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常识 > 其它 >

陈湘涛:漫话诗谶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所谓诗谶,是指古人作的诗句无意中预言了日后与自己或他人生死攸关的事情。
    最早的诗谶见于《世说新语》。潘岳的《金谷集》中有两句诗: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后来他与石崇(和王凯斗富、让绿珠跳楼的那位爷)一起被孙秀抓了,一同问斩,算是与“石友”“同所归”了。
    此外,比较有名的还有炀帝作的索酒歌:“宫木阴浓燕子飞,兴衰自古漫成悲。他日迷楼更好景,宫中吐焰奕红辉。”隋炀帝经常让宫人唱此歌,及至后来,李渊大兵攻入京师,炀帝自杀于迷楼,唐兵将迷楼付诸一炬,恰恰应了此诗的后两句。
    在《随园诗话》中,袁枚也记录了两则诗谶故事。
    五代后蜀主孟昶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是中国最早的春联,却没给孟昶带来吉祥,后来宋太祖灭蜀遣吕余庆知成都,似乎冥冥中自有天意。
    宋徽宗《咏金芝生》诗中有一句:“定知金帝来为主,不待春风便发生”,诗中金帝当指蚩尤。到了靖康之变,金帝真的成了东京汴梁之主,而徽宗却成了阶下囚。
    以上这些都是诗作者当时浑然不觉,等应验了才发现。还有一些人当时就能觉察到不祥,算是诗谶中的先知了。
    据章渊的《稿简赘笔》说,唐代薛涛八九岁就通晓音律。一天,父亲指着庭院中水井旁的一棵梧桐树,出了两句诗:“庭中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让薛涛续下句,薛涛应声吟出:“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父亲听完,有所思而闷闷不乐。后来一语成谶,薛涛果然落得个于风月场上迎来送往的悲惨结局。
    1936年正月,黄侃五十岁生日,其师章太炎特撰联相赠。联曰:“韦编三绝今知命,黄娟初裁好著书。”太炎没有注意到这副对联的字面上竟然嵌有“黄”“绝命”三字!黄侃接到对联后,当时就“殊不怿”(黄焯述《黄季刚先生年谱》)。后来居然真的就一联成谶,黄侃竟于当年9月12日辞世。
    北宋著名诗僧惠洪的《冷斋夜话》中《诗忌》篇曾提到宋人三种常见的“诗忌”:“今人之诗,富贵中不得言贫贱事,少壮中不得言衰老事,康强中不得言疾病死亡事,脱或犯之,人谓之诗谶。”惠洪认为,这样限制了诗歌的创作空间,使得大家好做“富贵语”。
    其实诗谶一说,纯属巧合。古人作诗题材广、用典多,很容易跟将来的某一部分生活联系在一起。由结果来追溯原因,就显得神秘莫测了。
    真正达观的人,本身就看淡了生死,作诗自然也不避讳。例如,韩愈的“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和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都不属于诗谶范畴。
    陈湘涛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