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的道德沦丧、人性溃败到了何种可怕的程度,已无须多说。假如道德也可以成为“社会契约”的一个重要内容的话,那么,大家已经撕毁了契约。 现在的情况,有让人感觉中国人要一起玩完的意思。 灾难从“反传统”开始。根据德国社会学家米歇尔.鲍曼的说法,任何一个国家,其政治、经济、社会秩序的维护都需要消耗道德资源——在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很大变迁的时候,要维护它的良性运转,就需要用更多的道德资源来埋单。 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为现代化的一种加速运动,本来就需要太多的道德资源来消耗。然而,从“五四”开始,这些道德资源都被视为“坏”的东西给砸烂了。到现在,某些人仍然没有停手。 近代西方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当然也产生过道德沦丧、人性溃败的现象。但西方之所以没有发生崩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道德资源可以支付消耗,且其制度具有生产道德资源的能力。人们牟利的冲动,没有演变为整个社会对道德和人性的大规模、毁灭性践踏。 中国就不一样了。没有传统的道德资源可以消耗,制度本身也没能生产道德的能力(倒不如说这种制度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没有道德资源的消耗来支撑政治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的情况下,中国社会就只能消耗人性。所以人性溃败的事例层出不穷。 谁都看得见,在践踏道德的运动中,上层精英——无论是政治精英、经济精英还是知识精英——起了“带头作用”。本来就饱受压榨的屁民们,当然也就不客气。 到这种份上,儒家文化被忽略的可怕后果显示出来。 按照儒家传统,社会上层精英的道德水准必须高于普通百姓,把自己在对一个社会的道德责任上视为“普通百姓”是错误的。道理很简单: 一、上层精英和民众的区别是,前者因为从制度中受益,他们不需要践踏道德,都可以获得利益;而后者由于被制度侵害,只有通过践踏社会道德才能获取利益。获取利益上的这种区别,逻辑地要求上层精英具有很高的道德操守,以便换取民众对制度和道德秩序的认可。双方之间好像有一个契约。儒家文化对上层精英的道德操守的强调,是在筑起一个防御阵地,防止上层精英对民众的压榨加剧。 二、要求上层精英有道德操守,基于“责任”的要求,他们必须对整个社会进行道德示范。 这两个道理一旦被突破,上层精英只要践踏道德,即表现为他们对民众的压榨加剧,而且,等于撕毁了契约,向整个社会发出了集体践踏道德的号召。 本来就被制度压榨,发财既没权力,也没背景人脉这类资源可以依恃的民众,一看这阵势,哪还能情绪稳定?很明显,他们要发财,只有通过践踏道德。道德践踏得差不多,已经不够用的时候,只有践踏人性。于是,今天你造“毒大米”给我吃,明天我造“毒豆芽”给你吃。 某些“知识精英”,往往都把账算到权力身上,却不反思,自己和权力、资本一起狼狈为奸,用各种动用的旗号表演和捞取利益,一再突破社会道德底线,才是问题的祸因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