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军》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被誉为中国近代的《人权宣言》。它是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家邹容的名篇。 邹容(1885~1905),原名绍陶,又名桂文,字蔚丹(威丹),留学日本时改名为邹容。四川巴县人。1902年,留学日本,进入东京同文书院补习日语,大量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文化,革命倾向日趋显露,并结识了一些革命志士,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爱国活动。次年夏回到上海,结织了章太炎、章士钊等革命志士,并与章太炎结为生死与共的忘年之交,积极参加“爱国学社”的各种活动。1903年5月,在上海爱国学社撰成《革命军》并正式出版,作者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该书约两万字,分为七章:绪论、革命之原因、革命之教育、革命必剖清人种、革命必先去奴隶之根性、革命独立之大义、结论。它以爱国的热情、激烈而流畅的语言,抨击清政府的卖国罪行和对人民的残酷压迫,指出革命是“天演之公例”,“世界之公理”,是“顺乎天,而应乎人”的伟大行动。号召人们以革命打倒清政府,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篇末大声疾呼“中华共和国万岁!”章太炎亲为该书作序,并在《苏报》上刊文介绍,影响很大。章士钊为该书题写了书名,柳亚子等人也为该书筹集了印刷费。 该书风行海内外,成为动员人民革命的“教科书”。清朝统治者惊恐万分,认为“此书逆乱,从古所无”,称邹容和章太炎“劝动天下造反”,“尤非拿办不可”。1903年6月,清政府勾结英帝国主义租界当局查封了《苏报》,并于6月30日逮捕了章太炎等人。7月1日,邹容不愿章太炎一人受难,自动到英租界巡捕房投案。章、邹二人被英租界当局分别判处三年和两年徒刑。因不堪租界监狱的非人折磨,邹容于1905年4月3日病死狱中,年仅20岁。 邹容逝世后,《革命军》一书的传播更为迅速和广泛,销售逾百万册,占清末革命书刊销数的第一位,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为避免清政府的查禁,各地在翻印时进行了伪装,改名《革命先锋》、《救世真言》、《图存篇》等。此次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东方的觉醒——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馆藏珍贵历史文献展”的展品中,展出了《革命军》一书的两个版本:其一为1903年出版;另一版本即为1904年出版的《革命军》的伪装本。该版伪装题名为“图存编”,封面右上角书“天运甲辰年”,左下角书“皇汉丛书之一”。“甲辰年”即1904年。编者在使用“皇汉丛书”、“图存编”这些字眼的同时,更以红色来印刷章太炎和邹容所作的序言,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表示警醒,为了唤起民众,振兴中华。 1912年初,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明令追赠邹容为“陆军大将军”。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题诗赞曰:“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挽沉沦。”这是对邹容及其所作《革命军》中肯而确切的评价。邹容的《革命军》为腐朽的清王朝敲响了丧钟,是反清革命史上一篇重要的战斗檄文,它的价值将永垂青史。 黄霞 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