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江是儒者 水浒英雄个个都有一手,互不服气是常态,但他们都服宋江。宋江黑矮,自称手无缚鸡之力,出身也不高贵,凭什么服众?凭文化。 水浒英雄当中有文化的人不少:吴用“广有神机”,精通用兵布阵,文化水平很高,可惜为人机智有余,忠厚不足,习惯耍心眼;公孙胜能呼风唤雨,天文地理阴阳八卦无所不通,但装神弄鬼入了左道旁门;其他如卢俊义、关胜、柴进、李应、朱武虽有文化,但缺少海纳百川的度量。只有宋江,虽偶尔狂放,终究是一谦谦君子,以其儒者情怀,为众人接受,成了“大当家的”。且看宋江的行为: 孔子说“君子赒急不继富”,宋江则“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赒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作及时雨。” 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宋江则“仗义疏财,生平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如土。”值得注意的是,宋江结识江湖上好汉,并非支持他们去杀人放火,而是要把他们往“正路”上引。例如武松要投二龙山,宋江专门叮嘱他说:“兄弟,你只顾自己前程万里,早早的到了彼处,入伙以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宋江自始至终,努力把梁山好汉的“勇”控制在“义”的范围内,竭尽全力避开“乱”与“盗”的嫌疑。 孔子说“孝”的终极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宋江则“驰名大孝”,无条件遵从老爹训令。老爹叫他去江州服刑,他便以死拒绝晁盖等人的上山邀请,怕“教人骂作不忠不孝”。万般无奈上了梁山后,始终念念不忘“改邪归正,做国家臣子”。宋江对梁山兄弟真情实意,却不肯放纵他们永远啸聚山林,他要为梁山兄弟谋长远。“君子爱人以德”,梁山兄弟越是敬他,他越要那么做。 孔子说“女子与小人难养”,宋江则“只爱学使枪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杀了阎婆惜以后,再也没有婚娶。他手下的好汉,大多是“王老五”。卢俊义和杨雄等,差一点被老婆害死。 宋江如此行事,要说他不是个儒者也难。他倡导的那一套,符合社会潮流,所以,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接受他。即使鲁智深武松林冲等人,当初也未必不想封妻荫子,只是被逼无奈罢了。因此,尽管遇到一些阻力,招安还是办成了。 二、军国构架 《水浒》总体上是按照军国规模来构架的,串联反应式的线索只是在为这个军国摆布其既定构架中的组件——人物。组织体系如下: 总司令:宋江;副总司令:卢俊义。 总参谋部:总参谋长吴用,副总参谋长公孙胜,总参谋长助理朱武。 下辖: 情报局:一处孙新、顾大嫂,二处张清、孙二娘,三处朱贵、杜兴,四处李立、王定六。 通讯局:局长戴宗,分管处长乐和、时迁(兼情报局特派员)、段景住、白胜。 气象局:局长公孙胜(兼)。 总后勤部:部长柴进,副部长李应,部长助理蒋敬。 下辖: 军械处:分管处长孟康、汤隆、凌震。 工程处:分管处长陶宗旺、李云。 给养处:分管处长曹正、朱富。 卫生处:分管处长安道全、皇甫端。 司令部直属机关: 卫队:队长吕方、郭胜、孔明、孔亮。 仪仗队:队长郁保四。 军法处:处长裴宣,执行局长蔡福、蔡庆。 接待处:分管处长王英、扈三娘、宋清(全是宋江的亲戚)。 机要处:处长萧让。 各军兵种: 陆军,辖骑兵、步兵、炮兵三个兵种。 骑兵:威力最大,为突击集团,所以五虎将八虎骑十六小彪将皆为骑兵将领。 步兵:人数最多,为主力部队,所以鲁智深武松等也非同小可,共有头领十人,将校十七人。 炮兵:特种兵,司令员凌震。 水军:梁山泊地理特点决定了水军的重要性,有头领八人。 梁山泊军的优势:通讯快捷,戴宗日行八百里,当时最快;炮兵先进,轰天雷名不虚传;气象保障有力,公孙胜想下雨就下雨,想刮风就刮风,官军不行——所以,梁山军所向无敌。 三、与《三国演义》的雷同 五虎将的说法袭自《三国演义》,就连“豹子头”、“美鬤公”等人的相貌描写也一样,宋江之忠君不亚于诸葛亮,高俅虽然比不上曹操足智多谋,奸坏相似。 扩展开来,四大名著的结局:《水浒》是忠孝节义抑制反抗奋争,《西游记》是披着宗教外衣的“招安”,《三国演义》是“大一统”战胜“邦分崩离析”,《红楼梦》是以“齐家”蹉跌隐喻“治国”失败——不外是儒家文化圈里“那点事”。 荆培运 中华读书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