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理论 >

残阳如血,照在权谋家的刀上——读《资治通鉴》随笔(三十二)

http://www.newdu.com 2018-01-24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锐圆读通鉴随笔三十二】——恶狗当门
    (前353年)楚昭奚恤为相。江乙言于楚王曰:“人有爱其狗者,狗尝溺井,其邻人见,欲入言之,狗当门而噬之。今昭奚恤常恶臣之见,亦犹是也。且人有好扬人之善者,王曰‘此君子也’,近之;好扬人之恶者,王曰‘此小人也’,远之。然则且有子弑其父、臣弑其主者,而王终己不知也。何者?以王好闻人之美而恶闻人之恶也。”王曰:“善!寡人愿两闻之。”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版 第53页
    这是一篇典型的小报告,非常有说服力。
    江乙所说的恶狗当门是经常的事。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是不变的事理。但谁是恶狗小鬼,就要因人因事而论了,要分辨得准确可不是件容易办到的事。有时候,恶狗当门时却口口声声说他人是恶狗。古之帝王或今之领导,凡是权威,都有“近水楼台”的效应。能接近领导,就是占有一种资源,所以揣摸上意,逢迎上司是做好一切工作,取得个人利益的最重要的手段,《鹿鼎记》中世家子弟索额图所以不惜自降身份与小太监小桂子结拜,就是为了能间接接近皇帝,而韦小宝能呼风唤雨,大小通吃,还不是善用康熙皇帝这一资源。所以,不在首长身边,又结交不上“太监、宫女”,有时只好剩机向首长进言,身边有恶狗。韩非子最懂帝王之道,《韩非子》中就有一篇门前有狗令老板酒酸的寓言故事,向始皇帝提醒,要听到治国之策,先得清君侧,逐恶狗。
    皇帝和领导费脑筋的是,人人都说人人是狗,到底谁是真的恶狗,就难查清楚了。其实,不论皇帝还是领导,都是无意识地喜欢狗的。狗的天性是为了骨头而热爱主人,对主人则媚,对他人则吠,凭着所谓“忠心”换取施舍。人才与狗才的区别在于,人才以社会普遍性的才华、能力及业绩与领导进行某种意义上的等价交换;而狗才则以针对性的忠和媚与主子进行等价往往不等价的交换。主子往往更愿意给狗更多,狗也凭着在主子身边的优势获得更多。只要肯丢了廉耻,其实做狗比做人容易且舒服。所以狗多。
    锐圆    博客:锐圆江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