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古墓:保护还是唱挽歌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就在前几天,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的秦东陵一声闷响,秦始皇祖先的陵寝被盗墓贼炸开了一个大洞,旁边的农田,另有一个人工挖掘长达百米直通中心墓穴的盗洞,墓室破坏极其严重。而一这切,居然都是在人们的眼皮子底下发生的,因为现场遗留有大量的作案工具、食品包装袋等,可见这个工程,绝非一日两日所能完成。而附近的村民,早就发现了盗墓者,但遗憾的是,从头至尾,竟然没有一个人报警。那么,陵墓被盗,又是怎样发现的呢?据说是文保人员偶然巡察时,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儿,再仔细勘查,才知大祸已经临头。
    其实,我们的古墓保护一直是软弱无力的,盗掘事件几乎天天都在发生。若干年前,我到河南公干,当地的一位领导兴致上来,带我去看了一处古遗址。那是一片麦田,金灿灿的麦子在阳光下十分耀眼。他冲麦田呶了呶嘴,说这下面可全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啊!我说这么重要的地方,咋也没个人守着啊?他说文保所就那两个半人,这么大的地方,守得过来么?雇人看着吧,谁来出这笔钱呢?前年他来天津,我们见了一面,闲聊中谈起那处遗址,他摇头晃脑地说,早完蛋了,挖了个底朝天。你想啊,电视里整天鉴这个宝品那个玉的,把老百姓的劲头全给忽悠起来了,盗贼挖,老百姓也跟着挖,现在能找到点儿陶片就算烧高香喽!
    想想也是。这几年,不光是电视节目,到图书市场逛逛问问,哪一类书出得最多?答曰:写收藏的。哪一类小说最火?答曰:讲盗墓的。而到网上溜达溜达,公开传授如何爆破如何挖洞,或者叫卖高科技盗掘工具的,可谓触目惊心,比比皆是,当年的东陵大盗孙殿英如果看了这些招数,肯定会喟然长叹,俺孙老殿为个东陵瞒天过海,差点儿丢了小命,要是晚生个几十年,还用费那么多心思!
    曾与一个搞安保的老者探讨过,能否用高科技对付盗墓贼?比如在重点防区大范围地使用摄像头或预警系统。他说,这有点儿天方夜谭,我们是文物大国,摄像头是远远无法覆盖那些遗存的。高科技可以起一定作用,但最关键还是人。盗墓贼之所以铤而走险,为的是钱。有了钱这个动力,什么绝招都能想出来。而老百姓即便碰到了盗墓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文物是国家的,丢不丢仿佛与他们没有直接的关系,长此以往,耗子也就不怕猫了。
    因而,只有全体公民集体树立起文保意识,对盗墓贼人人喊打,我们才不至于站在空空的古墓前,只能唱一支挽歌。
    周凡恺    天津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