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http://www.newdu.com 2018-01-21 凤凰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科举图
    隋文帝时期,正式废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公元605年,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创立。隋朝奠定了科举制度的基础,以后历代历朝沿用,并逐渐丰富完善。唐代,科举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四代继续相袭。至清朝光绪31年,即1905年,清政府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共推行1300年。
    科举的实质,是封建统治者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隋朝的时候,科举主要考有关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按照成绩的高低录取。最初,分科取士刚刚草创,没有统一法度,进士考试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但是读书、应考和做官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
    到了唐朝,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帝王积极推进科举制度改革,选拔了大量寒门人才。
    唐代科举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考试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考试的内容很复杂,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等五十多种科目,最为重要的是明经和进士。唐高宗以后,进士科逐渐重要起来,许多宰相权臣等都是进士出身。由于考试时间都在春天,因此科考被称为“春闱”。
    唐代科举取士规模很小,进士科得第很难,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新科官员中通过科举考试录用的,只占5%左右。而且,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还要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做官。
    无论如何,对于寒门学子来说,通过科举考试如同鲤鱼跳过龙门一样值得庆贺。科举成绩公榜之后,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新科进士们一起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显示荣耀,中进士因此又称为“雁塔题名”。新科进士的各种聚会庆贺活动中,有很多王公权贵参加,于是,有很多权贵就在聚会中甄选女婿,这对那些既得官位又得娇妻的穷酸学生来说,算是天大的喜事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