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常识 > 其它 >

善本掌故:宋内府写本《洪范政鉴》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洪范政鉴》十二卷,宋仁宗赵祯撰。《洪范》为《尚书·周书》中的一篇,相传为箕子所作。箕子名胥余,商纣王诸父,封子爵,国于箕,故称箕子。时纣王暴虐,箕子谏而不听。比干强谏,纣剖比干腹,观其心。箕子惧,佯狂为奴,纣又囚之,周武王率诸侯伐纣,斩纣后,箕子随武王归于镐京。由《尚书·洪范》:“以箕子归,作《洪范》。”伪孔安国传称:“归镐京,箕子作之。”唐孔颖达《尚书正义》曰:“武王伐殷,既胜……以箕子归镐京,访以天道,箕子为陈天地之大法,叙述其事,作《洪范》。”等记载可见箕子作《洪范》之说,其来已久。
    《尚书》伪孔安国传解释“洪范”:洪,大;范,法也。言天地之大法。意天子治国行道,必须符合天地运行法则,否则即会受到惩罚。阴阳变化、五行交替、天垂异象,都是对人主行为、政绩的警示。所以历代帝王都常以此为鉴,约束个人行为,调整现行政策;忠臣良将也常以此作规劝人主的依据。宋仁宗赵祯躬自撰著《洪范政鉴》的目的就是用事例阐释《洪范》,使之成为政治之龟鉴。
    此书成于康定元年(1040)前,英宗治平三年(1066),曾书于钦明殿的屏风之上,令君臣时时警戒。由于此为皇帝御撰,内容又是术数类天人预警之类,故向藏宫中,从未梓行。《宋会要辑稿》记载,南宋立朝之初,太史局就受命寻找过《洪范政鉴》等书,于淳熙十三年(1186)二月八日,令秘阁缮写《洪范政鉴》一本纳进。
    此淳熙十三年内府写本,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书上钤有“内殿文玺”、“御府图书”、“缉熙殿书籍印”、“大本堂书”等印记,表明此本南宋为皇家藏书,明初仍藏内府。晚清此书曾入盛昱郁华阁,为傅增湘称为郁华阁之弁冕,之后入完颜景贤家。傅增湘曾请求借以录副,而未得应允。仅就半亩园中展阅片晷,略纪梗概。就仅仅是当日一瞥,其“古香异彩”就令傅增湘先生梦寐不忘十余年。十余年后完颜氏辞世,其所收藏,散落如烟,《洪范政鉴》因秘惜不忍去手,傅氏得以质于书库数月完成录副之愿望。不久书终落书估之手,书估悬以高价,傅增湘先生终“舍鱼而取熊掌”,将珍藏多年的日本、朝鲜古刻本三箧卖出,换得巨款购回此书。并为此书深藏四朝宫禁之中,巍然长存,虽一时流入民间。仍然保存完好,“玉楮朱栏,新若未触”(本书傅氏后跋)而庆幸不已。感叹天壤间似有神物护持。
    傅增湘曾命藏书处曰“津寄庐”。1916年,重金购得端方藏百衲本《资治通鉴》宋刻后,与祖所遗元刊《通鉴》合为双璧,改称藏书处“双鉴楼”。1918年傅购北京西四石老娘胡同屋,旁拓小园,取苏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之意,命名“藏园”,“双鉴楼”亦即移至其中。1928年,将所收得传世惟一完整的宋人写本《洪范政鉴》,替换元刊《通鉴》,改《洪范政鉴》与百衲本《通鉴》相配成“双鉴”,“双鉴楼”及其藏书更加名重一时。1930年,傅增湘即认识到:“文字典籍,天下公器,此殊尤绝异之品,宁终必为吾有?”并“信知私家之守,不敌公库之藏矣。”至晚年,他目睹数十年来诸前辈藏书大多不能世守,在动乱中相继散失的现实,对自己身后藏书的归宿深感忧虑。1948年,傅增湘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叮嘱后人将“双鉴”捐赠北京图书馆,并嘱身后所遗善本精粹不能分散。藏园老人辞世后,后人遵嘱,将善本转与北京图书馆,藏园外库普通书赠予家乡四川。
    “双鉴”入藏国家图书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藏书家向国家捐献的第一笔珍贵善本。
    陈红彦    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