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评论杂谈 >

【儒家微博每日精选】何光顺:我何以牵挂果敢?(2015-9-09)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儒家网 微言 参加讨论
微言

    作者简介:“微言”是儒家网特设的一个栏目,主要搜集整理发布儒家学者和儒门同仁发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何光顺:我何以牵挂果敢?(2015-9-09)
    整理者:冷长安
    来源:儒家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七月廿七日戊子
                 耶稣2015年9月9日
    #儒家每日快评#
    @何光顺:
    【我何以牵挂果敢?】有任先生问我曰:何以牵挂果敢?吾云:凡认同吾华夏文明者,皆为华夏同胞。又何况果敢遗民本为吾华夏文化之血缘胞族。既有血缘相系,又有文化根脉相连。故吾辈不当弃之。此即如父母不弃儿女,又如耶稣基督所谓一百只羊,而不可弃一只。吾华夏古道与儒家仁道在爱人,天下无可弃之民,果敢同胞又何可弃?
    #制度#
    @史小东 :
    【制度1】朱子曰:“今世有二弊:法弊、时弊。法弊但一切更改之,却甚易,时弊则皆在人,人皆以私心为之,如何变得!”技术性的制度缺陷是容易解决的,但与人心及社会风气直接相关的时弊却不是靠制度设计能够改变的。礼义崩溃、世风贪鄙,则制度的漏洞层出不穷,再精致的设计也会由于人的问题而出现问题。
    @史小东 :
    【制度2】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没有弊端,制度所显现出来的弊端并不仅仅在于制度本身,它与社会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看不到问题的本质而机械单纯地完善制度之形式,就会陷入不断“完善”但永远不能完善的境地。如果缺乏人自身的提升,制度必定越来越复杂,形成“法愈密则规避愈多”的状况。
    @斯文V:
    【秩序】群体有共识以明权责,成秩序。其本在道德,其末在法律。法者,依道而为者也,道德之底线也。德者,本也,法者,末也。故人多不学法,而不犯。皆在道德,知本则不失于末也。隆德以聚心,严法以取信。自古民无信不立,德衰法弛,治乱之机也。好坏无它,善恶有报而已。善行要有善报,法律要有尊严。
    #其他精彩微博#
    @山听风_s16:
    【文化】中国最丰富的资源,是文化,包容性文化 良善文化。如果对此不以为然,看看东西方文化宗教各种主义的对抗,从历史上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战乱,到当代中东问题泛滥无解。中国的经济崛起,在文化上也应让西方人感受到中华古老文明的文化亲和力。利益之争,似乎使世界回到丛林时代。还好,有人性在。
    @杨万江:
    【天下】中国能够在世界恢复天下秩序吗?尽管非完全复古,但中国仍将可望在尊重主权平等的国际法律秩序前提下,遥绪三代尊大一个领袖国家而统领天下以治公事的“大一统”机制及其天下秩序之遗意。这取决于未来50至100年,中国作为巨量国家而通过自身能力和先进性的和平示范及其“有德于天下”是否可能。
    @儒生知一:
    【分工】在任何一个古典文明中,都强调分工,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对人之目的-善-本质-应为即在朝向城邦政治、伦理之善的对分工的探讨中展开,关键的问题即是,认不认同基于某种依据的分工和如何分工,古今之变则在于,不接受任何”客观“的分工依据,而只接受求柴搭伙性质的所谓“友爱”。
    @环境与体系:
    【评《刘强:我们的书院梦——在21世纪中国书院研讨会上的开幕致辞】孔曾孟儒学,本就不为治学而存,是为“正世”而存。存此志,而立之此方案。为了实现正世之志,又附加所需之“辅助方案”。综合之而成孔曾孟儒学体系,辅助学之者之体行成其此志。世众学之而用之,则共识而志一也。在近代自然科学与智能机器已存之时代,古人所难知者,今已极易解。
    @键田农夫:
    【皇帝祭祀】或以三月三日於新鄭黃帝故里祭拜黃帝為倡,此議恐有不妥也。黃帝祭祀,禮宜有之,然歷世祭祀,乃在黃陵。昔時國共相爭,尚不敢廢其禮儀。某黨且派遣元老前往行禮。故於今日,若崇黃帝祭祀,應明定典禮,如期簡派大員赴黃陵行禮,若驟然易地,實有廢黜之意寓焉,必不可行也。
    @键田农夫:
    【性别】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然陰陽固相反相成,故兩性必異道也。今日之言女性主義者,雖藉言性別,而實欲求抹殺性別也。然世無中性之人,女性主義愈盛,則女子必愈強橫而男子愈衰微也。如是女子醉心馳逐而無意撫養,其家必敗,其國必衰,如烘開牡丹,艷而不久矣。吾國女權張而老人社會驟至,亦有以也!
    @刘青衢:
    【义理】天何言哉,道不自名,强曰之生,宇宙人物皆生之赋,万类不齐,人则形神俱美,为生之精,道之大极也。神妙于形,故良知契于天理,道体最显。若群侪器物,各得所生而等差相保,是全道之广也。生生之道有节,首曰正,各正性命也;次曰和,内外合和也;次曰常,常道恒生也,生正和常,井然成统,大道备矣。
    @刘青衢:
    【义理】大道流行,万物化生,既往虽灭,赋于新生,天地间唯是生生不息而已矣,蔽于亡而不知存,昧于死而不知生,乃未见道之全,尤未得道之本,若佛悲生苦而求极乐于来世,道厌生短而求不老于仙家,皆见死不见生,欲脱死而实囿于死也,何如上体生生之大道,而开物成务于人世,庶几不负天道也。
     责任编辑:梁金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