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景色。虽然名为立秋,但秋天往往不会与这个节气一同到来。在我国,秋天一般会来得晚一些。立秋来了,秋天还有多远呢?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但与黄河中下游立秋日期相差较大。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墨菊。菊花是秋天的花,它被中国人赋予隐士般高洁的品格。讲究“格物致知”的中国人喜欢在自然现象中加入自己的情感,从而酝酿出无限的诗意。立秋这个节气又被赋予了怎样的文化意蕴呢? 文化与民俗 古代中国人凭借他们从历史中得来的丰厚经验,将一年的时间等分为二十四节气。它们不仅是记录时间的标尺,人们还在这些岁月的节点上留下了生活的记忆。立秋这个节气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文化底蕴与风俗呢? 立秋迎秋的古老风俗 立秋是我国的一个重要民俗节日,人们把这一天当作酷热与凉爽两种天气的分界线,因此对它非常重视。 在河洛一带,民间早有立秋迎秋之俗,封建帝王也不例外。周朝时,逢立秋之日,天子便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京城西郊迎秋,祭祀少皋、蓐收。汉代天子立秋要射猎,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并用猎物来祭祀宗庙。宋朝时,宫廷内中殿要种一棵梧桐树,立秋时太史官启奏“秋来”,同时想办法让一两片梧桐叶落下,表示报秋。民间则流行戴秋叶,或者用石楠的红叶剪成花瓣,插在鬓边。 随后,立秋风俗被广泛传播并得到多样化的发展。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立秋前,人们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立秋当日吃下,以清除暑气,避免痢疾。杭州一带则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桃核留起来,等到除夕时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认为这样可以一年不生瘟疫。 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立秋时分,许多老皇历中都标有具体时间),全家老小各饮水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中国网综合消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