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常识 > 其它 >

张春生:随意通行的友善 胡同一词的来历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胡同”这个称呼的由来,历史上多种多样,至今都没有一个被各方都认可的统一的定论。
    曾经有位学者提出,胡同最早见著文字的写法是“衖通”。清翟灏《通俗篇》说,衖是古字,并不是俗字,它的读音和意义,与巷相通。可以理解,这个不俗的字就没能沿袭使用。
    元朝末年,熊梦祥在传世年代最早的北京地方志《析津志》中(析津:北京),也只记载了元大都的街制:“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衖通二字本方言。”这里简单地记述了城市道路建设的规范。这时也还没有出现“胡同”一说。直到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张爵的《京师五城巷衚衕集》与万历二十一年沈榜的《宛署杂记》里,衖通则写成衚衕了。在这之后的书刻中才不断地出现并逐渐简化成“胡同”了。但是,对胡同的具体解释仍然并不明确。
    目前,多数人认为,胡同这个称呼的发音与蒙古语中“水井”一词的发音“忽洞格”相似,联想到元朝建城,认为这就是胡同的“来源”。
    大家都知道,两个不同的语种,如果读音相似,其意可能毫无关系。
    我们还知道,北京因为地质构造的原因,多数地下是“苦涩水”。因为甜水难寻,老北京做打井这一行的都说:“十井九废。”所以,多数的胡同并没有水井,有很多还是大街才有。物以稀为贵,水又是民生之必须,甜水井被私人占有,占有者雇工用水车送水入户,以从中渔利。而井,不代表胡同。
    现在北京城确是元朝所建。但是,追溯北京更久远的历史,三千多年以前,在琉璃河附近,就已经出现西周的古城了。曾经是“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都城蓟,就在今天的广安门一带。秦汉五代,北京也是北方重镇,虽然具体位置有些变化,但是,人文、风俗的传承,自有它自己的生命,这是不容否认的。因此,笔者认为“胡同”的称呼,就是北京的方言,因而对胡同一词的来源,也有自己的理解。
    让我们来分析这个方言的本意。
    先说这个“胡”字。一提到这个字,很多人立刻联想到“元大都”、“胡人”。干脆,有人就臆断地理解为“胡人大同”或者是“把胡人同化了”,政治色彩颇浓,但作为解释“胡同”来源,似乎并不足取。
    其实,这个胡字还有一层很重要的解释,那就是:随便、任意的意思,例如“胡来”、“胡作非为”等。
    再来说这个“同”字。前面我们提到了最早有文字记载的“衖通”,没离开“通”。胡同作为街巷,就是为了通行的,当然古时也有隔火功用,不过通行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北京的方言中,胡同这个“同”字的发音,仔细辨听,它实质就是个“通”字。所以,古往今来都是这个“通”字,并与实际用意相符合,应该是没有异议的。
    如果将这两个字的解释连接起来,似乎可以理解为“任意通行”。
    有人可能要问:“这同和通怎么差这么多呀?”您看,从“衖通”经过几百年变成“衚衕”,又过了几百年变成了“胡同”。更何况在市井民俗中将繁字变简或假借,也是常有的事。有些方言好说不好写,例如北京方言,把跑了说成“颠儿了”,说成“撒丫子了”等,这里都还是含有几分耐人寻味的俏皮。兴许方言“衖通”就是“胡同”的音绎,也未尝可知呢。
    有件事我跟您顺便聊聊。北京解放以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地方政府为老百姓做实事,将路口残破不堪的路牌更新,挂上路口墙头的新牌很多写的是“×××糊通”,也有写成“糊筒”的。很快议论就出来了,没多长时间就重新制作,统一写成“胡同”了。这当然,不是什么证据,但是,至少可以说明将方言写成文字出来,确实有点难度。
    还有人可能又问啦:“那‘死胡同’怎么讲?”实际上据考证,如果建成不能通行的小巷,名称一般不称为“胡同”,而是称为“里”,例如宣外校场小八条西侧的“权盛里”(现在南半侧四座四合院已改建成楼房),西四南大街路东有个保存完好的“义达里”。也有叫“店”的,例如宣外大街东侧有个“柿子店”等。从现存最早的地图上看,胡同绝大多数都是畅通的,至于也有不通的死胡同,那就很可能是后来有人胡搭乱占或买断,把路堵死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胡同串得多了,我们就会发现,很多胡同不仅首、尾连通或都通向某条大街,就是相邻的胡同中间,也有很多的“夹道”连通,这里还没将穿堂门计算在内。笔者曾经居住过的宣外校场小六条,它与东面的五条有四个连接口,与北面的大六条有三个夹道相通。经常有外地人来北京逛胡同,或者寻亲访友,在胡同里很容易走迷糊了,像是走入了迷魂阵。但就是因为这“任意通行”,也是北京胡同的魅力所在。
    大家都知道,地名这个概念,应该本身就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传承称谓,让我们来认识原本属于它的地方性特色。符合大众、合乎民情风俗、有独特生命力又经久不衰的“胡同”,就是来源于北京方言,您说有没有道理呢。
    所以我说,胡同一词的来源,就定位是北京方言,寓意就是——任意通行,这也是平民百姓将自己居住的街巷对外友善的一种公示。
    张春生    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