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泰”卦随感 作者:孙铁骑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三月十二日庚午 耶稣2016年4月18日 泰,安乐、太平、安宁、和谐之谓也。由个体达于社会,再达于天地万物,通而为一,生生不息,吉而亨通也。故卦辞言“泰,小往大来,吉亨”。 而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方可保长久安泰也。故“泰”卦,示人以居安思危之道也,示人以居高位者如何长保太平之道也。 “泰”之极致,当有不同层面之表现: 总而观之,当是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万物繁茂,鸢飞鱼跃,各正性命,生生不息。故《彖》释以“天地交而万物通也”。 以社会观之,当是群体和谐,人心向善,众志相投。故《彖》释以“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以个体观之,当是个体内在身心合一,修道育德,实现生命之完满。故《彖》释以“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 如此之世,正是君子当位,大道当行,而小人退位之时也,故《彖》言“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孔子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儒家之入世担当,不仅求自我生命之圆满,更要求天下人之生命与我同其圆满。故身心安泰之君子,无论有位与无位,都要推己及人,兼善天下。在此有二层意蕴:一为君子无位,身居乱世,不可以大行其志,却可以自身修为教化世人,风化社会,如孔子之人生。二为君子有位,身居太平之世,可以大行其志,则吉无不利矣。故初爻言“拔茅茹,以其彙,征吉”,即言君子当以修身为本,而心怀天下也,释以“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君子身心安泰,而思救世道人心,或身居安泰之境,而忧天下可怜之人,故不畏险难,志于救世济人。有大慈大悲之心而无有不关切之人,有大公至正之情怀而无营私之朋党。故二爻言“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 而君子欲济世救人,必先光大自我之生命,使自我身心安泰,生命圆满,方能外救他人也。而自我生命之本在内而不在外,内修性命,外修善行,以“形而中之人”修“形而上之道”,方能使生命光大而有得也。故二爻又言“得尚于中行”,释以“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而君子欲长保身心安泰,社会欲长治久安,必居安而思危,艰贞自守,方可无咎。孟子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乾”卦三爻言“夕惕若厉”,皆此义也。故三爻言“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此为天地自然之道也,明道君子不可不慎也,故释以“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而居安思危之道,在于怀道心而至诚无息也,不为外物所诱惑,不为外境而易其心志,才会终享亨通之福报也。故三爻又言“勿恤其福,于食有福”。 但人居于安乐之时,多会乐而忘忧,误于荣华,失实忘本,不但失济世之功,亦以失己。故四爻警之以“翩翩不富以其邻”,释以“翩翩不富,皆失实也”。 其原因就在于身居于安乐之中,而丧失慎独修身之自觉,失却本心之至诚。故四爻又警之“不戒以孚”,欲防其失,必须于安乐中真诚自觉、自省,则无失矣!故释以“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故君子居于其位,必发于至诚之心,顺于生生之道,中正而行,诚于中而形而外,自然泽被天下,吉无不利矣!故五爻言“帝乙归妹,以祉元吉”,释以“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如果不知警惕,耽于安乐,则危机可待,泰转为否,救之不及矣!故上爻言“城复于隍,勿用师”,释以“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自作孽,不可活”,自乱天命,则求告无门矣。故上爻又言“自邑告命,贞吝”。 “泰”卦上坤下乾,天地相交之象。天地相互感通而生万物,大德在位者观之而思如何合于天地之道,以助成天地万物之生生不息,并以之兼善天下,以利民生。故《象》言“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