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庙以前,巨野祭孔要到城东北的麒麟台。宋金时期,巨野文庙原建于城北,由于屡经河患,废立不一。 明·洪武四年(1372年),县丞陶友仁于旧址重建。 明·洪武十五年(1383年),县丞吕让移建于今址。永乐年间,教谕韩文兴建。正统年间县丞段汝旦、成化年间知县刘林进行增修,正德年间知县余守观、田齐重修。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3年),江性于棂星门前刨池汇水,复于门南池北建坊俗称太和门。 明·泰昌元年(1620年),吕鹏云捐俸,易民舍,除丰蔀于庙前以疏其气,复因左寺院右浮图主客形阨地,筑奎楼于城上,以敌其势。 明·天启初年,方时化新建西庑。 明·崇祯末年,井济对祠堂及时修筑,以宣圣教。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张允吉偕学博略为补葺。四十一年(1702年),县令章弘鼎新正殿,续成诸祠,规制乃备。 清·乾隆十五(1750年)年,知县朱容极重修文庙。十八年(1753年),改建邑学,更名麟川书院。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陈应元重修。 1943年,曾子南重修。 解放后,巨野文庙大成殿一度被作为粮仓使用。 1979年巨野县革委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山东省文物局拨专款对频临倒塌的大成殿进行修缮。1995年粮仓搬迁,1996年,复建弘道门,恢复孔子及四配塑像,殿前筑建月台。2006年9月至2007年11月,巨野县政府斥资150万元复建西庑,大成门,鼎新正殿,增加月台护栏。 2006年12月,巨野文庙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