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评论杂谈 >

【孙铁骑】读“复”卦随感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儒家网 孙铁骑 参加讨论
孙铁骑

    作者简介:孙铁骑,男,西历 一九七三年生,辽宁铁岭人。2006年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11年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2012——2014年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教于白城师范学院政法学院。版专著:《内道外儒:鞠曦思想述要》《生活儒学与宋明理学比较研究》。在《哲学动态》《江汉论坛》《甘肃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读“复”卦随感
    作者:孙铁骑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腊月十一日辛丑
               耶稣2016年1月20日
    事物之发展,有始有终,始终之间,似乎是一条直线。而中国哲学则认为终点是向始点之回归,从而终始之间是一个圆圈,故老子讲“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知天道好还,万物之发展皆由外展之后而向始点回归,归根复命,方为天道之自然。如此,人生就当自觉归根复命,不可一往无前,最终要由外时空之物欲奔逐回归内时空之生命安顿。无如现代与西方文化所崇尚之拼搏、奋斗、竞争,有来路,无去路,至死方休。故“复”卦,示人以如何遵循天道自然循环往复之规律也。
    于人道而言,人生之一切外在追求最终都要回到生命本身。由“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而知性命在吾身,则会自觉修身养性,将向外求索之生命收摄回来,归根复命,才能真正得生命之亨通。人能知归根复命,则自然重内而轻外;外物得也可;失也可,朋友来也可,去也可;无入而不自得。故卦辞言“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彖》释以“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天道自然,成终而成始,终始成环,实乃一循环往复之过程。日月轮转,四季循环,万物之生长消亡,无不见此天道循环之历程。故卦辞言“七日来复”,《彖》释以“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知此天道循环之理,自觉归根复命,方能往而有功,行而有利。故卦辞言“利有攸往”,《彖》释以“利有攸往,刚长也”,又赞以“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知命君子,不会乱用生命,入世修身,而求归根复命之道,自然言行与所求不会离生命太远。如老子之守弱不争,亦非消极处世之义,实乃归根复命之生命自觉而为,亦是修身之一种路途。故初爻言“不远复”,释以“不远之复,以修身也”。如此之生命不离根本,自然无悔,内含吉祥。故初爻又言“无祗悔,元吉”。
    复归生命之本,得生命之正,自然美在其中,其吉可知。人之生命,由天道流行于人而为德,由德内化于心性之中而为仁,由仁外显而义,由义见之于行而为礼,其核心不离生命二字。故二爻言“休复吉”,释以“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然此归根复命之过程,亦是生命求索之过程。人间正道只有一条,小道、邪道却数不胜数,故如何觅得正道,恰是人生第一等艰难之事。故道言“人身难得,中土难生,大道难逢”。屈原之感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即是寻找生命本根之过程,亦内含慨叹真道难寻之意。故三爻言“频复,厉无咎”,释以“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故欲归根复命,得生命之正,必须心诚求之,择道固执,由外时空回归内时空,由“形而中”上达于“形而上”,即孔子“下学而上达”与“君子不器”之义,方能得享生命之喜乐。故四爻言“中行独复”,释以“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只有真正归根复命,回到内时空,操作精气神,达于时空统一而得道,才能真正得生命之安顿,故能无悔。此非理论问题,完全是生命修证与实践问题,只有自我考问,自我得知,非可求证于他人也。故五爻言“敦复,无悔”,释以“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如果不知归根复命之道,自然迷失于人生外求之途,其凶可知。遍观现实人生,几乎人人如此,奔忙一世,迷茫一生,或贪生怕死,或厌世轻生,最终皆抱憾而终。比之于一国之君,就是不知治国之道,不知务民之义与立国之本,最终民乱国丧。故上爻言“迷复凶”,释以“迷复之凶,反君道也”,又言“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复卦上坤下震,雷在地中之象。雷动万物,雷见于天,物见于地,今雷入地中,归于万物之根,而震醒万物。古代圣王因之而法天行,在一阳复始之日停止一切社会活动,让人人皆知归根复命,知生命之本在一己之身中。故《象》言“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