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孔庙、国子监之“龙九子”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北京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孔庙国子监
    
    国子监辟雍大殿殿角—嘲风
    
    大成殿内的礴钟上-囚牛
    
    国子监琉璃牌坊-螭吻
    
    孔庙进士题名碑碑头-负屃
    
    孔庙孔子加号碑下-赑屃
    
    孔庙大成门内戟门的兵器上-睚眦
    
    辟雍外喷水龙头-螭首
    
    国子监辟雍大殿前香炉上-狻猊
    马上要进入农历龙年了。中国民间有“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的说法。到哪里能看到龙的儿子呢?其实离我们很近就在孔庙国子监。
    明朝弘治时期的宰相李东阳所著《怀麓堂集》中,把龙的九个儿子说成性格各异的殊物,九子分别是:囚牛(音Qiúniú)、睚眦(音Yázì)、嘲风(音Cháo fēng)、蒲牢(音Púláo)、狻猊(音Suān ní)、赑屃(音Bìxì)、狴犴(音Bì’àn)、负屃(音Fùxì)、螭吻(音Chīwěn)。但还有一种说法是:龙生九子中的“九”不是只有九种,而是数多的泛指,所以还能看到九子之外的龙子。
    始建于元代的北京孔庙、国子监作为古代优秀建筑群,主体建筑历经数百年依然保存完好。除了大禹治水中立功的狴犴外,龙生九子中的八子均能在孔庙、国子监博物馆里找到。
    囚牛作为乐器的装饰,可以在孔庙大成殿里祭孔乐舞所用的乐器装饰上看到,大成殿内的礴钟就有这种造型。
    孔庙大成门内侧戟门的兵器上,可看到龙身豺首的睚眦。传说睚眦性刚烈、嗜杀好斗,所以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
    大成门西侧的大钟上,能看到钟钮上的蒲牢。传说蒲牢善吼,受击就大声吼叫,因此被安于钟钮,助其鸣声远扬。
    赑屃和负屃较为常见,在孔庙和国子监内有十几个碑亭,石碑之下的石龟就是赑屃。其实,赑屃在宋代时还是指趴在碑身两侧边的龙,国子监乾隆御碑碑身两侧就能看到。而负屃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在孔庙进士题名碑碑头上盘绕之龙即是负屃。
    国子监位于孔庙西侧,走过太学门,就能看到国子监的中心建筑——辟雍,这是古代皇帝讲学的地方,四周环水形成外圆,方形基宇构成内方。在辟雍屋顶的垂脊翼角有嘲风吻兽造型。传说嘲风平生好险、好望,所以人们把它作为屋檐走兽,象征祛邪禳祸、赐福纳祥。
    而形状如狮的狻猊则在辟雍前的香炉上。传说狻猊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作为辟邪兽出现在香炉上。
    在国子监琉璃牌坊七个楼每个楼的正脊两侧都立着吞脊兽——螭吻,但其最好的造型是孔庙大成殿正脊两侧的造型。传说螭吻口润嗓粗而好吞,可以用来厌辟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脊之上。
    至于狴犴,在孔庙、国子监博物馆看不到,在浙江上虞虞舜宗祠主殿外,有狴犴的青铜雕像。
    在国子监辟雍环水壁上,还能看到螭首,也被认为是龙九子之一,但不属于李东阳所说的龙九子。传说螭首嘴大,能吞江吐雨,负责排去雨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称为螭首散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