自语的爱说这样一句话:“中国文化真好,儒家真好”。这就是这句话的来源。 下面就会讲到我为什么要用“中国文化真好,儒家真好”这句话做题目。 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潢川的小南海,也就是现在的潢川南城的南海湖。为什么说南海湖是一个神奇的有代表性的地方,是因为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地方,竟聚集着五个不同信仰的宗教场所。湖之北畔是道教三义观。在三义观南侧的大巷街,有信奉耶稣的基督教堂。和三义观一湖相隔,正对着土堤的是南海观音禅寺。观音禅寺西侧50米远,为伊斯兰教活动场所清真寺。观音禅寺东侧的磨盘街,是一座天主教堂。 最有意思的是,三义观内,其大殿前耸峙一对铁旗杆,为珍贵文物,也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铁旗杆基座为六方形6层,底3层石基有阳刻喜鹊闹梅、白云奔鹿、伯乐相马、二龙戏珠等浮雕图案;上3层系铸有各种纹饰和铭文的铁墩。杆高20米,直径0.28米,共重17500公斤,顶端各立一只展翅欲飞的金凤,凤下各盘绕一小一大、上下有致的蟠龙,四龙对峙,造型逼真。凤立顶端,龙蟠中间,有龙凤呈祥之意。用以悬挂铜铃的三层空心“卍”字方斗位于龙凤之间。旗杆的下端各有一莲花虎头叼着一副铁铸对联,上联“铁杆颂德高千尺”、下联“铜柱表诚灿九霄”。 在我的理解里,两个高耸的铁旗杆,代表的就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儒家文化的象征。像对联中的“德”、“诚”两字,最能表现儒家的真精神。“五教”能和睦相处,离不开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两个高耸的铁旗杆与“五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交相辉映,和谐相处。构成了一幅多文化和睦相处的美妙而奇特的景观。 所以说,“小南海”是一个神奇的现象,说是和平圣地也行,说是文化奇观也好。但我认为,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明证。证明了什么?证明了中国文化的神奇、包容和伟大,也更证明了徐梵澄晚年常说的这句话“中国文化真好,儒家真好”。 儒家是一种生活 因为我们说得是“五教共睦”的事情,我想先说一说于此相关的几个概念: 第一个想说的是“宗教”这个概念。关于“宗教”的解释可以说是多如牛毛,而且还是一个很热、很时髦的词。前不久在北京国子监听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讲课,课间闲聊时,楼老师说他对“宗教”有一个歪解,而且一再强调是歪理邪说,当然是这是楼老师谦虚的说法,“宗教就是认祖归宗的教义”,虽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但让我很受启发。联想到我们黄姓子孙对祖地黄国故里的追慕、对黄姓祖先的崇敬、对黄姓文化的认同,楼老师的话不是歪解而是正说。 第二个想说一说“佛教”。一般人都认为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当然佛教一定就是宗教了,这可以说是国际上、学术界都接受的提法,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这是一般人的想法,一般人是什么人呢?就是还没有觉悟,还没有开悟的人。太虚法师就不这样认为,太虚法师说:“佛教非哲学、非科学、非宗教。佛教就是佛教。把佛家看成什么哲学、科学、宗教,是把佛教看小了。”这是一个很让人感到震撼的提法。 这就是开悟人的思想,不得不佩服。我对佛教也有自己的理解,我认为把佛教理解为“中国佛教”更好点,佛教进入中国二千年,已经完成了中国化,成为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部分。但一听到太虚法师的说法:“佛教就是佛就”。才知道自己的浅陋,谁让我辈只是一般人呢。 第三就一起把“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说一说。 不管是道家和是道教,都是中国本土的,不存在本土化的问题,而且儒道是不分的,都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还有一种提法就是“诸子出自儒家”,这有点独尊儒术的嫌疑,但中国文化的本色是儒家应该没有问题。 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都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明末清初的刘智在伊斯兰教的中国化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天方性理》、《天方典礼》影响很大。基督教、天主教对现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很大,但也在中国化的过程中,至今还没有一个所谓杰出的人物出现,所以能不能完成中国化还是个问题。 最后,重点讲一下儒家。先秦称儒家,两汉称儒教,到了宋明习惯叫儒学,我个人更喜欢称儒家。受太虚法师的启发,我的理解是,儒家不是科学、不是哲学,也不是学问,更不是宗教,而是中国人的生活。既然是生活就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像我认为最能代表“儒家”的两个铁旗杆,上面有文字、雕刻、花纹。 文字像对联:“铁杆颂德高千尺,铜柱表诚灿九霄”。上面也说到“德”、“诚”两字。 “德”者“得也”,本意是道德和品行。做人做事最重要德是什么?是品德。儒家经典《大学》也有:“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诚”也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们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肯定了“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 雕刻像喜鹊闹梅、白云奔鹿、伯乐相马、二龙戏珠。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都很吉祥,表现出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像金凤、蟠龙、“万”字、莲花虎头等花纹,都是百姓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和见到的物件。还有“铁旗杆铭文”上的文字,都很生活化,又表现出儒家文化的思想。 所以,“五教共睦”的土壤是儒家,“五教共睦”的基础也是儒家。但儒家不是宗教,而是中国人的生活。 中国文化不走宗教的路,这是中国人的文化选择。 现在有很多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我认为这种说话是不对的。中国人有信仰,但是没有选择宗教信仰,不走宗教的路。中国人走得是人文的路线,是以道德为立足点的。所以,历史上中国社会从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没有发生过宗族灭绝的事情,因为他有是“兴灭国,继绝世,举遗民”的人文精神。 当然,潢川南海湖“五教和睦”的文化奇观,也与我们潢川这片沃土,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潢川、黄国文化都有关系。 日用常行:中国文化的特质 “日用常行”是我近几年经常琢磨的一个词,说的是,人生、社会、宇宙的大原则、大规则就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这也是我思想回归到儒家文化上的一个体现。 我今天讲我们潢川县南海湖“五教共睦”,也就是有关“宗教”的问题,有人问我信不信教?我说,我当然也信教,问我信什么教?我说,我信“睡觉”。好好睡一觉后,我会精神抖擞、心情舒畅,做事情也很有效率。这虽然是个玩笑话,听上去很幽默,其实也是中国人生活的写照,或者说也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也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的特质——“日用常行”。 关于中国文化的特质我只想谈两点: 一是张载的“民胞物与之心”。 中国文化尤其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所谓“大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不为万物主,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都是尊重对方以对方为重,这个对方不仅是人,也包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化形态都能够包容。潢川南海湖“五教共睦”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是钱穆的“中国文化的伟大处”。 近现代的大学者钱穆有句话,或许对我们理解潢川南海湖“五教共睦”的文化奇观有帮助。 “中国人又不然,遇要解决问题,或表现其文化伟大,只从日常亲切处,细微轻易处,人所共能处下手。” 大家可以体会一下,“日常亲切处”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显得亲切、家常、放松。“细微亲易处”就是人与人的情感特别的细腻,让人感觉特别舒服的那种。“人所共能处”就是你能做我也能做,大家平等的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这才是伟大的地方。 以上就是我对我们潢川县“五教共睦”这一文化现象的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各位方家多多指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