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代的福州文庙大成殿,右方远处即乌塔 福州文庙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圣庙路。唐大历八年(773)观察使李椅将州儒学移建于此,后梁龙德元年(921)闽王王审知置四门学。宋太平兴国中转运使杨克让始作孔子庙。景祐四年(1037)权州事谢微表请于庙立学。其后,郡守范亢、许宗寿踵其事,历五载乃成。明洪武七年(1374)构大成殿,建明伦堂。永乐四年(1406)以学厅为乡贤祠,成化十三年(1477)大修庙学,凿泮池,为桥其上。宏治初,改作棂星门,易木为石。嘉靖十一年(1532)诏庙称先师庙。清康熙十一年(1672)大修庙学,棂星门。咸丰元年(1851)八月初三遭火灾。 现存庙宇建于咸丰元年十二月至四年六月,按中轴线自南至北依次为外门埕、棂星门,泮池,左右有廊对列,大成门的楼厅,东、西有殿庑对列,月台、大成殿、后照壁等,占地7552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解放后,曾作为学校,红卫商场,少年宫等场所。1961年9月被福州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9月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福州文庙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999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将修复文庙列入当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拨巨款建新址容纳迁出原在此工作单位,随即成立福州市文庙保管所。文物部门以现存原构实物为依据,以文字、照片等史料为佐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着力再现原建筑的历史风貌,再现“海滨邹鲁”标志性建筑景观;展现其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内涵的雄伟身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