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应当成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强大驱动力 作者:刘百淞 来源:原载于《中国艺术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七月十三日己巳 耶稣2016年8月15日 现阶段,在中小学阶段加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滋养根柢,护持灵魂,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确立文化自信,推陈出新,积极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善于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帮助中小学生从小学会做人,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将文化自信提到与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并置的高度,并用“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概括了文化自信的作用和地位。青少年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广大人民群众殷切期望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些美好期盼,都应该从基础教育开始。播撒种子,善加呵护,最终培植出参天大树。民心所向,大势所归。 经过专家组反复研讨、论证,最终制定了科学系统的课程结构。学不躐等,循序渐进。小学低年级突出传统蒙学的特有内容,将《三字经》《千字文》等内容穿插其中;中年级段奠定诗词美学基础,有鉴别地推出《声律启蒙》《中国古典诗词欣赏》等内容;高年级段开始阅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文本,初步了解儒家思想的大致格局。从编写教材、制定教学大纲、优化教学资源、增强师资力量等方面来看,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包括儒学的合理成分,但决不等于儒学。为了避免陷入儒家经典文本一端独大的境地,教材编写组成员对初中阶段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安排,收录《孙子兵法》等古代名著,还择取了《古文观止》等文学读本。高中阶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作为重点,指引高中生系统学习儒家、道家等学术流派的经典文献,使高中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在课题组专家看来,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至少涉及国学经典、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等内容,而不是单纯的经典诵读。这些举措旨在实现培养“青少年完美人格”的教育目标。 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出标准化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极大调动教职人员的工作热情。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居于教师职责的第一位。古人讲求“文以载道”,强调载体的重要性。在漫长的教育发展史上,教材建设一直是教育家和国家教育部门的工作着力点。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一套系统完备、符合教育规律的标准化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就是一线教师手中的“利器”。古人云:“利器在手,不可假人”。它的问世势必能够激发广大师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大家更好地发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出标准化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有效回击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奋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亟需一套能够充分展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标准化传统文化教材。以前,我们反对从课本中删除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有效遏制了教育领域的“去中国化”的不良趋势。中华民族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相互交融、互相促进,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是“仁”, 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生生之德”。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指引下,中华民族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我们不能数典忘祖,割裂传统,更不能将传统视为沉重的包袱,妄图彻底决裂。实践证明,只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开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全新局面。 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在过去的5000多年里,中华民族创造了生机盎然、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我们坚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承载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美好憧憬,包含着最根本的精神基因,闪耀着独具一格的精神标识,为培育生生之德、挺起民族脊梁提供了无以伦比的洪荒之力。拥有这样的文化价值,我们感到无比的自信;传承这样的思想精华,我们感到任重道远。今天,我们激流勇进,再接再厉,结合教育教学切实需要和客观规律,从这些优秀篇章中汲取力量,在中小学校园中加大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教育力度,为培育和健全小学生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提供丰富素材,为建立和规范中学生日常礼仪规范提供历史文化依据。 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出标准化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夯实国民教育基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确立现代国家的文化安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被提到议事日程。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国内形势和社会现实,我们紧扣经济现代化和社会变革的脉搏,从文化安全的高度来审视基于中国文化而形成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释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当人类社会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天下大同”的局面尚未形成,以“文化包装”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冲突论”却在许多地区掀起了惊涛骇浪。一场建立竞合关系基础上的注重国家利益和地缘战略利益的“新冷战”已经悄然拉开帷幕。正剧、闹剧、喜剧、悲剧交织在一起,让人目不暇接。中国人民向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文明以止”,认为“文明”不是无节制的对外扩张,而是尊重不同文明的差异性,“止”于所当止,内修文德,进而化成天下。中国人民理想中的文明格局,可以用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加以概括。中国人民不愿卷入“文明冲突”,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文化霸权,只想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前提下,拥抱更多的朋友,维护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安全。这也正是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有力诠释。 我们既是传统的守望者,又是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必须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理性地对待传统,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不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地朝着奋斗目标前进。 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出标准化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增加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底色和底气。面对中国奇迹,有些人心怀叵测,不断释放诸如“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错误信号,企图“唱衰中国”,在中华民族前进道路上设置重重障碍,干扰中国和平崛起。这些不良信息在网络空间滋生蔓延,对青少年成长成才产生了阻碍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需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中小学生的完美人格,先入为主,发挥优势,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有效掌握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周易》曰:“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这里讲的“常德”是指一脉相承的中华美德,这里讲的“行习教事”是指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中华美德的认识,真正做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进而对外传播中华文化,阐发中国精神,展示中国风貌,让全世界听懂“中国故事”,听清“中国声音”,充分领略中华文化的持久魅力。这一切都应该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开始,积少成多,积健为雄,为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积蓄充沛的力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是为国育才的根本性举措,能够为培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能够为“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更应该坚持德才兼备的人才观念,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参与全球治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齐治平到今天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到继续进行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世界潮流,浩浩汤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在历史转折点和社会转型期,确立文化自信有助于我们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更好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有助于我们激浊扬清,推陈出新,真正做到“日新又新”,有助于我们发掘中国文化的时代性、科学性、时效性,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激发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从而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有助于我们在民族富强、人民幸福方面做足文章,有助于我们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新局面。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文化自信应当成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强大驱动力。教书育人,优秀教材不可或缺。平心而论,这套标准化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就是优秀教材。它能够帮助中小学生确立文化自信,走上人生的正确轨道,早日成人成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