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快餐式阅读时代 看看古人的“笨办法”

http://www.newdu.com 2018-01-24 腾讯儒学 沈相辉 参加讨论

    文/沈相辉
    《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絶。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韦编三絶(资料图 图源网络)
    韦,就是熟牛皮;韦编,就是用熟牛皮绳编联起来的竹简。孔子晚年喜爱《周易》,爱到什么程度呢?因为经常翻看,使得牛皮绳都断了好多次。所以孔子非常自信的说,如果让他多研究几年,他对《周易》可以达到文质和谐的状态。孔子后来之所以能为《周易》作“十翼”(即《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十篇),与他反复研读《周易》是分不开的。可见,读书不在量的多,而在质的精。
    《魏略》中曾记载大学者董遇教学生读书的趣事,可谓深得孔子读书之法。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敎,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资料图 图源网络)
    董遇其人,对《老子》和《左传》都很熟悉,并且曾为这两种经典做过注解。因为他学问好,所以有人就想跟着他学习。可是,董遇却不愿意教他,而是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如今他的这句名言常常被人们挂在嘴边,可是能做得到的人却不多。就像那个想跟着董遇学习的人一样,我们很多人的借口都是没时间(苦渴无日)。那么,董遇自己是怎么做到“读书百遍”的呢?从《魏略》中可以看到,董遇充分利用了他的“三余”时间,即一年之余冬天,一天之余晚间,平时之余阴雨天。如今,董遇的“三余”说,同样为大家所乐道,可是,能够践行的,依旧屈指可数。
    
    读书有得是个慢功夫(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董遇读《老子》和《左传》,也是多达百遍。他们的这种行为,在如今流行快餐阅读的时代,或许显得迂腐不合实际;但真的想读书有得,恐怕还是这种“笨办法”最为有效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