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是一条河吗? 关于流沙河,《西游记》中说是“一道大水狂澜,浑波涌浪”。河的宽度也“足有八百里”。更为可怕的是,流沙河是“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这里是说,“流沙”即“弱水”。 《尚书·禹贡》中曾记载:“导弱水至于合黎(大致在今甘肃境内),余波入于流沙。”这就导致人们产生了弱水是流沙河支流的误解。在《山海经》中,还记载了弱水中有一种长着“龙首”的食人怪物。这正和沙和尚在摩顶受戒之前吃人的习性相合。《西游记》中也说流沙河是“东连沙碛,西抵诸番,南达乌戈,北通鞑靼”。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并没有一条真正大河流过。那么,《西游记》中的流沙河真的是作者编造出来的吗? 实地考察可知,我国的西北地区虽然没有大河,但却是沙漠连连、戈壁纵横。在茫茫的沙海中,最为危险的莫过于流沙。流沙是沙子和水的混合物,是会移动的沙子。流沙很容易因外力塌陷,会将它上面的东西吸入并吞没。一旦人们身陷其中,往往不能自拔,同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受困者顷刻间被沙子吞噬。据研究者说,将脚从流沙中拔出来需要抬起一辆汽车的力量。如果生拉硬扯,那么人的身体就可能被强大的力量扯断。流沙的危险,并不亚于“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的流沙河。一个人掉入河中,如果会游泳还有可能逃生,但若是陷入流沙,可真的是九死一生了。 在记载玄奘取经真实故事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曾经写道:“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所谓“莫贺延碛”,大致在今天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部,是从敦煌北上到吐鲁番的必经之地。玄奘在这里,因为饥渴而产生了幻觉,竟看到“逢诸恶鬼,奇状异类绕人前后”。更糟糕的是,他在这里迷失了道路,还失手打翻了水袋。“千里之资,一朝斯罄……四顾茫然,人马俱绝。”可见,流沙河并不是一条河,与弱水也根本搭不上界。 林冲误入白虎堂为何就犯了死罪? 《水浒传》第七回中写豹子头林冲误入商议军机大事的白虎节堂,落入了高俅设好的陷阱里。按大宋律法,任何人不得携带兵刃进入白虎堂,否则论罪。高太尉对林冲说:“你既是禁军教头,法度也还不知道!因何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于是高太尉以“故入节堂,欲杀本官”为由,拿下林冲,解往开封府勘理判决。 汉画像西方白虎图 小说用“白虎节堂”来象征商议军机大事的机构,这里最主要的就是“白虎”的威权象征。白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属于西方的象征。青龙在东方,象征春天,属于木;白虎在西方,象征秋天,属于金;朱雀在南方,象征夏天,属于火;玄武在北方,象征冬天,属于水,合称为四象。白虎是代表西方的灵兽,也是凶神的名称。因为在中国的民间信仰中,白虎精是凶星,是肃杀的死亡的象征。在古代,监狱要处决罪犯时,必须在秋天问斩,叫做秋斩。也就是说,秋天是法定处决罪犯的季节,而这个季节就是白虎来代表,因为白虎又是金的象征,所以又与军事、战争、杀人联系在一起。 由于白虎与秋天的死亡有关联,所以白虎也象征着威武和军队,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与兵家之事相关,例如古代军队里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古代的军机重地也多以白虎堂命名。东汉汉章帝建初四年(79)朝廷召开白虎观会议,大家陈述见解,“讲议五经异同”,后由班固写成《白虎通义》,这里的白虎观也是国家重要机构所在地,象征着生杀大权。 白虎堂系军事重地,相当于现代的军备司令部,任何人不经允许,不得携带武器进入。这白虎节堂,是国家最高军事领导机关办公场所,所以林冲误入白虎堂,自然是犯了罪,只能听由高俅摆布。 符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合符”“符合”的说法? 阳陵虎符 在古代汉语中,常常“符节”并称,两者都是古代朝廷用作凭证的信物。符一般用竹、木或金属制成,上面有文字,从中间剖分为二,使用时由两方的人各持一半,以两片能相符合为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符合”“合符”“若合符契”的来历。最初,符可以用于关防,后来一般用作国家调兵遣将的信物。由于虎为百兽之王,有威主杀,所以兵符常常做成虎的形状,称为虎符。战国时,秦攻打赵国,赵求救于魏,魏让晋鄙领兵救赵,但晋鄙惧怕秦人的兵势,按兵不动。信陵君从魏王宫中偷得调兵的虎符,赶到阵前,矫杀晋鄙,夺取兵权,完成了救赵的任务,这就是有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郭沫若还根据这一个历史故事创作了历史剧《虎符》。根据《汉书》记载,西汉文帝二年九月,专门造了一种铜虎符和一种竹使符,前者用于发兵,后者用于遣使出入征发。符都一剖为二,右半留中央,左半放在郡国。如果中央要发郡兵,则出虎符,到郡合符,符合才能发兵。在发兵的场合,符比节要重要。 “膏粱子弟”是怎么来的? 现代北方主食以面食为主,面食主要以小麦为原料。秦代以前,北方人的主食为粟,粟包括黍、稷、粱、秫。黍又叫黄米,有粘性;稷就是谷子,去壳后为小米,没有粘性,为五谷之长。当时已经有麦,分大麦和小麦,但不普遍。在中国的南方,先秦同现在差不多,主食以大米为主。《三字经》中说,“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这是后来的情况,在先秦时代,粱为稷的良种,是高级的主食,非一般大众所能吃到。所以“粱肉”并称可以形容饮食豪华,《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称夏侯株为“膏粱子弟”。麦和菽(豆类)当时虽然有种植,但没有稻、稷那样重要,所以在先秦“黍稷”通常连用,很少看到麦。汉代以后,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麦逐渐在五谷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北方人的主食。汉代以后,小麦逐渐在黄河中下游普遍种植,甚至推广到长江流域。经过长时间的农业发展,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使小麦的产量也大大提高,小麦逐渐成为北方人的主食。 《水浒传》英雄喜欢“刺青”,这种习俗源于何时? “刺青”也叫文身,或者纹身,文、纹两字通假,也就是用工具在身上刺出各种图案。“刺青”起源于原始社会,文身是早期的叫法,后来变成叫“刺青”,更加强调审美的一面。《礼记·王制》中记载:“东方日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意思是说古代东部沿海一带的风俗,当地的民众从不束发,而是披头散发,身刺花纹,生吃食物。古代越人的文身习俗流行十分广泛。如《墨子·公孟》载:“越王勾践,剪发文身。”由此可见,越王勾践也是刺青文身,因为当时的越人都是文身的。《战国策·赵策》中也记载:“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人类学的研究表明,早期的文身是为了表示区分部族,不同的文身图案表明其部族也不同,同时文身也是成年礼的一种方式。 海南黎族妇女文身 宋代,刺青一俗仍然广泛流行。如《水浒传》第二回中,史太公请了一位高手匠人,给儿子史进全身上下刺了共有九条龙的花绣,因此在江湖上称“九纹龙史进”。又如第四十四回中对杨雄出场的外貌描写中有一句话就是“露出青靛般一身花绣”。可见,杨雄也是刺青的。在宋代,刺青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美貌的象征。在宋代人眼中,漂亮人物形象如果加上刺青,则是美上加美。宋代还有身体刺青的审美大赛,《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叫做“赛锦体”。卢俊义见燕青一身雪练似的白肉,于是请了一位高手匠人,给燕青刺了一身遍体花绣。于是参加锦体比赛,燕青总是拿第一名。燕青正是凭着一身似玉亭柱上铺着软翠的花绣,引得当时东京第一名妓李师师的垂青,李师师要燕青脱衣,让她一饱眼福。由此可见当时社会上对刺青的欣赏。宋代名将岳飞的背上就刺有“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可见在宋代,这是一种非常流行的风俗。 现在海南省黎族还有刺青的民俗。刺青仪式选择秋天的一个吉日举行,由村中的主文婆主持仪式。主文婆先用鸡毛蘸着干香草加炭灰制成的蓝黑色文水,在女孩的脸、颈、身体和四肢上描画出代表本支黎族的图案符号。接着,主文婆用竹刺做的文针按所画文图一针一针地文刺,等文水渗入皮肤中,文身图案就终生保留。黎族文身现已列入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摘自《问吧4:有关四大名著的101个趣味问题》,中华书局出版,定价:26.00元) 刘永连、宣炳善、王庆、王铂辉 书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