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评论杂谈 >

【黄晓林】中学为体 他学为用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儒家网 黄晓林 参加讨论
黄晓林

    作者简介:黄晓林,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获硕士学位。曾用名惠林、复斋、一复。现为民政部《乡镇论坛》杂志主编。出版有《日用常行》。
    

    中学为体 他学为用
    作者:黄晓林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四月初七日乙未
               耶稣2016年5月13日
    “中学为体,他学为用”的说法,源于2009年的一次随想。也是近年思想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面对中国现实问题时,对一百多年前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再思考,也可以说是思想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体现。此前都只是在其他文章中略略提起,没有去做更多的解释,在这里想多说几句。
    “中学为体,他学为用”与当年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有一字之差,但这一字,所表达的意思与内涵均有较大差异,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说。
    “西学为用”只是权宜之计
    当时为什么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因为西方在物质上太强大了,在技术上太先进了,船坚炮利,我们打不过他们,或者说是他们总是来欺负我们。作为辅宰大臣的张之洞有远见卓识,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暂时放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天朝心态和唯我独尊的文化优势,不以夷狄为夷狄,要向西方学习。学习什么呢?学习他们的技术,发展科技,为我所用,制造船只大炮来对抗西方的欺辱。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权宜之计,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只学习其科技和制度层面的东西,是有“度”的,而不是一味地照搬西方的标准和习惯,尤其是在做人做事上。
    中国人有自己的原则和传统,不走技术的路,走人文的路。这里体现出中国人的大智慧,技术只能为我所用,但不足以成为生活全部。可惜,现在很多人,还体会认识不到我们自己文化中的这种大智慧,真是太可惜了,也是非常可悲的。
    中国人和西方人最大的不同,一个是向外驰求,一个是向内用功。西方人一味向外求,利用外物,企图征服外在世界,却最终成为外在物质的奴隶;中国人则不同,提高自我修养,实现“天人合一”是我们的最高追求,有限地利用外物,但是又不被外物所用,最终与与外在世界和谐相处。同时,非常明白一个道理,用强权,用飞机大炮是征服不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以这样的方式与人交往,最终的结果还是《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强梁者,不得其死。”
    中国人又是与时俱进的,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不推诿、不抱怨,积极应对。《孟子·万章》下篇有“孔子圣之时者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在此应运而生。更高明的是,张之洞作为中国近代社会士大夫阶层的一员,不会忘记中国文化是中国人根本,因此“中学为体”在前;可惜的是,后人并没有领悟到他的苦心,只知道“西学为用”,却忘了前句的“中学为体”。
    一百多年过去,科技虽发展迅速,环境污染却让人无处可躲;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但也要应对各种各样说不出名字的怪病;征服物质世界,探索大自然的能力增强,人类自己却搞不明白究竟想要什么。有一个漫画表达很有意思:抓住别人,丢了自己。比如中国,在物质方面是强大了,但这种外在的强大像是还缺点什么。
    “他学为用”符合自然情形
    “中学为体,他学为用”,是把西方文化放到与其他文化平等的位置上,西方文化只是被我所用中的一种文化,而且究竟能不能被我们所用,还需要我们去甄别。从一对一到一对多,眼界更加宽阔。人类的生存方式多种多样,何必非要盯着西方文化说个不停。有人说西方文化强大,然而“物壮必老”,强大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像印度文化、南美文化、澳洲文化、非洲文化、伊斯兰文化等,都值得中国文化借鉴和学习,为我们所用。《中庸》上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老祖宗的话太给力了,真的要好好记住。
    把“西学为用”改为“他学为用”,也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包容和谦逊的品质,对任何一种文化都要尊重。一味地关注“西学”,会忽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现在天天都在说要有全球视野,但听到的却全西方的“民主”、“科学”那一套,听了快一百年了,耳朵早就磨出茧子了,难道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就不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吗?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是大自然呈现的情形,也是宇宙的规则。人类社会也如此,地域不同、国别不同、民族不同,呈现的文化形态也不一样,都有其合理和有价值的地方,都值得尊重和学习。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只要合适就行,自己感到舒服就行了,没有什么先进与落后、优秀和低劣之分,所以“他学为用”也符合自然情形。
    现在很多人,张口闭口都在说西方、说西方文化,其实自己也不知道西方文化到底是怎么回事。光盯着西方,是不是把自己看小了,中国人的智慧就是整体观、生命观,具有全球视野和宇宙情怀。世界不仅仅是西方,印度、南美、澳洲、非洲、中东等文化乃至许多部落文化,同样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也都能为我所用。当然,能不能领会到异文化的精髓,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国语-郑语》里有句话,“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现在所谓的“世界一体化”,“地球村”等观念都是错误的和反人类,是有违天道地道的,也是有违人道的。这种单一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霸权的行为,人类到了这个时代,一定要警惕这种狭隘的思想。
    “中学为体”是亘古不变的
    不管是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是我提出的“中学为体,他学为用”,“西学”也好“他学”也好,都只能是用的层面。《周易》乾卦有“用九”,“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用九”就是不被九所用,怎样才能不被九所用呢?就是要有自己的“体”,而且中国人、中国文化的“体”,又是不容置疑,亘古不变的。
    那中国文化的“体”是什么呢?
    “中体”就是炎黄子孙,几百万年来在华夏大地上繁衍生息,所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性格。中国文化的“体”就是中国文化,是中国人生活的样子,你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征。《周易》“百姓日用而不知”,“中体”就体现在中国人的天天用的、常常做的,即“日用常行”中,可以说“中体”就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就是中国人的“心”。
    在学理上,按马一浮的说法中学的“体”就是“六经”,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当然,中国化的佛学,像禅宗,以及被称为中国文化一大事因缘的宋明理学,都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体”。
    那中国文化的“体”为什么又是不容置疑,亘古不变的呢?
    “中学”与“西学”这种一对一的表述,不足以显示中学的“体”,也只有“中学”与“他学”的这种一对多的表述,才能凸显中学“体”的价值和不可动摇与不容置疑。
    中国文化对中国人来说,不能妄自评价,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只能接受,虔诚的接受,因为它已经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根植在你的心中、融入血脉与生命中,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国文化的“体”具有不朽的永恒的价值。同样,像《六经》这样的经典,就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六经》之迹是文字,《六经》之本是中国人的心性,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写照,需要你一生一世去体会,如果你还去质疑,是不是太狂妄了,也太可悲了。
    有一次在北京一个茶馆,参加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读书会,有人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义理说三道四,妄加评说。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就说了一下我对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用了三十二个字:
    广大悉备,历久弥新;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根于人心,亘古不变。
    这是我多年学习、思考、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对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只有好好的学习和体会,任何质疑都是非常可笑的。
    赘语
    其实,中国文化讲究“体用不二”。程颐在其著作《伊川易传》中说:“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所谓体,指本原、本体;所谓用,指显现、作用。“西学”只是一种显现和现象,“他学”才是除“中学”之外,所有的事物形态和表象。《周易》乾卦有“用九”,就是不被九所用,也是全部都能为我们所用。
    写到这里想到了邵康节的《观易吟》:
    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
    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
    天向一中分体用,人于心上起经纶。
    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
    诗中流露了参透天人、观易见道的智慧,显示了博大的宇宙情怀和洞明精湛的生命观。
    “中学为体,他学为用”,只有“他学为用”,方能彰显“中学为体”。“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体”“用”本来又是不二的,这才是中国文化的“体”,一种人类文化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