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后逐渐在各地大量兴建。其中,都江堰文庙是成都地区最大的县级文庙,既具有各地文庙之共性,更具地域人文风水之个性,因而在全国文庙之林中,独具风韵。 文庙的共性,集中体现在中轴线的构建,中轴一线贯穿,殿宇左右对称分列,层次递进,供奉“孔子牌位”的大成殿位于中轴线的最顶端。这种布局体 现的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都江堰文庙当然也具有这种共性,而共性之外,它的个性则基于它处于都江堰这一天府源头的特殊地理和人文环境。有评价 称:灌县’(都江堰市前称)文庙的风水布局甲冠川西,山环水抱则灵气生焉。”都江堰文庙的特殊之处自古以来就受到历朝历代的重视,尤其在清代得到了发扬光 大。 都江堰文庙史称灌庙,始建于五代(907—960年)时期,是川西地区规模最大的县级文庙,但在明代战乱中毁于一场大火。清康熙元年,知县马 矶修复正殿,灌庙开始重建。康熙二十五年,知县黄俞鼎修建戟门和围墙。雍正四年知县谭琏,九年知县陈涞,增修崇圣祠、两庑、戟门、宫墙等处。乾隆四十三 年,知县孙天宁重修大成殿,这一核心建筑的重修也使灌庙的整体建制更加恢廓。为纪念大成殿的重修,孙天宁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撰写《重修文庙 记》,记述了灌庙的教化功能和重修缘由。后来孙天宁撰写的这篇《重修文庙记》被刻在石碑上,留存下来,如今这块石碑仍然保存在都江堰文庙的金声亭后侧。 《重修文庙碑记》碑文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诚以教也者。人心之本,风俗之源,而学也者,又所以端人心、风俗之地也。孔子之 道,冠百王,垂万世,非名言所能罄,亦非俎豆所能酬。然太史公适鲁,以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慨然兴向往之思,可以徵感发必有藉矣。且夫!前事不忘,后世 之师也。蜀自司马赞画始辟蚕丛,继而堰都江衣食,开礼仪之先,继而建讲堂教化,严饱暖之弊。易椎髻纵目之风,跻文物声名之美。人皆曰庠序之设,自文翁为之 倡,而不知灌实有以启之也。自茲厥后,大道光昭,异学熄灭,哲王之崇奉日隆,郡县之建置于广。我朝崇儒重道,卓越前代,设学建宫,遍于遐陬。犹虑末学罔所 遵循,造道迄无定矩。鸿章炳焕,昭则寰区。御制诗云志圣志贤,终须立言。孔孟言大,是难揭传。心之秘旨,裨多士以楷模。鸣呼!盛矣。以故灌虽僻介省右,地 接西夷,而人俗朴茂,人文蔚起,贤豪辈出,非以教育有素得所凭籍而然欤?余初下车,谒先圣庙。见基址湫隘,殿堂廊庑渐就倾圮,赤白漫漶不鲜,非所以妥神灵 而肃观瞻也。意欲量移而更新之,谋于学博暨绅士等。议既合,则捐资庀材,卜日鸠工,营于治之西北,稍迁而加广焉。经始于戊戌季冬,落成于乙巳首夏。凡所以 规画者举如法。工既竣,余谂于众曰诸君知吾维新之志乎?夫体道者心也,起敬者庙也。心不体道,则视听言动皆失。敬无所起,则放辟邪侈易萌。道以准心,庙以 作敬。心存于内,敬著于外,内外交养,德修罔觉矣。夫而后居家则孝弟,当官则尽忠,此则朝廷立学之意,亦余心所乐观成者矣。若第俯岷江之浩渺,挹青城之翠 微,忘秋实而摘春华。固非余之期,要二三子有以自勖也乎!” 成都晚报记者 李果 摄影 王浩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