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严寿澂】刘鉴泉校雠学述论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儒家网 严寿澂 参加讨论
严寿澂

    作者简介:严寿澂,男,西历一九四六年生,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现执教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教授,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及美国克莱蒙研究生大学(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宗教学院经典诠解研究所(Institute for Signifying Scriptures)特约研究员。治学领域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与古典文学,旁涉政治思想及宗教学。近年撰有专著《百年中国学术表微:经学编》(即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刊出;另有《子学编》、《史学编》、《文学编》三种,将陆续完成)、《诗道与文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近世中国学术思想抉隐》(上海人民出版社)、《近世中国学术通变论丛》(台湾国立编译馆),及期刊论文多篇。
    

  


    刘鉴泉校雠学述论
    作者:严寿澂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邮报》
    时间:孔子2565年暨耶稣2014年6月7日
    摘要:双流刘鉴泉(名咸炘)学博而思深,著作遍于四部。于校雠目录之学,亦深造自得,有《续校雠通义》、《校雠述林》、《目录学》诸作行世。辨经传之体,推子书之原,明文集之流衍,论小说之名实,皆有独见。于《汉志》部类条别、辨章学术之义,尤三致意焉。于章实斋言公之说,引其端而加详;于互着别裁之义,则阐发其精义而匡救其太过。以爲天下之文,以内容分,不外事、理、情三者,事爲史,理爲子,情爲诗;以体性分,则不外记载与著作,史爲记载,子、诗则著作。天下之学惟事与理,其学在史与子,集则情文而兼子史之流,经者三者之源。明乎此,则知四部之中,史子爲主,经在上而集在下。以此统御一切学术,则能执简以驭繁,通古今成一贯,时有新见卓识。论明末三风、子学流变,即其例也。
    关键词:刘鉴泉(咸炘)    校雠    七略    四部    辑佚    辨僞
    一、序说
    双流刘咸炘(鉴泉)近世通人,学博而思深,著述遍于四部,胜义缤纷,抽绎难尽,虽博涉多方,其根基实在校雠之学,有《续校雠通义》、《校雠述林》、《目录学》诸作行世,自谓:
    无论治何书,必先知校雠法,不独爲繙书也。校雠者,乃一学法之名称,非但校对而已,不过以此二字表读书辨体知类之法。章实斋先生全部学识从校雠出,吾之学亦从校雠出。章先生云:“爲学莫大乎知类”,明言其本。故其书首即论六艺。吾之知言论世,皆从认识六经本体推出。[1]
    实斋以爲,校雠非仅“部次甲乙,纪录经史”,而是爲学之法,即所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2]鉴泉取其说,并更进一解,云:“章先生之书,至精者一言,曰:‘爲学莫大乎知类。’刘咸炘进以一言,曰:‘爲学莫大乎明统。’明统然后能知类。类族辨物,必本于四象两仪也。”[3]此所谓统,不仅是羣书的纲领,而且是宇宙之大统,所谓四象两仪,亦即是道。鉴泉认爲,这宇宙的大统体现于六艺,故曰:“统莫大于六艺。六艺者,《七略》之纲,老之所传,孔之所定。”孔、老如此,庄周与太史公亦然:“子莫超于庄周,而《天下》一篇,首论六艺;史莫工于马枪,而《序》论《易》《春秋》之隐显。故章先生之明六艺,其功伟矣。”又曰:
    学譬如屋焉,诸学专门之精,犹之楹柱欂栌,各有其用,蔽不自见。苟见其各有所安,不饰其短而没其长,不强所不知而自大所知,如居屋中而目周四隅,大体俱见,已爲通矣。若通乎六艺之流别,乃升屋极而观,上下四旁方圆之至,皆定于一。又譬之行礼乐焉,诸学专门之精,譬如钟师磬师;通于六艺之流别,则小宗伯辨位赞仪,指挥羣工,各从其类者也。[4]
    其爲学之所祈向,即此可见。
    《推十书》以《中书》二卷爲首。“《中书》之名,对《左》《右书》而言也。《左书》曰知言,《右书》曰论世,如车两轮。《中书》则其纲旨也。”[5]鉴泉认爲,人间世的一切,都在不断的变动之中,任论一事,皆须论其世,论世的目的,即在“御变”。御变之际,切不可“偏于一端”,应当“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以免太过与不及之弊。论世爲纵,以“通古今之变”;知言爲横,“以两观之”,“用中正偏”。就四部分类而言,论世爲史,知言爲之,二者相辅相成:
    不论其世,无以知言,故读子不读史,则子成梦话。不知其言,无以知人,故读史不读子,则史成账簿。学如谳狱,论世者审其情,知言者析其辞。读书二法,曰入曰出。审其情者,入也,虚与委蛇,道家持静之术也。析其辞者,出也,我心如秤,儒者精义之功也。入而不出,出而不入,昔儒之通弊,儒道末流所以流于苛荡也。二法具而无不可通之书,书亦无出子史之外者也。虽然,不见全,不知偏,不知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何以解蔽而见始终哉?故必先明统,统莫大乎六经,知六经之形分神一,则知两矣。校雠者,辨分形也。体器明而旨可求,各得其当,无泥拘诬凿之弊。永终知弊,必类族辨物也。
    读书治学,必当论世与知言,如车之两轮,不可或缺。车行不可无御,治学亦不可无统,统之最大者乃“形分神一”的六经。形既分,则必须知其如何分,何以分,此即“知类”,爲“明统”所必由。故曰:“知言论世,总于明统知类。”[6]
    二、以七略法治四部
    鉴泉着有《目录学》一书以授徒,指出所谓目录学,即是古时所称校雠学,“以部次书籍爲职”,“而书本真僞,及其名目篇卷亦归考定”,更须知“古之爲此者,意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与西方所谓批评学者相当,中具原理”,校勘异本等,衹是其末务。“所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关诸羣学”,其中的原理,乃“辨论所聚”,并非“仅有考证成例而已”。羣书须分部,“部中分类,类分子目,明揭之中,复有暗叙,支条流派,繁密过于律例”。因此,“部类一事,于目录学中,最爲重要”。[7]部类一事的关键,则在“以七略法治四部”。[8]刘歆以七略部次羣书,后世代之四部,乃势之所趋,不得不然,章实斋知之甚明,故主张“存七略之意于四部”。然而其自撰《和州志》,“一用七略旧法”,进退失据,徒增纷扰。须知七略与四部,部次虽不同,而大义本无殊异。四部的大义是:
    以史子爲干。六艺者,干之根也,别爲经部,但收附经之传说。六艺之流,则归之史焉,别出则子焉。文集者,由诗赋一略而扩大之,兼收六艺之流者也,则殿焉,是干之末也。譬之于人居,史爲大宗,子爲小宗,经则庙也,集则小宗而又杂居者也。经、史者,七略之六艺;子者,七略之诸子、兵书、术数、方伎;集者,七略之诗赋。如此,则四部犹七略也。
    此说与前人之不同,乃在“昔之视四部爲平列,今之视四部,则史、子爲主,经在上而集在下”。其依据是:天下一切文字,以内容分,不外事、理、情三者,“事爲史,理爲子,情爲诗”;以体性分,则不外记载与著述二类,史爲记载,子与诗则是著作。“诗不关知识,知识之所在,则史与子而已。天下之学,惟事、理,故天下之书,惟史、子弟矣。集则情文而兼子、史之流者也,经则三者之源也。”[9]
    经的内容即是六艺;经爲羣书之源,正是指六艺可统一切学问,与绍兴马湛翁(一浮)之说桴鼓相应。然而二者于相同之中,自有其异。湛翁以爲,六艺不但统诸子与四部,亦可“统摄现在西来一切学术”。六艺之所以能“该摄一切学术”,不在诸子出于王官(此说“不可依据”),而在“六艺本是吾人性分内所具的事,不是圣人旋安排出来”。如此议论,显然是出于理学家之见。[10]而鉴泉则有取于章实斋“六经皆史”说,云:
    凡文不外理、事、情三字。《礼》记现在事,《书》、《春秋》说已往事,《易》说未来事。古人不外事而言理,理即在事中。《诗》则情也,然情亦由事生,白居易所谓“诗合爲事而作”也。凡文皆当爲事而作,故曰:“六经皆史。”[11]
    既知经乃最古之书,古人不离事而言理,于是便可说:“史之于经,如子之于父;子之于经,如弟之于师。”《书》、《春秋》、《礼》之流而爲史,明白易见。至于《易》,“虽言理而意在藏往知来”,《诗》则“虽言情而意在观风俗”,“其用皆与史同”。若就体裁而言,则《易》“流爲术数”,《诗》“流爲诗赋”。诗赋之“别爲一略”,乃因“情文与事理并立”之故。术数与方伎、兵书不入诸子类,主要原因则是“通理与应用之分”:“盖诸子皆言大理,举一义以贯众事(即阴阳家亦非止言术数之理),兵书、方伎、术数,则局于一事者也。”是爲“七略之大义”。[12]
    七略与四部之大义既明,即可“以七略法治四部”了。其法共四项:“一曰尊经,二曰广史,三曰狭子,四曰卑集。”经部所收,“当限于经之传、说”。律吕之书不可“入于乐”,如宋人郑寅所说,“仪注、编年,不得附于《礼》、《春秋》,则后之乐书,固不得列于六艺”(鉴泉以爲,“此论甚卓”)。同理,后世所谓通礼杂礼之类,亦不可“附之于礼类”。此即所谓尊经,其要在于“去礼乐之妄附”。[13]所谓广史,则是“苟非诗赋、子、兵、方伎、术数,无不当入史部”,史部不可仅限于《春秋》类。因爲史本指“记事”,故“记实事者,皆史也”,谱录、杂记因此不当入于子部。鉴泉解释说:
    谓史出《春秋》,特见史部首纪传,而迁书《七略》附《春秋》耳。官礼流爲政书,礼经流爲仪注,军礼、司马法流爲军政,《尚书》入于《春秋》而爲杂史之原,何一不入于史?使就《七略》之书而以四部法分之,六艺所附,无一不在史部也。独《易》流爲术数,《乐》流爲乐律,《诗》流爲辞赋,下流浸广,别专部耳。故明乎六艺之流而史广矣。
    而章实斋撰《和州志》,其《艺文书》“全用七略法,以诏令、奏议入《尚书》,琴调谱入乐,仪注入礼,年历、纪传入《春秋》,而别立记载一门,分地理、方志、谱谍、目录、故事、传记、小说、传奇八目”。鉴泉以爲,此爲泥古而不通今。曰:“从吾之法,经部爲源,史部爲流,申明源流,众知史部之皆出六艺官守,奚必附六艺爲一部而后明?”[14]
    所谓狭子,其理据是:能成一家言者,方得谓之子。“九流既衰,成家之学已少,兵书、术数、方伎合并,后世子部已广,何爲乎谱录、杂记、类书皆入子部乎?”子、史之别,其实甚爲明显,即“实事与虚理、记载与著述之分”。然而一书之中,实事与虚理、记载与著述,往往兼而有之,因此史与子,颇有相出入者。如政书中有议论,亦有应用之术;刑法之书属于制度一类,而其中亦有律学;礼属制度,而亦有礼学。处置之方,在于辨明一书以何者爲主。如礼学、律学,虽有说理者,但毕竟是以制度爲主,固当入之史部。兵书虽与兵制相出入,“而权谋、形势、阴阳、技巧与编制营伍之法,终不相同”,故可分别列入史、子。术数、方伎,虽有官守,实则都是民间相传的专门技术,官书衹是“因而定之”而已,与“礼、刑之爲儒者通讲者不同”,终究以技巧爲主,自当入于子部。至于乐类之书,“亦有制度,然其状实与兵、术、方同,而不与礼、刑类”,因此亦当入于子部。“由是以谈,礼学律学,附礼、律而入史部;乐与兵、术、方及诸艺术(书画、篆刻之类)竝立于子部,仍次九流之后,以示纯理与应用之分。兵之制度在史,乐之制度入子,斯亦皎然不混矣。”[15]
    集部乃后起之物,《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撰定之时,集部并无子、史专书,后世集部既盛,“爲下流所归”,“已成万不可反之势”。章实斋“欲条其能成家者着于叙录以杜滥”,其意固是甚善。而其撰《和州志·艺文书》,“竟以儒者文集入之儒家,其余入之杂家,自谓能明古者立言之旨”,实则甚谬。九流既衰之后,人人“皆貌儒术”,而“不成家者十之八九”,与“兼儒墨合名法”之古杂家不同。即便是成家者,“亦未易别其爲儒、道、法、纵横也。必强定之,则皮相”。于是后世文集,便以“儒、杂二家爲龙蛇之菹”。而且后世文集虽甚杂,终究以诗赋之流爲多。“既用七略法,则不得不列诗赋专集,而诗赋多者反以爲文集而溷入杂家”,显然是行不通。总之,“集本卑名,非复《七略》之旧”;其名既已卑,不妨多容,何必强附于诸子?[16]
    明于七略义例,固然是大有助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然而后世书籍日增,非四部所能容,“强编四部之中,而四部以芜,七略以乱”,“收之不可,弃之不能,惟有别爲外编,使与四部竝立”。依章实斋之见,此等书籍难于位置者,有钞辑、类书、评点三类。鉴泉由增三类:杂记、考证书、蒙求,以爲除评点外(鉴泉以爲,实斋将评点书尽附于诗文评类,太过笼统,“专论文者宜附文评,兼考论者仍宜依本书,各归其部”),“余五者当统爲外编,以别于四部”。类书门类衆多,“所该甚广,非专于典章与艺文”:“或主益辞章,搜求秀艷;或取便繙检,网罗数名。其体甚大,不比钞摘之短书;其用亦宏,不比考史之谱录”。显然不是四部所能赅括,非别立一门不可。钞书与类书不同,鉴泉列举三种:“钞辑羣书,删爲简本,如《羣书治要》、《说郛》之类,一也。纂录杂记,依类分编,如潘永因《稗类钞》之类,二也。摘比华采,略分门类,钞一书如洪迈《两汉博闻》,钞羣书如《俪府字锦》,限一体如《诗赋四六》之类,三也。”此等书既无现成门类可归入,自当如实斋所说,别立一门以位置之。所谓杂记,乃指“札记、随笔之书”,“记事论文,考古谈今,大或关于经史,细或涉于市井”。自宋代以来,此类书籍日出而不穷,“目录家强附之子部,又分其多记事者入史部”;《四库提要》则“于杂家中立杂考、杂说二目,又以记事大者入杂史,小者入小说”。然而须知,古时所谓杂家,于儒墨名法兼收并蓄,其宗旨虽不纯,却自成一家,“非杂说之比”。杂史本指“纪传、编年二体外之成体者”,小说则“扬厉多风,意存讽劝”,此等书籍,归类爲难,处置不当,便“子、史二部皆乱”,故不可不入之于外编。考证与蒙古求二类之书,亦非四部所能该,故亦当入于外编。至于丛书,乃“汇刻之书”,必须分别处理,“簿录卷帙,则当别爲一目/条别种类,则当散归各门”,亦即藏书之时,别置一类;著录之际,散归各门。[17]
    综上所述,可见鉴泉治校雠之学,以建立标准爲先务,云:“凡分类必有标准。若标准歧出,则类例不通。”然而世间事物,“介在两歧、出入二类之事,则恒有之。虽物质科学归纳所成之类例亦然”,更何况部次羣书?“书籍之质素,本多混合”,校雠学中著录之事,“以一书爲单位,又不能如治物质之隔离分析,其所分类例,不过论其大体而已”。章实斋因而有“别裁、互着之法”,以济其穷。即以一篇文章而言,“叙事之文岂无论议之语,抒情之作亦有记述之辞”,然而一切文字分爲事、理、情三大类这一基本事实,并不因此而破。由此可知:“部类之标准,配隷之界画,不能极其严明,固势之必然,而非学者不精之咎也。”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部类可以无标准,配隷可以泯界画,祇是无法“极其严明”而已。此所谓标准,鉴泉列出二项,即体与义:体乃“著述之体裁”,义则是“学术之统系”。除此二者之外,“一切分类之标准皆不可用”。昔之著录家于此懵然莫辨,“往往歧据他端以乱部类”。“如《四库提要》以官定仪注入政书,私仪注则附经部,是以作者之官私爲断也。律吕之学入乐类,讴歌弦管则入艺术、词曲,是以论者所定之雅俗爲断也。记事大者入杂史,小者入传记、小说,是以事之大小爲断也。别传在传记,而明高皇后传则入杂史,是以人之贵贱爲断也。”凡此皆是标准不明,徒以自扰之例。[18]
    鉴泉又指出:“条别著述,虽以义爲主,而分别部居,则以体爲主。”易言之,校雠之职,本是“分别部居”,由此而“条别著述”,达致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鹄的。若不知分别部居,便谈不上校雠目录之学。将一切书籍分爲史、子、集三类(经则是三者之源),便有了所谓四部,正是就大体“分别部居”的结果。史、集二部的小类,是“以体分”;其细目,则“或以义分”,然而亦祇是“其所究而非其所立”(按:所谓所究,乃指穷其流,所立则是就源头处而言)。兵书、术数、方伎三者,亦是如此。惟有九流,纔是依照“所立之旨义”而分。子部虽是以义而分,然而子之所以爲子,却是就“体”而言(“其体固异于史、集矣”)。以《史记》、《汉书》而言,其义岂是有合于《春秋》?又如《太玄》,乃拟《易》而作,若用七略之法,当附于《易》类,但“四部既分,又非官书”,便祇能归入子部了。若仅以义而分,则“六艺同出于圣人,亦无庸分爲六门矣”。然而“后世不知辨体而执辨义,往往以义混体”,子部收书之滥,正坐此弊。释、道二家书之部类,“尤爲不可解”。“释家有经、律、论,道家有经、诫、科籙、语录、丹诀”,自当属于子类。然而《佛祖通载》爲杂史,《释迦谱》、《,三藏法师传》爲别传,《高僧传》、《列仙传》、《神仙传》爲汇传,《众经目录》爲小学,《法苑珠林》爲类书,《宏明集》乃总集,《开元释教录》、《道藏目录详注》则是目录,一概归于子部,如何说得通?晁公武《郡斋读书记》谓“《神仙》、《高僧传》应系传记,以其犹《列女》、《名士》”,鉴泉以爲,“其见卓矣”。法显《佛国记》乃游记,昔人入之于地理类,而张之洞《书目答问》“谓其书主佛教,入之佛家”,若以“意主”而论,“则《文士传》意在辞章,可入总集乎?”《良吏传》意在政绩,可入政书乎?又,“马迁宗道,班固宗儒,未闻有入之儒、道者也。”可见著录之际,决不能“以义混体”。[19]
    三、条别著述之体裁以明学术之统系
    校雠家著录之时,固然当以体爲主,然而鉴泉研治校雠的目的,决不仅是部类羣书,而是旨在“明统知类”,亦即经由“著述之体裁”以明“学术之统系”。在鉴泉看来,六经或六艺之重要,不在其爲圣人所教,亦不在马一浮所谓“出于吾人性分”,而在其爲后世学术的源头。[20]章实斋以“六经爲史,爲政典,爲典章制度”,鉴泉对此,不表赞同,谓“不如直谓之爲正书”,曰:“《诗》、《书》、《礼》、《乐》谓之四术,《易象》、《春秋》、《周礼》斯在此,固皆当时所尊以爲正本者也。即不经孔子之裁,虽无经名,而已可名爲经矣。无论经之名爲孔子以前所已有,或爲儒者尊之之词,要其所以爲经,固不因圣裁。”故实斋所谓“六经初不爲尊称”,其说甚是,而其“义取经纶”之说,则不免“稍褊”。总之,“经者,书之正,传者,书之副也”。孔颖达所谓“凡书非正者,谓之传”,最爲简要。鉴泉对此解释说:
    盖经之本训爲织之纵。丝织物先立纵丝爲本,而后加横丝,则名爲纬。经纬之名,因含正副之义。传之爲义,则本爲传述、因述之义,而引申爲佐助之称,遂爲非正之名。传名之立,本对经体,而欲明经体,必以纬体对观。本爲经,则加爲传。故本文爲经,而注、说、附记爲传;大纲爲经,而委细爲传;其义一也。本者爲正,正者爲尊,于是经爲官书、正书之称;本者,不变也,故有经常之训;于是经爲大道、圣书之称;皆其引申也。徒执官定之一义,故有私史之矛盾;徒执圣书之一义,故有改制之谬说;皆忘其本、正之原义者也。明乎此,则六艺经传及史子之称经、传者,皆通而无碍矣。[21]
    这段话赅本括末,条理秩然,最见鉴泉“明统知类”的功力。
    传、记既是经之副,则六经以外亦有传、记(以制度而言,“其正文爲经,附记爲传,若会典之有事例,律之附例案是也”)。于是便有了内传、外传等名目,“六经之传记非一体,内传依经,外传旁衍,皆述其义也”。如“汉人引《论语》,多称爲传”,《孝经》亦视爲记。“若《礼》之记,则或记仪数,以补正文;或记异礼,以爲参证”,犹如“律之有例案”。“《尚书》之传,亦取经外之事以补经也。”《春秋》之传,体例尤严,“经爲纲略而传具其详”。鉴泉更指出,古时经、传二者别行,“至唐而经史正文与注疏犹未合并,正书、副书,各爲一本”。经与传一正一副之义,此爲明证。六经乃记事之正书,“此外有传说故事,亦名爲传,与附经之传同取传述之义”,“其言多不雅驯,史迁所谓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载籍极博,考信于六艺者,即以六经正一切传记也。百家之所传述,即六经之异传也。诸子书中,即有传记之文,不必远征,即《新序》、《说苑》之所采可见矣”。[22]
    按:吕诚之先生以爲,六经乃相传古籍,“而孔子取以立义,则又自有其义”。孔子之义,不必与古义尽合,但不可说不本于古。而儒家所重者,乃孔子之义,非自古相传之典籍。与经相辅而行者,大略有三类,即传、说、记。“传、说二者,实即一物。不过其出较先、久着竹帛者,则谓之传;其出较后、犹存口耳者,则谓之说耳。”传与说皆附庸于经。记的本义是史籍,与经乃同类之物,亦爲相传古书。“传、说同类,记以补经不备,传则附丽于经,故与经相辅而行之书,亦总称爲传记。”大义则存于传,不存于经。传、说、记三者,以说爲最可贵,因其多保存孔门遗说。[23]蒙文通亦持类似看法,以爲儒家学说之根柢固然在六经,然而其大义主要保存在传记之中。此类传记“爲书之多,蕴义之富,爲后来学术之结集”,乃是战国秦汉间新儒家融会诸子百家而成。经学之精卓处在此,不在经文本身。[24]此三家治学,自有异同,然而旨在鉴泉所谓“知言论世,总于明统知类”,则并无二致。诚之有进于鉴泉之处,乃是指出传、说、记,尤其是说的重要性;文通独具的手眼,则在贯通经学与诸子学,揭示秦汉间新儒家创辟之功。
    鉴泉以其校雠的功力,推子书之原,亦颇有创获。以爲“子书萌芽于春秋,盛于战国,而衰于东汉,原出于古传记而流衍爲文集”;而前人对此,“未有原本而论之者”。他本人以此自任,以章实斋“言公之义爲考论诸子书之钤钥”,“旁推于经生传记”,“上溯于《国语》、《周书》”,俾由源至流,本末粲然。首先揭示一义,即欲明战国诸子之宗旨,必先研治其书,而欲治其书,必先知如何成书。昔之论者,不明“言公”之义,“大氐浑举全书,惟恃考检年代”。“其根本之误”,在于以爲诸子书“皆出自作”,于是“考辨益密,而纠纷益多,竟至无书不僞”。实斋所谓言公,指古人不自著书,未尝离事而言理,所注重者不是一己著作之名,而是其学说大明于天下。鉴泉据此言公之义,强调说,诸子之书本非一人的文集,书中记言兼记事,足见其书乃是“一人之史,而非止一人之言”;又兼记古书,更可见此乃“一家之书,而非止一人之书”。亦言之,诸子书乃是“徒裔记录”而成。显而易见的证据有两项,一是“多重复而零条不贯”,二是“皆称某子曰”。《论语》、《老子》二书,均有“重条”、“重文”;《荀》、《庄》、《管》诸子中,“皆多大同小异之处”;《墨子》则一篇而载有三种版本;凡此可证诸书“言非一人,记非一人”。以《庄子》一书而论,“首尾一贯者,仅《骈拇》、《马蹄》、《胠箧》、《刻意》、《缮性》、《说剑》、《渔夫》、《天下》八篇耳”。“《荀子》书不止《大略》以下五篇爲短节也,即《礼论》、《非相》、《非十二子》、《性恶》诸篇末,皆有与篇题不类之条段。”治诸子者对此,多忽略而不加分析,“而治传记者尤甚”。如《老子》,“八十一章相传已久,就章作诂,多有难通。至近世而始有破其分章,认爲辑成者”。究其实,《老子》本与《论语》相类似,“一句两句,亦可爲章,其不可通,惟有从阙,不必强说也”。若是“编《老子》者皆标‘子曰’,则无惑矣”。又如《礼记》,“条段长短不齐,求其原本而校之,则连缀之迹,居然可寻”;《周易》中的《文言》、《系辞》,亦正此类;而“说者分章分节,亦多未安”。总之,“凡称某子,即是弟子之词,庄周书中且称夫子,其尊崇先师,或加子于某子之上”。总之,“唐以前,未有自著书自称某子者”。更须知,说理之书而爲徒裔所集录者,不仅华夏爲然。“释迦之经,集于阿难;耶苏之约,书于使徒;递相传衍”,一如七十子之于孔子,而且亦如《论语》、“言行兼顾”。又,“希腊哲人,多传格言”,其体裁犹如《老子》;“苏格拉底之语在柏拉图书中,犹鬼谷子之爲苏秦书也”。可谓“异地皆然”,足证此乃说理文初兴时的常例。[25]
    “诸子书之非自作”,唐以前人所共知,《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于古书皆不题某人着”,即爲明证。《史记》“于诸子皆云著书,又称子思作《中庸》,孔子以曾子通于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孟子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对此又当作何解释呢?鉴泉答道:“着本浑词,而古者每称述爲作(如《左传》称召穆公作《常棣》),且审史公之言,亦止谓孔、曾授受,《孝经》因是而作,孟子与万章之徒讲论,七篇因是而作,正与〈书序〉之言作某篇相同。”自唐以后,此义渐不明。宋《崇文总目》以来,“始于古书一一标明某人撰”。明人则于古书传本原无作者题名者,“更妄增之”。至近代,诸子之学渐爲人所重,加之考据之学兴起,于学者便“争言辨僞”,一见年代不合,则“举全书而僞之”。谬误如此,可说是其来有自,非一朝一夕之故。因此,欲讲明诸子之学,必须认清其书原是“集录”,“不必手着”。于是可“祛一弊而得一善”,即祛“时代不合之疑”,从而“分别以观其旨”。[26]
    诸子书的源头既明,便可探究其流变了。西汉之时,诸子与词赋“各爲门户,不相混淆”,子家的体裁则与战国时相同。至西汉末季,“杜钦、谷永之徒以书记称,体承诸子,法兼词赋,而杂文之流成;刘向、扬雄以博学着,虽名儒家,实近杂家,而专家之学衰”。东汉作者承继刘、扬一派,“桓谭《新论》兼有记载、辨证,首开后世杂记之体;王充《论衡》有诸子之意,而亦以上书、奏记爲贵;王符《潜夫论》则多爲华采;应劭《风俗通义》则铺陈名物”。“至三国,而又有评论时人时事之体”,如陆景《典语》,特爲刘知几所称赏;“傅玄《傅子》,竟可以当野史”。“战国西汉之风,于是大变。”晋、宋以降,虽有名理之学,而子舒毕竟稀少,“加以词章益盛,滥及史、子,记事说理,皆尚华藻”;以至葛洪《抱朴子》、刘昼《新论》,“竟成骈文”;梁元帝《金楼子》,“遂似类书”。凡此之类,“名虽爲子,而实已非子矣”。鉴泉概括说:
    综上所述,发源于传记之记言,初述古而后成一家言(由重言而立言);初由徒裔记集,而后爲自作。其文体则初简浑而后详析,初短促而后畅遂,初零碎而后条贯。至于汉世,则一家之书变爲一人之作。于是支分爲别传而衍变爲文集焉。此其大略也。[27]
    专家之学的子书,既流变而成内容庞杂的文集,校雠之法自须有相应的改变。从形式来看,“古之子即后之集”;就内容而言,则二者颇爲不同。内容既殊,读法不得不异。集之形式固然是由子书衍变而来,然而集并非“代子而兴”。“集之内容,实由《七略》诗赋一略而扩大之”。梁昭明太子〈文选序〉云:“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爲宗,不以能文爲本。”而《文选》的标准,则是“能文”,即所谓“事出于沈思,义归于翰藻”。鉴泉指出,王俭撰《七志》,“改诗赋爲文翰,即因无韵之文,亦多本诗,故广其名爲翰,即昭明所谓翰藻也”。阮孝绪《七录》,“改翰爲集,然其时之集,仍止诗赋一流,未尝滥及子、史。论事论理之文,皆入子中。史、子成书,仍自别行”。如嵇康《养生论》,爲《文选》所收,而其全书三卷,《隋书·经籍志》仍然别出,即爲其例。“至于唐世,乃渐混滥,不惟论理 [事] 记事皆入集中,乃至成书亦混入集。”韩愈之《顺宗实录》,柳宗元之《非国语》,止是附于各自的文集,而非入集。“刘禹锡之《易九六论》、《因论》,皮日休之《春秋决疑》、《鹿门隐书》,则皆编于集中矣。”后世之著录者,昧于“别裁”之法 [ 按:所谓别裁之法,爲章实斋所倡,其大意爲:“盖古人著书,有采取成说,袭用故事者。(如《弟子职》必非管子自撰,《月令》必非吕不韦自撰,皆所谓采取成说也。)其所采之书,别有本旨,或历时已久,不知所出;又或所着之篇,于全书之内,自爲一类者;并得裁其篇章,补苴部次,别出门内,以辨著述源流;至其全书,篇次具存,无所更易,隷于本类,亦自两不相妨。”见其《校雠通义·别裁第四》 ]。专门之学因之而沈晦,至爲可惜。[28]
    由此便可推论治集之法。唐以前,子与集未混,表见其自成一家言者,较爲容易。唐以后,经、史之流皆混入于集,当以如下三法治之:“一曰别裁其经、史、子之成书混入者。二曰表其有宗旨能成一家言者。三曰表其有得力之处者。”鉴泉同时又指出,治唐集与治宋集之法亦应有不同,其原因是:“若其自成一家,则唐多于宋;表其得力,则宋多于唐。”宋以后,“应酬牵率之风尤广”,可谓“无家不备众体”,非但“不能依其所得力之处以爲编次之甲乙”,而且多存“不足存之文”,故“言集之杂,至宋乃极”。然而宋集有一个长处,即“考证记述加详”。“凡经、史、子部之不成书者,悉在其中,且有本足成书而不克成书,集反可代其成书者。”“张耒、方孝孺之集,皆可当子,邵廷采集可当一史”,即爲其例。[29]
    鉴泉明统知类的功力,又可见于其裁论小说。中国昔时文人以小说爲小道,现代学者受西方影响,视小说甚重,然而于小说之名实,则往往不甚了了。鉴泉对此,探本溯源,裁断精审。《汉书·艺文志》有“小说家”之目,鉴泉就此说道,所谓家,指必须自成一家之言;所谓说,则意谓“传说故事,口耳流传,异于史职之书”(此处用“说”字的狭义,其广义乃是“诸子百家之通名”),此类传说因而“不必覈实,形容铺张,而多甚溢之词”。由此可知,凡无旨意者,不得称爲小说;“质直记事之书”,亦不得称爲小说。“说家”之所以加一“小”字,则以其爲说之小者,与儒、道、墨、名、法诸家相较,其说“短浅丛碎,不能成统系”,“非真能成一家言”,然而还是有其宗旨,故“附于九流而不入九流之数”。史流与小说,有各自的“志”。史书所载,虽或失实,然而其志毕竟在于求实。“叙述之态,扬厉而尚饰”,以求表述其宗旨,是爲小说家之志。二者之别,犹如“官厅报告”与“市肆评话”的不同。同时须知,所谓有旨意,并不一定能“述一义成一家言”,衹是“有意旨而已”;小说叙述之失实,亦并非“全爲虚造及有过误”,衹是“增饰不顾实而已”。[30]
    以此标准来衡量,《世说新语》便不是真小说,因其“书中毁誉之词,皆世之所说,非作者之意”。易言之,此乃“集说”,“止客观叙述,而非主观之抒写”。小说与传记相混,正自此始。又如六朝时,“明因果报应”的“鬼神之书”,其意虽在“劝惩”,而作者“本以此爲征验,欲生人之信”,“观者虽或不信,而作者固以爲信,非采取传说,扬厉文饰以道己意之比”,故亦不得谓之真小说。[31]在鉴泉看来,真小说在唐代是传奇,宋以后则是平话。传奇文体,“不外乎描写纤委而文词艷丽。凡叙事,纤则必增,丽则必饰,炜晔扬厉”。此乃说之所以爲说,即使实有其事,实有其人,如此叙述,“便是小说,不必定幻设”,而且唐人小说也不一定尽是“幻设”。至于平话或话本,虽爲旧日“论文者所不取,而实真小说”。宋代曲剧止有韵文,且情节简略,后来“采话本以爲宾白体”,纔得以大成。故曰:“话本不独爲小说正体之复兴,且旁啓曲剧。”[32]
    当时西洋小说的译本,鉴泉浏览者亦不少。认爲西方小说“于人生无所不谈”,而中国向来的小说,“乃仅述仙鬼勇侠艷情之事”,两相比较,“斯爲陋矣”。然而可说中国长篇小说不发达,但不可说短篇亦不发达;可说中国小说大多不如西方小说描写之细,但不可说“无如其结构之精”。此处所谓中国小说,指的是叙事诗。中国诗本兼叙事,《诗·大雅》《文王》诸篇,及《焦仲卿妻诗》、《木兰词》等,犹如西方之史诗。后来中国诗“局于写感抒情”,叙事之风渐衰。“及至中唐,承乐府之绪而恢扩之,七言歌行广说人事,实与彼之短篇小说同其体用。”叙事诗兴起,“传奇遂衰,而零条杂记之小说,遂亦仅述奇事,不广说人事矣”。鉴泉列举汉乐府《羽林郎》、《董娇娆》以下,直至清人金和、江湜诸人之作爲例,证明此类叙事诗与西方短篇小说,作法并无殊异。[33]按:此论可谓发前人所未发。
    综上所述,可见鉴泉以校雠法辨经传之体,推子书之原,明文集之流衍,论小说之名实,皆有卓见。
    四、论辑佚与辨僞
    古籍时代久远,不能无逸失,实爲势之必然。清人好古善疑而重考据,辑佚与辨僞之事随之而盛。鉴泉以其校雠的功力,对此亦多有独到见解。以爲辑佚者因类以求,取资最多者,有三注与四大类书。三注爲《三国志注》、《水经注》、《文选注》,四大类书则是《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不过这仅是荦荦大者,读书广而目光如炬者,可越出“因类以求”之外。如孙诒让于陆淳《春秋集传纂例》赵匡说中,辑得《竹书纪年》遗文共七事;缪荃孙于《苏诗施注》中,辑得马总《意林》逸文二条;“皆他人辑本所未采”。又如赵圣传辑《左传》服虔注(按:书名《左传服义述》),“谓《公羊》、《周官》、《仪礼》疏,皆六朝旧本,所引《左传》多是服注”,鉴泉以爲此乃“得之于无形,尤爲巧矣”。同时又引明人胡应麟之说,指出唐宋时类书编纂者,往往并非直接引用原书,而是从以前的类书抄出。如马总《意林》所引书,考之《隋书·经籍志》,存者不过十之三,“自余皆梁世所有,隋一不存”;马氏《意林》所录,自是从庾仲容《子钞》纂出。鉴泉更指出,类书的这一弊病,《太平御览》尤甚,凡辑佚者不可不知。总之,辑佚绝非易事,“非通校雠,精目录,即差舛百出”,“近世此风大盛,而佳者实少”,章宗源、孙星衍、马国翰、黄奭诸人,皆有此类疏误,以马、黄二人爲甚。[34]
    第一是漏。鉴泉以爲,“此弊人人知之,而能免者实少”。如马国翰辑顔延之《庭诰》,“泛采逸文,而不录本传所载长篇”;辑《古今乐录》,“于《乐府诗集》所引,半取半不取”;“实爲不可解”。[35]
    第二是滥。凡有二端,一曰肊断附会。如“马驌《绎史》载《吕览》《农书》四篇,谓盖古农家野老之言,本是疑词”,而马国翰遂采用之,以当《野老书》。又,“《别录》称《尹都尉书》有《种瓜》《芥》《葵》《蓼》诸篇,马遂采《齐民要术》《种瓜》诸篇爲《尹都尉书》。”凡此肊断附会之弊,黄奭较少,然而如顔真卿《韵海镜源》“逸文无存”,“黄氏乃以《干禄字书》分韵以当之”。《干禄字书》爲真卿从父元孙所撰,二人虽叔姪,而字书、韵书体裁不同,如何能断定爲彼此相同?二曰本非书文。东汉以后,“书皆自作”,而马氏“乃以《魏志》所载王肃对问当《正论》,王基对问当《新书》”,此等本是“随口之语,非如他书答问之成文”,如何能以之当书篇?又如“《三国志》裴注引陆氏《异林》载一怪事,云:‘从父清河太守说如此。’”意谓此乃口说,“而马氏遂以入陆云《新书》”,直是欺人之谈,更爲可笑。又有本不是专书,亦不见于目录,“而徒夸多种,遂妄力名目者”,“如束皙校《汲冢书》,撮叙大略,而马氏遂名爲《汲冢书钞》”,并以诸书引古文《竹书纪年》者皆入之。凡此种种,“无乃太张皇乎!”[36]
    第三是误。鉴泉认爲,“此弊生于不考”。亦有二端,一曰不审势时代。如“《史记索隐》引《鲁连子》,下云:‘共,今卫州共城县。’”此乃司马贞所加按语,而马氏遂连带钞入《鲁连子》。《艺文类聚》引刘向《别录》“《尹都尉书》有《种葱篇》”,下云:“曹公既与先主”云云,显然是引另外一书,马氏亦连带钞入《尹都尉书》。又如《宋书·州郡志》连引称《太康地记》与王隐《晋书》,“盖合二书言之,而黄氏辑《太康地记》,悉钞入之”,于是太康三年之书,有了太康七年“改合浦属国都尉爲宁浦”之事。此等皆爲不审时代而致混淆之例。二曰据误本俗本,如《意林》中,“傅子与杨泉《物理论》互譌”,孙、黄二氏辑《物理论》,据此误本而不察于《傅子》遂入于《物理论》了。鉴泉特别指出,“《太平御览》传写多譌,尤不可恃。”[37]
    第四是陋。“此弊生于无识,凡有三端。”一曰不审体例。如《艺文类聚》引董仲舒“说上重粟”语,“阎若璩《困学纪闻笺》以爲是《春秋决疑》遗文,马氏从之”,然而《春秋决疑》遗文,“皆设甲乙之事”,与此体例不合,此自是《春秋繁露》诸篇佚文。另一例是“马辑何承天《礼论》,以《通典》所载承天《驳难》入之”。二曰不考源流。“马辑谯周《五经然否论》,以诸书所引谯周《礼祭集志》及诸论礼之文入之”,不知谯周曾继蔡邕、董巴而撰《汉志》,凡此或是《汉志》之文,未必皆出于《五经然否论》。三曰肊定次序。如余萧客《古经解钩沈》,“以褚少孙引《春秋大传》说社语属庄公二十五年‘鼓用牲于社’下”。鉴泉以爲,“按古传说多依经起义,不必专说某句”,如此“强配”,是谓不知体例。汪继培辑《尸子》,严可均辑桓谭《新论》,皆未加详考,“望文而定其属何篇”,亦所未安。[38]
    汪继培辑《尸子别录存疑》一卷,叶德辉辑《傅子》,别爲《订误》一卷,鉴泉以爲,此二书“最爲慎密”,当以爲法。又指出,欲爲辑佚之事,必须了然于古书的存佚,不可名实相混。郑樵《通志·艺文略》直接钞录《唐书·经籍志》与宋代《崇文总目》,明代焦竑撰《国史经籍志》,“又并钞旧目”。二人“皆兼取佚书,而不着‘佚’字”,于是宋世已亡之书,似乎至明代犹存,因而招致后人不信其书。其结果是:“欲使佚者如存,而反使存者如佚矣。”[39]
    总之,“羣书之中有逸书,存书之中有逸文,经子有逸篇,史或有录无书”,此爲人所共知。“至于版刻既盛之后,子史专行之书,宜若不当有逸”,然而“书之有足本不足本之异者”,仍然不少。原因在于“篇简有完阙,版刻有先后,初刻或非定本,重翻或据残书”,故辑佚“必凭多本,乃克补完”。更有“行本皆同,而亦有逸文者”,如司马光《涑水纪闻》、苏辙《龙川略志》,若“校以《八朝名臣言行录》,元本所引多溢出今本之外”,可见“徒凭异本,不足爲功”,欲求完备,“更当广采”。若论篇卷之阙,则当“旁求他书以补之”,如孙星衍《廉石居藏书记》所谓,“曹学佺《天下名胜志》可以补《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之阙卷”,即是一例。又,宋、明以降,诸书题跋“陈言累牍,人多厌而删去”,然而对于稽考版刻源流等,颇有助益,可谓“其重要不下于书文”。[40]鉴泉见解之超卓与条理之密察,于此等处可见。
    古书辨僞之事,二百年来,盛极一时。鉴泉最爲推重者,乃明人胡应麟《四部正譌》(收入其《少室山房笔丛》)及清儒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至于姚际恒《古今僞书考》,虽爲世所称,鉴泉则以爲乃是“依附阎氏”,且“详亦不逮,尤多武断未究之说”。其时古文家,如姚鼐等,沿韩愈、柳宗元之论,亦喜辨僞书,“而多以词气爲断”。今文经学家末流,则“谓六经皆孔子所造”,使孔子成了“作僞之宗”,以致古书几乎无一不僞。鉴泉于此二派,皆所不取,以爲今文经学之论乃是“偏畸”,古文家以词气爲断,亦是“虚幻”,“皆不如考证之可凭”。然而“考证者不皆详慎,而又不皆有校雠之识”,其考证的结果往往是于不僞者疑其所不当疑,而于僞者则证其所不必证。可说是前代之患是“误僞爲真”,今日则是“诬真爲僞”;前代之失是“考证太疏”,今日则是“考证太密”。[41]按:此爲鉴泉对于当时学界辨僞之风的大判断。近三四十年来,地不爱寳,大量简帛古书出土,其中多有过去视爲僞书者。“走出疑古时代”的呼声由之而起。[42]鉴泉在辨僞之风盛极一时之际,独能不逐时趋,讲明古书体例,与余季豫(嘉锡)、吕诚之诸先生桴鼓相应,可谓孤明先发。[43]
    鉴泉指出,“欲变僞书”,须先界定何谓僞书。“僞者,不真之谓”,故所谓僞书,当指“前人有此书而已亡,或本无此书,后人以意造僞书而冒其名,实非其人之作”。若于此定义不合,即不当列爲僞书。然而“昔之论者,多囫囵不析,往往以非僞爲僞”。所谓以非僞爲僞者,大体可分六类。[44]
    “一曰事之乖谬。”严可均《书《说苑》后》指出,刘向此书所记诸事,与《左传》及诸子所言,“或时代牴牾,或一事而两说三说并存”,《韩非子》所载诸事亦是如此,此乃“所见异词,所闻异词”所致。生于二千年后,实应多闻阙疑,不当少见多怪,画一看待。朱一新《无邪堂答问》亦谓,诸子书往往借重古人来宣扬己说,“年岁舛谬,事实颠倒,皆所不计”,甚或虚造故事以证成其说。鉴泉因此强调,“事虽僞,而书则非僞”,切不可“以所言之误,而疑其人之非”。[45]
    “二曰文有附益。”凡一书的流传写刻,经历不止一手,注语、识语等每每误入于正文,还常有续书之作(如《史记》续书),或原本残缺,写古者掇拾遗文,他书之文因而误入,或好事者妄以己意改窜原文。凡此种种,皆使书中有僞,但不等于书本身即是僞物。[46]
    “三曰传述。”章学诚谓“诸子思以其学易天下,……而语言文字未尝私其所出”;“古人先有口耳之授,而后着之竹帛”;“诸子著述成书之外,别有微言绪论,口授其徒”,乃至“师之所诏”与“徒之所衍”浑而莫辨。(《文史通义·言公上》)孙星衍、严可均二人,亦有相似之论。鉴泉据此说道,凡汉以前诸书,皆是如此,“虽有主名,而本非所作,无所谓冒”;本是一家之言,非一人之作,亦无所谓僞造。论者以时事与词气作判断,好比“认家谱爲始祖之著述”,其谬显然。[47]
    “四曰依托。”章学诚谓,“百家之学,多争托于三皇五帝之书”,其书固然是出于依托,其宗旨则未必绝无师承;又说,“古未尝有着述之事”,兵、医、农诸术之书,托于太公、黄帝、神农野老,看似僞撰,实则未尽然,因爲此等术数,本是出于“官守师传之道”,不可以文字断其真僞。(《文史通义·诗教上》)鉴泉补充说,此类书以术数家言爲最多,“至今犹然”,“虽本无其书,而旨有所出,言有所承,无所谓造,亦无所谓冒也”。若以时事、词气作准绳,则犹如“认词状爲告者之亲笔”。[48]
    “五曰补阙。”“惜古书之阙,而以己意补之,岂惟书非其书,亦且言非其旨”,当然难逃作僞的罪名。“然明称曰补,补者有人”,既不是冒名,如何可目之爲僞?[49]
    “六曰托古。”己意不直说,而假托于古人,不但本无此书,而且本无此说,岂非是僞?然而既不讳言借名造说,显然不是故意作僞以欺世。若以此爲僞,则《庄子》中有假托盗跖之语,盗跖岂非成了庄周之失主?[50]
    鉴泉总结说:“凡此六类,最宜详察。知坿益则知真中有僞,知依托则知僞中有真,辨析及此,斯爲善读书矣。”又指出,第一、二两类,人所共知;五、六两类,人虽知而多忽略。三、四两类,“则章氏特发,孙、严略窥”,其他诸人,于此皆不了然,“而世之称僞书者,此二类乃独多”。致误之由,“在不明古人著述之情状”。须知“古所谓某人之书,止是某人之说,即称某作;亦或止是某所发明,非即某属其词而书之简也”。若执后世著述之例以论古书,“疑僞遂多矣”。因此,“凡论古书,必以辨宗旨爲先,而时事、词气次之,不独古子爲然也。”“考据家以核时代爲良方,而不知辨宗旨;古文家以审词气爲长技,而不知辨体例”;故其结论不可靠。鉴泉更指出,考据家视以爲证而其实不足爲证者,凡有三端。“一曰史志不载。”当知《七略》校雠,所据者衹是中秘书,叔孙通之礼、萧何之律,皆所不载,岂可以此爲证,认爲二者均是僞撰?唐、宋以后的史志,“遗阙尤多,岂得以修史者一时所见爲备哉?”“二曰篇卷不同。”须知唐时通行卷子,“卷短而多”,宋以后通行叶卷,“卷长而少”,“或分或并,歧异多矣”,岂能据此判定一书之真僞?“三曰他书雷同。”然而“诸子、传记,每多互存,或传述同源,或裁证己说,杂家本属兼收,古言不私一己”,岂可“据以定真僞”?[51]
    胡应麟曾揭示,书“有非僞而僞者”。[52]鉴泉以爲,此乃“冒名之事”。冒名有两类:一是“窃人之书以爲己有”。以近世事言,如“秦嘉谟窃洪贻孙之《世本辑》,李调元窃屈大均之《广东新语》而改其名爲《南越笔记》”。二是“假人之名”,“近代有势者多属其宾客著书而自居其名”。如纳兰成德《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实爲陆元辅撰(据方苞说);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实爲徐倬撰(据郑元庆说);“毕沅之书,大氐其宾客所爲”。又,“集众编书,始于唐武后”,“近世所编书首,具列衔名,虽著录者皆用总裁之名,犹可知《周易折中》出李光地,《诗义折中》出孙嘉淦,《三礼义疏》出方苞、吴绂辈。然纂修之人不一,《通鉴辑览》杨述曾之力爲多,则非观其墓志不知矣。《四库》分纂,则衔名类列,不知何类属何人,惟正史类出邵晋涵,礼类出任大椿,子部出周永年,佚见他说耳”。私撰之书,亦有类似情形。著录羣籍之时,于此等处不可不加以注意。[53]按:今日撰写学术论文,强调所谓国际规范,每引一书,必开列作者名,对于窃名、假名等不加注意,对于古书不题撰人,更是懵然不知,于是《旧唐书》撰者爲刘煦,《宋史》撰者乃脱脱(按:脱脱不识一丁字,能撰《宋史》乎?),《孟子》作者题爲孟子,《管子》作者题爲管子。食洋不化,一至于此,令人不禁失笑。
    胡应麟《四部正譌》于僞书之事,有一总结,谓“凡四部书之僞者,子爲盛,经次之,史又次之,集差寡。凡经之僞,《易》爲盛,纬候次之。凡史之僞,杂传记爲盛,琐说次之。凡子之僞,道爲盛,兵及诸家次之。凡集,全僞者寡,而单篇列什窜匿甚众”。(《少室山房笔丛》,第322页)鉴泉对此解释说:
    经之《易》爲盛者,以《易》流爲术数,而术数之书,本多传述依托之体也。史之杂传记爲盛者,以其挟恩怨也。子之道爲盛者,子本多传述依托,而道家之流最广也。大氐经有传授,史本实事,皆不易僞爲。子家多古书术数,止重所言之法诀,而二类又本传述依托之体;说理之文,可恣己意;故僞者独多。至于文集,则人人可爲,不必作僞,然亦有僞者,则书贾假本,以应搜求。宋以后文集繁多,熟悉者稀,故其欺易售。如卢文弨所说,以刘过集爲苏过集,以吴师道集爲苏舜卿集,此类甚多,颇难察觉。然止改名冒充而已,固非作僞之例也。[54]
    按:古往今来,于书籍作僞一事,辨析精详,至于如此,可谓大体无遗憾了。鉴泉的校雠功力,即此可见。
    五、后案
    近人汪辟疆(国垣)有《目录与目录学》一文,将目录学分爲四类:一爲“纲纪羣籍簿属甲乙之学”,二爲“辨章学术剖析源流之学”,三爲“鉴别旧椠雠校异同之学”,四爲“提要钩玄治学涉径之学”。第一类乃目录家之目录,第二类爲史家之目录,第三类爲藏书家之目录,第四类则是读书家之目录。辟疆主张,目录学家应斟酌于一、二类之间,“由纲纪羣籍范围,而略涉辨章学术范围”;所谓目录学者,“非仅类居部次,又在确能辨别源流,详究义理,本学术条贯之旨,啓后世著录之规,方足以当之”。[55]以此爲准绳,则鉴泉者,可谓目录学家之翘楚也。
    鉴泉治学,沿郑樵、章学诚之绪,植基于校雠,重视统类,然而对于郑、章二家之说,亦多有纠正。郑樵着《校雠》、《艺文》二略,“斤斤于谨类例”。“类例本于《七略》,原于六艺”,郑氏却“不知《七略》之意”,于目录著述中七略法如何演变而爲四部,亦不予考究,唯知“碎分子目”,繁琐纠葛,谬处甚多。究其原因,乃在“惟恃望文立名之一法”,而“未尝讲明源流,整理统系”。[56]鉴泉于章氏,备致敬意,曰:“章先生发明七略,功越郑樵,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于其“别裁、互着二法”,尤爲推重,以爲此乃“不刊之论”,同时又指出,实斋不免“持论太过,致伤体义”。校雠之学,贵在分别门类,穷原竟委,而实斋于此,未能详究,一如郑樵。鉴泉认爲,章氏之误,凡有五端。一是“主张互着太过”,以致太零碎而轻重失宜。二是“主张别裁太过”,以致大似编类书,往往“裁所不当裁”。三是“收《七略》所无,位置未当”,其故则在不知“以六艺统羣书”。四是“持源流之论太过,颠倒虚实,混淆部次”,其原因亦在未能深明学术之统系。五是“误讥班氏”,不知刘向别录羣书,“以辨章学术爲主,故以《辑略》冠首”,而班固所撰,乃是史志,“以记录掌故爲主,故分散《七略》,附于各目之后”。[57]
    从以上所述可知,鉴泉治校雠,条理之密察,统系之分明,不仅远逾郑樵,且亦迈越章氏。郑氏虽言谨类例,其实并不真知类例,因其昧于统系故也。章氏能知类,然于“明统”一事,毕竟未精,与鉴泉相较,史识终觉不逮。鉴泉孜孜于“明统知类”的校雠法,目的是论世知言,即陈寅恪先生所谓“在史中求史识”。[58]玆以其论明末三风与子学流变二事爲例,以见一斑。
    《明末三风略考》开首云:
    明末有三风,爲他时所无,一曰山人,二曰游侠,三曰绅衿横恣。三者互爲因果,而皆原于士大夫之骄侈,沿唐人科第之风而怙权势,袭宋元名士之习而好玩戏,招纳门客以遂其欲,而山人游侠皆出其中。士大夫中复分爲二,曰乡绅,曰士子。而游侠之劣者则爲棍徒。乡绅凌虐平民,民或起而抗之,士子棍徒则或佐乡绅,或佐平民。至于将亡,其鬬争益显。社盟门户鬬于内,外国盗贼攻于外,而内复有此病,故鱼烂而不可收拾。世惟知明之亡由门户流寇边患而不察此。此爲史所不详,而小说详之。观《万历野获编》,已见其端矣。[59]
    此外还引用多种子、集二部之书,如钱谦益《列朝诗集》,冯时可《两航实录》,李栩《戒庵漫录》,王士祯《池北偶谈》,刘銮《五石瓠》,张履祥《近鉴》、《近古录》,顾公燮《消夏闲记》,赵吉士《寄园寄所寄》等;《实政录》(吕坤撰)及《明儒学案》亦见引用;真所谓“广史”也。(鉴泉认爲,凡记实事者,皆当入于史部,此之谓广史。又,此处所谓小说,乃取通常用法。依鉴泉之见,小说须有宗旨,无旨意而质直记事者,皆不得谓真小说。)以此“广史”观念治史,视野便大爲开阔,能用不难得之书,发人所未发。
    鉴泉推子书之原,甚有见地,前已述及。另有《子疏定本》一书,以其校雠之法论诸子学,以《庄子·天下篇》、《荀子·解蔽篇》、《吕氏春秋·序意篇》及《七略》诸子类叙爲依据,由总论而分论,条别至爲清晰,时有独见。以爲“凡物皆始浑而后析”,古之道术“本合一而后分化”。[60]“大道散而后有子术,未散则止有官学;空论兴而后有子书,未兴则惟有记载”。又谓子术、子书非无因而突生,“子术未兴,已有道家之大概,但止称爲道,而不与后之道家同耳;子书未兴,已有说理之书,但止名爲语,而不与后之子书同耳。”所谓道术,“乃人之生活法,有人而即有之,古初之时,自有其原始之理学,虽粗俗,而大体有所成”。此“立身处世之道”,即是后世道家之所始。道术之托始于黄帝,原因正在于此。子书未兴之前,“仅有老人所传之成训格言”,“此类成训守于史官”,而史官乃“当时独能多见典籍,通知故事之人”。道家出于史官,此爲原因之一。“华夏学术以儒、道二家爲主干”,道家最爲源远流长,“变迁亦最大,支派亦最多,深如数理,浅如田父野老之人生观,皆不出道家范围”。道家可分爲“言超”与“言逆”两派:一爲“宏大而放荡”,“自庄子以来,至东汉而盛,至六朝而和会佛说,乃成文士娱老之清谈”;一爲“平实而浅薄”,“自西汉以来,流传民间,与儒术无形调和,成爲寻常格言”。“道家形上之说,则至隋唐而入佛学(天台、华严),复流入儒(程、张)”。[61]
    至于儒家,则如《说文》所谓,乃“术士之通称”,亦即明六艺者。“降及孔子,以六艺施教,其学遂以儒家名。”(据刘师培说)鉴泉更强调,孔子“止传先王之教法”,其所讲求,本是“贯天人而未尝别爲名”。[62](按:此说与张孟劬[尔田]所谓孔子乃“儒家而实兼道家者”,颇可相通。[63])诸子百家之兴,则在儒、道既分之后。鉴泉对此,有简要而清通的叙述,云:
    儒家以仁行礼,荀卿失其本而拘礼之迹,谓性爲恶,故专以强齐爲务。道家以静体道,慎到失其真,而以势爲道,谓己当去故,专以齐物爲务。强齐必以法,法不定则如无法,故必严刑赏以胜法。刑赏之权必有所归,故必阴用术而亢君威。溯其初志,亦在齐一无爲,而既失其道,又据恶性辗转推求,遂与初志大相反背。发自慈而终于酷,发自平而终于酷,发自静而终于烦,发自虚而终于固。流与源反,事固多然,庄周所谓“始乎阳常卒乎阴”也。
    若以申、韩归罪于黄、老,犹如以商、韩归罪于周、孔,岂不荒谬?[64]按:此一梳理,由源达流,惬心贵当,非精于校雠者不能道。
    《子疏定本》写毕,鉴泉撰《稿本题记》一篇,谓:“吾初记此,不意其成就条理如斯。每读一书,辄能综其纲要,疏通证明,初不费力,而觉其详碻反过于前人,此通校雠之效也。”[65]此虽自喜之言,然确是实情。如鉴泉者,固“推十合一”之读书种子也。校雠之功伟矣。
    (刊于东吴大学《第一届中国古典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圣环图书,2010年)
    【注释】
    [1]《中书·认经论》,收入其《推十书》(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96年影印本),第一册,第23页(原书卷二,页一上)。
    [2]《校雠通义》卷一,叶瑛《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下册,第945页。
    [3]《中书·三术》,《推十书》第一册,第8页(原书卷一,页二下)。
    [4]同上,第9页(原书卷一,页三)。
    [5]《中书》卷首,《推十书》,第7页(原书页一)。
    [6]《中书》二《学纲》,《推十书》第一册,第9-10页(原书卷二,页四下——五上)。
    [7]《目录学》上编,《推十书》第二册,第1729,1752页(原书页一上,四七下)。
    [8]《续校雠通义》,《治四部第二》,《推十书》第二册,第1587页(原书上册,页三上)。
    [9]上书,《通古今第一》,第1586-87页(原书上册,页一上——二上)。
    [10]《泰和宜山会语》,《马一浮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一册,第12-24页。
    [11]《中书》一《认经论》,第27页(原书卷一,页八上)。按:“古人不外事而言理”,原书“人”作“文”,显爲手民之误,玆改正。
    [12]《续校雠通义》一《通古今》,第1587页(原书上册,页二下)。
    [13]上书二,《治四部》,第1587页(原书上册,页三)。按:郑寅此语,见于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99页(卷十四)。
    [14]《治四部》,第1587-88页(原书,页三下——五上)。
    [15]同上,第1588-89页(原书,页五下——七上)。
    [16]同上,第1589页(原书,页七)。
    [17]上书三《外编》,第1589-92页(原书上册,页七下——十二下)。
    [18]上书四《定体》,第1592页(原书上册,页十二下——十三下)。
    [19]同上,第1592-93页(原书,页十三下——十五下)。
    [20]参看《认经论》三《六经可该学术之流变》,《中书》二,第30-34页(原书,页十五下——二二上)。
    [21]《校雠述林》卷一,《经传定论》,《推十书》第二册,第1647页(原书,页二下——三下)。
    [22]同上,第1647-48页(原书,页三下——五下)。
    [23]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1-80页。
    [24]蒙文通《论经学遗稿三篇·丙篇》,载所着《经史抉原》(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第150-151页;及蒙季甫《文通先兄论经学》,载蒙默编《蒙文通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72页;参看拙作《经通于史而经非史——蒙文通经学研究述评》,《中华文史论丛》第92辑(2008年4月),第264-265页。
    [25]《子书原论》,《校雠述论》卷一,第1649-53页(原书,页七上——十四下)。
    [26]同上,第1653-54页(原书,页十四下——十六下)。
    [27]同上,第1655页(原书,页十八下——十九下)。
    [28]《文集衍论》,《校雠述林》卷二,第1656-58页(原书,页二十上——二五上)。按:“不惟论理记事”,原刊本“理”作“事”,显爲排印之误,玆改正。
    [29]同上,第1662-63页(原书,页三二下——三四上)。按:张耒有《张右史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卷五十二至五十七共六卷爲论议类,论法论治论礼,论晋唐,论历代人物,足可别裁爲一总子书。方孝孺有《逊志斋集》,鉴泉以爲,是书“有一贯之旨,复能极辨论之势,疏达成理,足以超叶正则 [适]、陈同甫 [亮] 而上继张文潜 [耒],虽师景濂 [宋濂 ],盖出蓝矣”。见所着《旧书别录》卷六,《推十书》第二册,第997-98页(原书,页三上——五下)。邵廷采有《思复堂集》。近人张舜徽着《清儒学记》(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谓廷采平日“留心读史,于明代掌故,考索尤勤。特别对明末遗事,注意搜访”;其文集卷九有《略》十二篇,分论田赋、户役、国计等,又有《史略》六篇,分治体、兵制等。(第163页)此即所谓可当一史。
    [30]《小说裁论》,《校雠述林》卷四,第1705-06页(原书,页一下——三下)。
    [31]同上,第1709-10,1711页(原书,页九下——十下,十三下)。
    [32]同上,第1713,1714,1717页(原书,页十七下,十九下,二四下)。
    [33]同上,第1723-26页(原书,页三七下+四二下)。
    [34]《目录学》上编二《存逸》,第1737页(原书,页十七上——十八下)。按:胡应麟原文见其《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37页(甲部卷三《经籍会通》三)。
    [35]《目录学》上编二《存逸》,第1737页(原书,页十八)。
    [36]同上,第1737-38页(原书,页十八下——二十上)。
    [37]同上,第1738-39页(原书,页二十上——二一下)。
    [38]同上,第1739页(原书,页二一下——二二上)。
    [39]同上,第1739-40页(原书,页二二上——二三下)。
    [40]同上,第1740-411页(原书,页二四上——二五上)。
    [41]《目录学》上编三《真僞》,第1742页(原书,页二七)。按:吕诚之先生(思勉)的见解与此相同,其《论读子之法》一文谓,读诸子书,宜留意求其大义,而近人辨诸子真僞之术,实不甚可信。其术大要有二:一是“据书中事实立论,事有非本人所能言者,即断爲僞”;二是“就文字立论”。“二法皆有可采,而亦皆不可专恃”,因“子爲一家之学,与集爲一人之书者不同”。见所着《经子解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00,101-102页。
    [42]李学勤着有《走出疑古时代》(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主张“把文献研究和考古研究结合起来”以求“学术史的再认识”(第19,8-10页)。李零近着《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全面描述近年来对简帛古书的研究,主张学术史的改写。
    [43]季豫先生有《古书通例》之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于古书体例及辨僞问题作全面的探讨。诚之先生着《经子解题》、《先秦学术概论》(二书重印本甚多),于先秦学术之流别、经子古籍的体例诸事,亦有独到的见地。
    [44]《目录学》上编三《真僞》,第1742页(原书,页二七下——二八上)。
    [45]同上,第1742-43页(原书,页二八下——二九上)。按:余嘉锡《古书通例》卷二〈古书多造作故事〉节列举“托之古人,以自尊其道”;“造爲故事,以自饰其非”;“因愤世嫉俗,乃谬引故事以致其讥”;“心有爱憎,意有向背,则多溢美溢恶之言,叙事遂过其实”;“诸子著书,词人作赋,义有奥衍,辞有往复,则设爲故事以证其义,假爲问答以尽其辞,不必实有其人,亦不必真有此问”;“古人引书,唯于经史特爲严谨,至于诸子用事,正如诗人运典,苟有助于文章,固不问其真僞”;“方士说鬼,文士好奇,无所用心,聊以快意,乃虚构异闻,造爲小说”等七端,可参看。(第76-91页)
    [46]《目录学》上编三〈真僞〉,第1743页(原书,页二九上)。按:《古书通例》卷四专辨附益(第119-130页),颇详备,可参看。
    [47]《目录学》上编三《真僞》,第1743页(原书,页二九上——三十上)。按:参看《古书通例》卷一《古书不题撰人》节,第23-26页。
    [48]《目录学》上编三《真僞》,第1743页(原书,页三十)。
    [49]同上,第1743-44页(原书,页三十下——三一上)。
    [50]同上,第1744页(原书,页三一上)。
    [51]同上,第1744页(原书,三一上——三二下)。
    [52]《四部正譌》上,《少室山房笔丛》,第290-291页。
    [53]《目录学》上编三《真僞》,第1745-46页(原书,页三三上——三四下)。
    [54]同上,第1746页(原书,页三五)。
    [55]《目录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0页。
    [56]《续校雠通义》上册,〈纠郑第九〉,第1609,1611页(原书,页四六下——四七上,五一上)。
    [57]《续校雠通义》下册,《匡章第十六》,第1641-43页(原书,页五八下——六二下)。
    [58]见俞大维〈怀念陈寅恪先生〉文,引自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47页(卷上)。
    [59]《右书七》,《推十书》第一册,第351页(原书卷七,页十上)。
    [60]《子疏定本》上册,《子疏先讲》,《推十书》第一册,第794页(原书,页七下)。
    [61]同上,《老徒裔第三》,第810页(原书,页三八上——三九下)。
    [62]同上,《孔裔第二》,第800页(原书,页十九上)。
    [63]《史微》,黄曙辉点校(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81页(卷四)。孟劬曰:“六艺未归孔子以前,君人南面之术根据于道家;六艺既归孔子以后,君人南面之术皆折衷于孔子。夫孔子,儒家也,以司徒一官上代旧史之统,则儒家而兼道家矣。”
    [64]《子疏定本》下册,《法家第八》,第851页(原书,页十九上)。
    [65]同上,第874页(原书,页六五下)。
    作者惠赐儒家网发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